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在慈善中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


  “给予”行为本身会唤起我们内心的丰盈感—我是一个拥有很多的人。

  如果单纯从社会道义或者公民责任的角度出 发,很多人可能会将慈善活动理解为一种单一 方向的“给予”,一种处在相对优势群体的高 道德品质行为。但是,如果我们愿意尝试着从 个体心理意义的角度去解读,就会发现实际 上这世界上鲜有简单的“给予”与“接受”,我们通常会在看似“施予”的行为中,“获得”自己内心需要的满足。

  许多发达国家的民众相对而言更加热衷 公益活动,更加把慈善视作生活的一部分。这 是因为当物质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 慈善活动的确能够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 度,或说是感受到的幸福程度,甚至有益于身 体健康。

  换句话说,慈善,帮助他人,是一件自我 激励式事件。感受到慈善对于自身积极作用的 人们,通常都能在无需外在奖励(包括社会赞 赏)的条件下,长期从事慈善行为,并形成与 之相关的生活习惯。

  给予会唤起内心的丰盈感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给予”行为本身 会唤起我们内心的丰盈感—我是一个拥有 很多的人。今天的中国人,刚开始过上几天吃 喝不愁的好日子,但是顺着历史往前翻翻,父 辈们几乎没有几家不是在战乱疾苦中度日。我 们的血液里积累了太多贫苦的记忆,绝大多 数人们的内心中还都保留了太多的匮乏感。

  通常心理的匮乏感和现实生活的匮乏并 不是完全相关。我们身边一定可以找到(或许 我们自己就是)那种房子、车子全有,但总是 感到兜里的钞票不够的典型。他们只是“感 觉”不够,总觉得一定要拥有“更多、更多” 才能放心。于是他们就去追求更多,同时付出各种精力、体力的代价。但遗憾的是,不断地 追求,反而会加剧内心的匮乏感—因为追 求的潜台词就是“不够”。如此反复,很多人 在物质提升的过程中,反而感到自己离幸福 越来越远。

  但是给予则不同。

  既然要给,前提就是“有”,给予的行为 本身,会唤起我们内心有关“拥有”的确认 感,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并且看重,自己已经 拥有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刚刚接触慈 善事业的人们,常常会发出类似“其实我们一 直拥有很多”的感慨。老话说“知足常乐”, 可这句话如果是在单纯强调竞争和输赢的人 文环境中,就算是自我安慰也会多少有点像阿Q一样底气不足。相反,在我们伸出友爱的双 手去给予的时刻,却常常很自然地激发出内心“足了”的美好感受。

  慈善激发感恩填补空虚

  其次,慈善行为会激发我们对生命的悲悯与 感恩。这个我们不用多说,见过贫困家庭的人 们很自然地都会心里“咯噔”一下,控制不住 地联想“如果是我过着这样的生活……”。幸 灾乐祸这个词听起来有贬义色彩,但确实是 人性的一部分。当我们正视了这世界的种种不 堪,才会格外地珍惜自己已有的生活。

  而且,实时实地从事过慈善事业的人们, 多会发现,即使是生活在我们眼中“极端辛 苦”的环境中,当地的人们,尤其是当地的孩 子们,也并不是如我们设想中那样整日愁眉苦 脸。他们也有自己的欢喜和快乐,他们从生活 中发现幸福的能力,常常超越我们的想像。从 这个方面讲,我们这些所谓的“给予者”,同 时也是“接受者”,我们在他们身边去沾染、 去学习、去感受乐观与坚强。

  最后,但并不是最不重要的一点—慈 善行为可以有效地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感。 近些年来“中年危机”的字眼经常出现在大 众眼前。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是因为在中年 之前,我们大多按照一条即成的路线生活,求 学、创业、成家……一切似乎都理所应当,因 为我“必须得做”,但其中缺少了很多“我要 做”的个人意志色彩。

  很多人到中年且事业有成的人们,反思自 己几十年来的人生,忙忙碌碌好像做了很多 事,这些事情却又好像都与自己无关。随着衰 老与死亡临近,过分按照“标准版人生”生活 的人们,常常会体验到模糊浮现的空虚感。而 慈善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我选择”。一个没 有外界压力下的个人选择,不论大小,都是填 补内心空虚感的有效方法。

  带孩子做慈善应该注意什么?

  因此,当我们在城市的喧嚣之中静下心来,自发地 去尝试并定期参与慈善活动,同时也带着我们的 孩子一同参与,实际上,也就是在向我们的下一 代分享,并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接触继而接 纳一种更加现代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有益身心 的生活方式。

  如果是带着孩子一同参与,我们可能还需要 注意一些事情,比如:

  1.非强迫,不比较。尤其是个人的慈善活动,是为 我们自己的生活锦上添花的。若是失去了自愿的 前提,实在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慈善活动中多 少都会混杂一些功利的目的,但如果太多,尤其 是对孩子们来说,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2.避免故意让孩子羞愧。比如“看看人家这么辛 苦还能好好学习,你……”慈善和学习是两件事 情。当然,一个身心得到滋养的孩子,通常会更加 喜欢学习,也更加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其他 孩子的不幸,不应该是父母用来要挟自己孩子的 筹码。

  3.让孩子尽量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从妈妈的钱 包里拿出100元钱捐赠,不如让他整理自己穿不了 的衣服和不看的课外书。一个不需要自己承担责 任的行为,和不做没什么太大的不同。

  4.接纳自己做不了太多。小孩子的思维方式有时 候比成人极端,很多“全”或者“无”的思想。比 如他们会质疑“我们家有10万块钱,为什么不能 拿出8万来帮助那个有病的孩子?”质疑到底什 么才是真正的“尽力而为”。不一定每一次回答都 能让他们满意,自己安心就好。谁都不是神。我们 都要先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更加高质量地回报 社会。


宫学萍,心理医生,目前从事婚姻、家庭、情感类困扰的临床治疗工作。

*版权所有尚品人生,转载请注明文图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由两部电影引发的一点思考
【转载】济世为公:游本昌的济公人生
叔本华:真幸福是一种长久的安定
苦和甜来自外界,体味幸福则来自内心
晚安心语130711:苦和甜来自外界,体味幸福则来自内心。
苦和甜来自外界,体味幸福则来自内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