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六讲、平仄的变格【诗词格律十讲】


上面说过,前人做律诗、绝句有个口诀是:“一三五不论。”这是就七言说的;如果是五言,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其实仄平脚的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犯孤平。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按常规来说,也是要论的,但是在这些地方可以有变格,就是在本该用平声的地方也可以用仄声,在本该用仄声的地方也可以用平声。例如: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平平脚,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仍以用仄声为宜,否则末三字变成“平平平”,而三字尾连用三个平声是古风的特点(见第八讲),律诗、绝句最好不要用它。

现在讲到三种特别的句式。这三种句式是不合于前面五讲中所列的平仄格式的,然而它们是律诗、绝句所容许的。

(1)五言出句二、四字同平,七言出句四、六字同平。——依前面五讲的说法,仄仄脚的律句,在五言是“平平仄仄”,在七言是“平平仄仄”;但是,这个格式有一个最常用的变格,就是:

五言:平平仄平仄
七言:仄平平仄平仄

这是把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对调,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对调。对调以后,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不再是不拘平仄的,而是必须用平声。例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看”读kān)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种句式多数被用在尾联的出句,即律诗的第七句,绝句的第三句。

(2)五言出句二、四字同仄,七言出句四、六字同仄。——依前面五讲的说法,平仄脚的律句,在五言是“仄平平仄”,在七言是“仄平平仄”;但是,这个格式也有一个变格,就是:

五言:仄平仄仄
七言:仄仄

这里五言第二、四两字都用仄声(全句可以有四仄,甚至五仄),七言第四、六两字都用仄声。但是,有一个附带的条件,就是五言对句第三字,七言对句第五字必须用平声。例如: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雕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港寒汀。
(“燕”读yān)

讲到这里,我们知道“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不完全适用了。

(3)孤平拗救。——所谓孤平,指的是五字句的“仄平仄仄平”,七字句的“仄仄仄平仄仄平”。由于除了韵脚以外,只剩一个平声字,所以叫作孤平。凡不合平仄的句子叫作拗句。拗句和律句是反义词。孤平的句子也是拗句的一种。但是,拗句可以补救。补救的办法是:前面本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在后面适当的位置用上一个平声以为抵偿。所谓孤平拗救,是指仄平脚的句子五言第一字用仄,第三字用平;七言第三字用仄,第五字用平,即:

五言:仄平平仄平
七言:仄仄平平仄平

试看下面的例子:

夜泊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恐”字系仄声,下面用平声“天”字来补救。)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客”字系仄声,下面用平声“何”字来补救。)

孤平拗救常常和二、四字同仄的出句(在七言则是四、六字同仄)同时并用,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往来成古今”、陆游的“双鬓向人无再青”都是这样。这样,倒数第三字(如孟诗的“成”字,陆诗的“无”字)所用的平声非常吃重,它一方面用于孤平拗救,另一方面还被用来补偿出句所缺乏的平声。总的原理是律诗、绝句不能用过多的仄声字。上文所讲第一种特殊句式,五言第三字用了仄声,第四字就必须补一个平声,而且第一字不能再用仄声,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应该把变格和例外区别开来。变格是律诗所容许的格式,甚至能用于试帖诗;例外则是偶然出现的,如杜甫的“昔闻洞庭水”,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有时候,诗人可以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完全不拘平仄,叫作“拗体”。但拗体是罕见的,这里不详细讨论了。

平仄的变格相当复杂,我们了解这个,主要是为了欣赏古人的律诗、绝句。至于自己写诗,自然不一定要用变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力教授《诗词格律十讲》
诗词格律十讲 第五讲 七言律诗 第六讲 平仄的变格 ...
学诗笔记之:五言律诗的格律变化规律及名篇欣赏
谁说李白不写格律诗? 从《赠孟浩然》说起 如何作一首五言律诗
略说律诗、绝句中的拗救规则
不觉立听无限时------简介律诗的拗救和对仗 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