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拳教程】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口诀 动图分解 视频 文字详释)最规范明晰的教程

太极混元意气游,

神行连绵似水流。

意气神形能合一,

久练久习自然通。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先生

冯志强先生对太极拳发展的主要贡献:

一,1978年应太极拳故乡陈家沟党支部的邀请,先后三次赴陈家沟将陈式太极拳技艺传给陈氏第十八代子孙。其中包括陈小旺、陈正雷等人。

二,1983年率先在国内成立地方太极拳社团组织: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

三,1985年起率先将传统长套路精简为短套路,如陈式精练48式,陈式炮锤32式等,加快了传统太极拳的普及。

展开剩余97%

四,1987年起参加国家文化代表团出访美国、日本等,这是太极拳在改革开放后最早走出国门。

五,九十年代初,最早公布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扼制了太极拳发展中重套路轻内功的倾向。

六,身体力行,保持太极拳作为内家拳术的高级技击术。

七,较早出版太极拳理论专著、录像带和教学光碟,著作被译为英、日各种文字。

八,收徒授艺德为先,二、三、四代弟子数千之众,促进了太极拳国际化发展。

九,集毕生武学研修,于八十年代末期创立了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使传统太极拳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太极拳是意气神形运动,要求以意行气,意气相合,以气运身,神行合一。心为令,而气为使。内气如水,意似引水之渠,意领气行而水流。若无一定水量即内气,何以引水成流?太极拳以培气、养气、聚气为首要,以行气运气为法则,以壮气、混元一气为宗旨。

一代太极宗师冯志强先生与爱徒程印杰留影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动作名称:

1.起式;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白鹤亮翅;7.斜行;8.提收;9.前膛拗步;10.掩手肱捶;11.披身锤立;12.背折靠;13.青龙出水;14.双推手;15.三换掌;16. 倒卷肱;17.退步压肘;18.中盘;19.闪通背;20.击地锤;21.平心锤;22.煞腰压肘;23.当头炮;24.收式。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动作行拳路线图

第一式:无极起式

重点提示:

1.无极站桩,意守丹田

2.先向后引,提手上掤

3.欲前先后,平伸前挤

4.松气松手,弧形下捋

5.欲下先上,由上下按

6.松气松身,复归无极

核心要诀:

练拳须从无极始,

掤挤捋按须认真。

掤,意在腕背;挤,意在指尖;

捋,意在掌心;按,意在掌根。

立身中正顶头悬,腹内松静气腾然。

三阳聚首于百会,气沉丹田在关元。

掤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强调说明:无极式站立时,要松肩、松肘、松胯、松腕、周身自然,内外六和。顶劲要虚虚领起,腰部放松下塌,命门自然松开,虚心实腹,意沉丹田。如此三至五分钟,待四肢百骸感到蘯然无存,气息移动时,再练习起势动作。做起势动作时,要注意意气的运行。心意后引时,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手随意动,同时后引。心意上堋时,内气由命门出发,循体后督脉上行,至两肩、两肘、两腕。然后两腕领气虚虚上堋,形成堋劲。心意前驱吗,气贯指梢伸挤,而成挤劲;心意回引,气从梢端返回两肘,形成捋劲;心意下沉,内气降至丹田,两手领气下按,而形成按劲。最后心气一松,气归丹田。预备式要求无极站桩,意守丹田,太极起式,要求圆活流畅。所画之圈要大一点,要有深拔之意,以后的动作都要求如此,要掌握阴阳的对称,统一和互为转换。由下向上堋,有上必有下;由后向前挤,有前必有后;由前向后捋,有后必有前;由上向下按,有下必有上。

第二式:金刚捣碓

重点提示:

1.欲左先右,正转横立圈

2.右转下松,左右平捋

3.提腿开步,腿手分家

4.左转下松,右转捋引

5.左转开手,上步勾拳

6.松气松拳,正转竖立圈

7.提拳提腿,松气落脚定势

核心要诀:

正面立圆顺时圈,平圆左弧腰左旋

平圆右弧摆右脚,双掌右捋铲左脚

左手反撩上右步,弓步右手出勾拳

右侧立圆反背拳。

强调说明:做金刚捣碓时,要注意右膝是由右拳上提自然带上来的,右胯、膝、脚三节要放松松开。若断若连,毫无拙力,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震脚时切不可努气用力,使劲跺它,不可为追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音,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伤筋、伤肾、伤脑、伤气、伤身。震脚是松气。松劲所致,是身心俱松的表现,意到气到,气到劲自然到,积柔而成刚。定势时腹归太极元相,心内一片太和。

本式的折叠右转,回捋水平圈实,与步伐调整要协调一致,圆活流畅,同时完成,腿手分家,应匀速对称,配合得当。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相差半步左右,以保持稳定脚。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应同时完成,拳到、脚到、身到。右脚屈膝上提,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右脚震落是松气,松腿,自由下落,不可跺脚,以防自伤。无论是提脚还是震脚,右腿、胯、足、三节要放松,若断若连,以后动作均如此。

第三式:揽扎衣

重点提示:

1.抱拳正转竖立圈

2.左合右开混元圈

3.左转松合提腿双分

4.铲腿开步,上合下分

5.右转平开定势

核心要诀:

正面立圆顺时圈,右拉左采如拔剑

双臂左合如十字,平开双掌提右腿

双臂再合落右足,右臂向右托左臂

沉肘坐腕立右掌,左掌按摩到丹田

强调说明:做揽扎衣动作时,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腰、背、臂的迎引后撑,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还要做好欲开先合,合之再合的续合式。两臂伸展斜开时,肩、肘、腕应依次伸展,节节相开。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要以腰带手,肩、肘、手依次伸展,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

本式的提腿,开手和缠腿合手,上肢与下肢运动,应协调一致,相反相成,同时完成。右转平开前,右手有一欲右先左的逆缠翻掌折叠小圈,定势时手不能出圈,即手不能开过右腿,并保持周身的圆浑。

第四式:六封四闭

重点提示:

1.松气松手,双旋小圈

2.左转捋引,合手右挤

3.松气松引,左转大捋

4.松手上引,双开双合

5.收步斜按定势

核心要诀:

两掌顺时转小圈,掌背连根向右挤

正面立圆顺时圈,左刁右托再合腕

两掌松落腰转左,两掌画弧到耳侧

左足内收虚点地,两掌下压如拔胡

强调说明: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要靠胸腹折叠开合,和腰胯的旋拧圆转,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气息更流畅。向右下前方斜按时,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同时有肩靠,手靠、胯靠、膝靠之意,手到脚到身体到,意到拳到,一气呵成。本式的大捋圈,要有高山流水的意境。左手引带右托手,两手配合,与捋手变化,既横捋手变捋掠手。收步斜按左上右下45度斜线流畅下按,松沉下按,虚实分清。

第五式:单鞭

重点提示:

1.松气松手,右合左开

2.右转再松,双开双合

3.右勾手,左转相开

4.提腿开步,左手松开

5.旋转丹田,左转平开定势

核心要诀:

右合左开运两掌,双掌大圆对开合

右手出钩左仰掌,起左足钩收落铲

左手荡开右脚叩,左手顺时转丹田

左开单鞭弓马步。

强调说明:做丹田内转的做单鞭式动作时,胸部常兼有堋捋之意,胸腹同时圆转开合折叠。右勾手伸展时,形如抽丝,一挥而就,并与左手对拉相开。左手围绕肚脐旋转,是在丹田内转的带动下完成的,要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左手开展时,肩、肘、手依次相开,最后意贯指梢。整个动作意气神形要浑然一体。

本式的勾手左转圈,是右勾手与左转腰相向运动圈,似盘旋抽丝一般。勾手时拇、食、中三指撮拢,谓心、肝、脾相合;也可五指撮拢,谓五脏相合。松开左手,是左手与右勾手,与右脚之间的放松对开,闭合要又由衷而开,又有混元博大之意。

第六式:白鹤亮翅

重点提示:

1.松气松手,正转横立圈

2.欲右先左,平圈右捋

3.松气转圈,转身上步

4.左合右开,上合下开

5.欲右先左,跟步右开定势

核心要诀:

双手下松左膝侧,双掌顺时一大圈

双掌平胸向右捋,顺时小圈左足收

上动不停左足摆,左掤右捋上右足

交叉顺时混元圈,双臂合十右足铲

重心前移亮右翅。

强调说明:白鹤亮翅上合下开时,左手护手护脸,右手护腹护裆,上下护住中线,左右两肘护两肋,这是对挤掩。左手暗藏催心掌,配合右脚上步擦地,前肩靠、肩靠、肘靠、撩阴掌,前弓后蹬并身到。

本式的两个斜开合圈,根据胸朝东北方位而称斜开合。前者为上合下开,右肩靠,作运气准备;后者为白鹤亮翅作运气准备。前者又称欲合先开,后者又称欲开先合,又都寓闪展腾挪和化引之用法。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1-6式)完整示范

第七式:斜行拗步

重点提示:

1.松气松手,调整步子

2.欲下先上,反转横立圈

3.提腿开步,上下斜开

4.松气松手,活步斜行

5.欲左先右,勾手推掌

6.松气右转,回环左合

7.平圈右开,左转定势

核心要诀:

右掌化弧落中线,重心後移右脚摆

重心前移左手扬,左脚钩铲撑两掌

重心左移收右脚,搂膝拗步左手钩

右掌平圆反时圈,面向中央背撑圆

强调说明:做斜行拗步时要注意,两手交替斜线运行,皆不过中线,左右轮换而又护着中线。左手运左半身右手运右半身而不失中定。以腰带手,以手领腰、腰腹、臀胯折叠旋绕,胸腹同时开合折叠。

本式的左脚开步与右手斜伸,是沿东北和西南两个隅角成一斜线,跟步斜行和上步斜行,都沿这一斜线运行。方位是斜的,所行之圈是斜的。右手为主,斜行,转圈;左手为辅,斜行、转圈、两圈交替斜行。右脚跟步是右手向前斜行牵引所致。

第八式:提收

重点提示:

1.收步收手,退步双开

2.立圈提收,独立推掌定势

核心要诀:

右足上步虚点地双手松落两胯侧

右足後撤一大步左足拖回虚点地

两手大圆落腹前双掌提升右肩前

按掌提腿右脚立虚领顶劲命门撑

强调说明:提收中的两手上提,为提收上式的接应劲,接住对方来势,引臂入圈贵在精神贯注,神形相合而不留痕迹。收捋时,周身沉稳地蓄住劲,而达到引劲落空的目的。虽未发而意在先,两手按挤。提膝上顶须同时完成。左膝堋顶,暗藏靠封里合腿,腰微暗转,尽由己发。提收圈中寓捋、引、化、拿、蓄等变化。要与丹田内转,腰身内转相配合,提膝和推掌须同时完成。右腿沉好,左腿提好。

第九式:前趟拗步

重点提示:

1.松手松腿,上步挤手

2.松身后坐,右合左开

3.提腿合手,铲腿开步

4.右转松靠,左转背靠

5.右转平开,双分手定势

核心要诀:

落脚左掤右掌挤,右合左开左脚摆

右掌左捋扣左腕,右腿里合落地铲

双手反时正立圆,右掌向右平拉开

马步坐腕沉两肘。

强调说明:前趟拗步里面有一个以闪身法引转来势的动作,一退、一转、一引、一缠而引劲落空。右腿屈膝上提时,塌腰敛臀合裆,周身拧裹相合,上下一起到,落步进逼屈身劲,上劲下屈膝堋顶,上劲在两手,左手为采手,合手,擒拿手;右手为扑面催心掌,下屈在膝顶,胸腹中膛行,审时夺势里合腿,心意如游龙回旋,身形似弹簧缠绕而连绵不断。上步挤手须上下相随,意到、拳到、渐发于足,前弓后蹬,节节贯通。双开水平圈时,两臂、肩、肘、手与两腿、胯、膝、足、由内而外依次伸展,对称相开,开中有合,气势博大。

第十式:掩手肱捶

重点提示:

1.松气松手,正转横立圈 、

2.转身提腿,震脚开步

3.松气松手,右打反背拳

4.磨盘开合混元圈

5.双松双分,螺旋冲拳定势

核心要诀:

双臂合十左旋腰,右领左随右旋腰

左领右随左旋腰,震脚开步松两掌

左盖右炮反背捶,磨盘穿掌反时展

先合後开八字手,左掩右冲发寸劲

右把左扣提右膝。

强调说明:掩手肱捶右脚震落时,不可努气用拙力,拳在松气震落,在最后出拳之前,左手食指的方向和右拳蓄势的方向,以及眼神,心意所注之处,要三点成一线,才能有的放矢。左手前掩为接劲,右拳屈屈为蓄劲,随屈就伸,阴阳互变,拳到、肘到、意到、气到、劲到。出拳时要积柔成刚,切不可努气用力,也不可以力代气。梢虚中髓根节摧,拧腰转胯起于足。右手要反转平圈,左手是正转平圈,转体是廻旋折叠圈,要绕丹田垂直轴转,转体扣拳,扣脚、提腿、合手须同时完成,一转而成,重心不升起,沉住气,右腿提好,顶劲领好,左右平准,中正独立。以后独立腿步都需如此。

第十一式:披身捶

重点提示:

1.松手转圈,左合右开

2.左松转身,收腿收手

3.松手开手,开步合手

4.磨盘转圈,连环冲拳

5.松气松拳,左右摆拳定势

核心要诀:

左侧小合混元圈,右掌顺时扫大圆

双掌松落如无极,阴掌前掤阳掌落

平弧合十右在上,两掌侧开提右腿

右足开步再合十,平圆反时抓一把

左拳右探眼朝上,右拳吊摆沿走前

右挂左拦要蓄劲,左挂右拦意为先

强调说明:披身捶为大转身法,右手先松落,为承接来势引劲落空,右转旋绕一大圈时,应圆活,无凸凹,并有肩靠,肘靠,臂靠之意,暗藏采手和切掌,辅以右脚里合腿法,腿手并用,而令对方,此手法之巧,全仗身法的上下配合,转关在腰,周身上下左右,需一起松沉裹合,蓄住劲。两手节节抓臂握拳,而有抓筋拿脉之意。

披身捶的环形开合圈,需圆浑饱满。胸、腹、腰、背、臀、胯同时开合折叠,全身充满弹性,上开下合,下开上合须对称协调,同时完成。磨盘转圈要合周身之气运转,气运带脉,转丹田。连环炮应匀速对称,前后对立,两抽换劲由足发。披身摆拳要合着腰裆劲,顶住周身气,围绕中轴线左右回旋披转饱满,圆浑,虚实互换,落气到脚,两脚心有折转,下转之意。

第十二式:背折靠

重点提示:

1.松气松身

2.左转领

3.折转背靠定势

核心要诀:

右拳松落反时圈,右拳左领腰转左

左拳下撑大腿根,右臂逆缠腰转右

强调说明:背折靠——是折背靠,而是折肘靠,一是折背靠。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7-12式)完整示范

第十三式:青龙出水

重点提示:

1.左转放松

2.右转左拳

3.左转反背拳

4.右转一指

5.左转阴腹拳定势

核心要诀:

右掌松落顺时圈,右挂左拦似从前

左挂右拦拳反背,左手撩指右拳落

右拳吊摆左手回。

强调说明:青龙出水要求左摆拳时右挂肘,右反背拳时左挂肘,左抑扬指时右挂肘,右阴俯拳时左挂肘,且左右对称,屈身相配,由中而运。

第十四式:双推手

重点提示:

1.松气松身,双旋小圈

2.合手换步,转身上步

3.松手双开合,上步双推手

核心要诀:

右拳变掌顺时圈,左掌丹田转小圆

右足内叩随腰转,左足微收双掌捋

双掌松落左足摆,双掌左捋上右足

双掌合十再松落,大圆合劲左肩前

右足前跨一大步,左足拖步双掌推

势如推倒万重山。

强调说明:转身上步时,两手领住周身之气,自右向左转,转体转圈转重心,与右脚上步要同时完成。

第十五式:三换掌

重点提示:

1.松气松手,前后双分

2.左转换手,推右掌

3.换手推左掌,三换推右掌

核心要诀:

两掌松落腰转右,双臂提升折右臂

转腰前抹右阴掌,转腰前抹左阴掌

转腰前抹右阴掌。

强调说明:三换掌是重心定在右腿上,通过两腰左右抽换来达到换掌,达到换虚实,既四次转腰三次换掌。

第十六式:倒卷肱

重点提示:

1.松气松身,正转竖立圈

2.左退步推掌

3.前松卷肱,收腿收手

4.右退步推掌

5.再松卷肱,收腿收手

6.再左退步推掌定势

核心要诀:

双掌顺时一圈半,右掌变拳找左肘

左肘随腰推向前,左足斜退一大步

右掌浮抹左阳臂,左掌松落大腿旁

左掌前捋左脚扣,右足斜退一大步

左掌浮抹右阳臂,右掌松落大腿旁

左式重覆再一遍。

强调说明:倒卷肱右拳沿后上前下的立圆轨迹绕转时,右手用意节节抓臂而成拳,暗含抓筋拿脉之意;左手立掌护于体前,与腹前的右拳上下照应,上紧下徐,右拳随时弹击对手裆腹部。后撤时,后撤之脚如履薄冰。定势时,前手臂弯如弓,身虽后移而意在前,自然中定平准。卷肱时,以意旋腕转膀,逆旋开展,顺缠卷收,总要松活、柔顺、圆转、连贯。撤步时需贴地走斜弧线,有如履薄冰之意,重心后移身后坐,转腰与两手前后对开需同时完成,匀速对称,协调一致。

第十七式:退步压肘

重点提示:

1.松气松手,单手磨盘圈

2.合手压肘,左转开掌

3.松气松手,双手磨盘圈

4.退步压肘,右转开掌定势

核心要诀:

磨盘穿掌小立圆,右掌平扫过左膝

左掌平扫到右膝,右肘下压左仰掌

身微下沉顶劲领,重心後移身微起

两掌对拉分阴阳,磨盘穿掌扣左足

右足弧形撤大步,左肘下压右仰掌

余式同前方向反。

强调说明:退步压肘做单双臂磨盘缠丝圈时,臂以肘为轴,身体以腰为轴,两腿以膝为轴,上、中、下同时磨盘旋绕,并与胸腹开合折叠相配合,三轴同旋而形成周身一家的磨盘缠丝圈。做右压肘式时,要注意两臂抱肩合肘,两腿开胯圆裆,腰背裹圆,周身相和。右脚弧形后撤时,脚掌贴地,如履薄冰。要细心体会脚下的感觉,身体右转、后移、下坐要沉稳凝重,安如磐石。退步压肘不是局部的单一肘部下压,而是整体的抱肩合肘身下沉的自然压肘。右脚退步与倒卷肱退步相同,先收步,再贴地弧线撤步。

第十八式:中盘

重点提示:

1.松气松手,气归丹田

2.正转竖立圈,收腿收手

3.摆脚翻掌,提腿合手

4.震脚开步,松开双手

5.右合左开,收右脚

6.右转合手,再开步

7.欲开先合,中盘开手定势

核心要诀:

双掌反时侧立圆,左足回收虚点地

左手随腰甩仰掌,左足画弧外摆落

右腿提平右臂举,震脚斩手腕相合

左足开步腰右转,右合左开右跟步

左足侧开大马步,右捋左臂定中盘

强调说明:做上合下开式时,右脚震落应松气,松腿、震脚不可努气用力跺它。左脚开步应顺遂自然,好像是被右脚震弹出去似的,左腿同样要放松,无拙力,形成左转側斜双逆双开缠丝圈后,两手上下斜开,和右脚收拉,皆要随身腰而动,身到手到,手到脚到;右脚似乎是被左手领带而左移的。右脚要松胯、松膝、松脚、胯、膝、脚三节若断若连。中盘要斜开,也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领住周身之气,由内向外的斜开分行。两手开,两腿也开,上下同时对开,开而不出圈。左手与左腿相合,右手与右腿相合,开而不散。

第十九式:闪通背

重点提示:

1.左合右开,收腿收手

2.欲合先开,上合下开

3.单手正转竖立圈

4.上步正转竖立圈

5.弓步穿掌,松手后坐

6.摆脚分手,转身扣步

7.松气松手,撤步正转竖立圈定势

核心要诀:

双手原地顺时圈,右足回收虚点地

顺时再圆双臂合,右足前伸重心左

弓步左采右掌劈,左足上步穿右掌

双掌反时向後捋,左足平移横叩步

双掌下游右足虚,右足後扫再落实

左按右采劲在腰。

强调说明:闪通背做两手交错,相反运行的上下掠劲时,两手左切,左腿右扫,要腿手并用,相反相成,手到脚到,刻不容缓。做倒转身法时,转身应圆活无滞,浑然一体。两手回旋与扣步,转身密切配合,也要注意手到、脚到、身到。最后闪身撤步通背时,两手的翻转与转身撤步要密切配合,一气呵成。定势时应沉着稳健,上下相合,前后相照。

闪通背,又称运气通背。通背就是通三关,通周天。本式中的竖圆圈就是通背圈,周天圈。要求圆转通顺,而又在意,不在气,意为气头,气随意行。只要练好先天混元气,熟练混圆圈,就能自然通背,通周天。转身扣步是倒转身法,要圆润自如,一气呵成,一转而就,无滞缓。

第二十式:击地捶

重点提示:

1.右转松引上步冲拳

2.松气松拳,连环进步摆拳

3.欲下先上,俯身击锤定势

核心要诀:

顺时捋采掌变拳,右拳前崩心向下

左拳平拉到左侧,右足踏地小并步

右拳反时内摆捶,右足上步顺自然

左拳顺时内摆捶,左足上步顺自然

右拳反时栽向地,左拳顺时小臂斜

顶劲不丢弓左步。

强调说明:击地捶的近身跟步,左架,右冲拳,要求身、拳、脚一起到,劲整式稳,左臂上架形如拨云见日,右拳前冲恰似开弓放箭。两拳抡臂,左右挂绕,肩护着体前中线而交替运行,并与左,右进步配合好,形成上引下劲的击地捶定式。左右摆拳是连环进击法,也是腿手并用法。定势时两肩要平准,脊,背,腰,臀不歪不扭,不凸凹。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13-24式)完整示范

第二十一式:平心捶

重点提示:

1.松气松身,回身反背拳

2.左转松合,平心肘

3.左转再松,倒转上步

4.提腿独立,正转横立圈

5.逆缠松合,顺缠相开

6.震脚开步,松气松手

7.磨盘混元圈

8.双分双游平心捶定势

核心要诀:

右拳反背穿心肘,上左足海底翻花

双拳松落心向後,双臂顺缠向後引

震右脚双臂合十,左上右下於腹前

两掌侧开左足开,磨盘穿掌反时展

左掩右冲发寸劲。

强调说明:平心捶前的合后开的双卷肱续合式,要做到两肩边卷合,边沉塌,两肘相合,两拳相合。此动与后面的前开后合,双翻卷的弹抖式,皆要随胸腹开合折叠而卷续翻转,不要单纯追求两臂的弹抖劲。发平心捶时,两脚开胯,裆圆活,两膝拧转式相合,两脚踩蹬向下钻,全凭腰胯松活转。左臂螺旋挂肘,为急缠急引,右臂螺旋冲拳,为急缠急劲。

回身反转圈要圆转自如,气势宏大,如车轮倒转。右肘与左拳,要对称相开,一线穿成。肘平肩沉,上开下开,即两腿左蹬右弓相开,右肘与右膝,右脚三尖相对,右臂右腿屈,左臂左腿伸。

第二十二式:煞腰压肘

重点提示:

1.松气松拳,收步反背拳

2.撤步左松,煞腰压肘

核心要诀:

左足前移虚点地,右拳顺时反背捶

左足後撤一大步,双臂合十腰转左

双拳随腰顺时甩,松腰坐胯体松沉

强调说明:煞腰压肘定势时,腰松开堋圆,脊背伸拔裹圆,臀部微翻,两脚有向下拧钻之意,使下盘稳固,落地生根,顶劲领好,裆劲下好,上虚下实,中正不偏。煞腰压肘撤步左松,右拳似被身部拉回去一般,即以步拉身,以身拉拳,依次传递。

第二十三式:当头炮

重点提示:

1.欲后先前,收腿收拳

2.翻身震脚,正转横立圈

3.欲开先合,上步当头炮

核心要诀:

双拳变掌顺时圈,上捋下采再抓拳

右足回收虚点地,右足外摆再震落

双拳采落右下方,左足上步成弓步

左掤右冲当头炮。

强调说明:做当头炮右翻身式时,两拳抡臂翻转,即身体翻转及右脚的提落,需整体协调,同时完成。两拳前冲时,左膝前弓,不过脚尖;右拳伸而不直,拳到脚到身齐到,左弓右蹬身前拥,双拳齐发如放箭,目视前方,照顾四旁。收腿收拳时,眼神、心意由前往回收,而有摄神收合作用。

第二十四式:收势

重点提示:

1.松气松身,平圈右捋

2.左转开手,上步合手

3.收腿收手,收气归丹

4.回归无极

核心要诀:

双掌前引再後捋,右足上步虚点地

右臂前撩左臂合,右足回收成并步

双掌松落归无极。

强调说明:降气收功,一般做三次。

一趟拳练完,在身体四周会产生一定的气场,应收回到丹田来,以达到养气养身的目的。习练者若能平心静气,专心致志的进行收功的练习,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神返身中气自回,周身混元无极归,练而不收枉费劲,动而复静见天真。收功很重要,若只练不收,枉费功夫。全套结束,静归无极,即始于无极,归于无极。

太极宗师冯志强先生爱女冯秀茜女士(中)与陕西部分同仁留影

程印杰先生给弟子何亚非(@至阳子)传授推手技法

注:本教程文字部分由@至阳子根据冯志强先生编著《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教程》(1998年10月第一版)、及程印杰先生给弟子授拳时的部分讲义笔记整理。视频、动图示范剪辑自太极宗师冯志强先生入室弟子、陈式混元太极拳第二代传人程印杰先生的演武视频资料。

弘扬混元太极| 服务全民健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 要求及要领
冯志强传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讲解
陈式太极拳口决(歌决)
冯志强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招式提纲
国粹太极功法小释
第701期:太极拳重在练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