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新宇夫人刘滨,儿子与主席同天生日,采访时称:要有毛家的样子
userphoto

2022.09.17 广西

关注

200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

这一天,一名男婴在北京协和医院诞生,全家人都很期待他的到来,一向工作忙碌的祖母为了迎接他的降临,甚至连衣服都来不及换,急匆匆赶到医院。

当医生宣布母子平安的那一刻,全家人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而这个备受瞩目的孩子,名叫毛东东,是毛主席的曾孙。

毛新宇一家人

和曾祖父同一天出生的毛东东注定不会平凡,家人给予他厚望,希望他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可以传承红色精神。

他的母亲刘滨在采访的时候也表示:儿子一定要有毛家的样子。

家族传承,生命延续

可能因为出生日比较特殊,所以毛东东身上有许多曾祖父的影子,连他的名字都和毛主席有一定的渊源。

在冬季出生的毛东东,性格却活泼开朗,热情正直,满月的时候,家里人忙着给他取名字。

其实,毛东东第一个名字取自冬天的冬,叫做“毛冬冬”。

姑祖母李讷知道后,觉得这个名字差点味道,太过简单,因此,把“冬”改为“东”。

一方面,寓意着日出东方,象征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从毛主席名字里取一个“东”字,表示一种家族传承、生命延续。

毛主席一生有10个子女,为了心无旁骛地革命,也为了孩子们能够活下去,他不得不与长女毛金花、男孩毛岸红以及还未取名的八女斩断血缘牵绊,把孩子们寄养到别人家。

不幸的是,这三个孩子再未能寻回。

李讷和王景清

此外,三子毛岸龙、五子和五子廖瓦都由于各种原因过早地夭折,没能长大成人。

至此,毛主席还陪伴在身边的孩子只有长子岸英、次子岸青和李敏、李讷两个女儿。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毛岸英为了国家,为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主动申请到第一线。

他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带来光明,为大家带来希望,毛主席知道后,只说了一句话:“你跟着去吧!”

战场上刀枪无眼,毛主席当然知道儿子会经受很多考验,还会跟死神不断较量,可他是国家领导人,万事必须以国、以民为重。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主席一直默默为毛岸英和所有前线战士祈祷,希望大家都能够安安全全归国,但让人没想到,毛岸英在去朝鲜的第34天牺牲了。

悲痛万分的毛主席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身为一个父亲,他绝对极度痛苦,可同时他还是一个国家的主席,在国家、人民面前必须坚强,这种非凡的胸襟和情怀,让人肃然起敬。

身边亲人接二连三离去,能让毛主席得到大部分情感寄托的也只有受过脑补损伤的岸青了。

邵华和毛岸青

对于三十多岁还没结婚的岸青,毛主席十分上心,好在他最终找到了邵华,身边有了陪伴的人。

毛岸青与邵华相互扶持,她还为毛家生下了出类拔萃的毛新宇

当年,毛主席第一次看到白白胖胖的大孙子时,心中感慨万千,激动不已,不仅因为家族有了第三代人,也因为革命事业有了传承者。

为此,他特意给孙子取名叫做新宇,寓意为开创出新世界。

毛新宇曾和毛主席短暂地相处过一段时间,那段日子,虽然毛主席经常忙于公事,很少有机会陪伴孙子。

毛岸青、邵华和毛新宇

可他总会抽空陪孙子吃饭,像平凡人家的祖父一样,给予晚辈最温暖的关怀。

毛新宇受祖父感染,学会了勤俭节约,一件衣服都要穿很多年,袖口和领口甚至磨出了毛边。

毛新宇很崇拜祖父,从小就爱读毛主席写的著作,从中感悟人生哲理和家国大义。

在教育儿子毛东东的过程中,毛新宇给孩子讲述了很多有关毛主席的传奇事迹,希望儿子未来也能成为一位胸怀大志的栋梁之才。

血缘真的很奇妙,毛东东虽然从未见过曾祖父,可每当父亲讲述那段峥嵘岁月时,他会安静地坐在父亲身边不吵不闹,眨着眼睛,聚精会神地听故事。

毛新宇

小时候的毛东东只是单纯觉得故事里的曾祖父英勇伟岸,一心为国,长大些的他才明白,曾祖父毛主席肩上的担子一直很重,必须舍小家为大家,所以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

作为毛家一员,毛东东希望自己能和曾祖父一样,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从来不和同学们攀比,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吃着最简单的饭菜,和大家一样,坐公交骑自行车。

毛东东是一个优秀的好孩子,上学时期,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接送他上下学,也没有时间给他做饭。

毛新宇一家人会客

他就自己看菜谱,在厨房学习炒菜,他从来不会因为父母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伴而哭闹,反倒觉得父母非常辛苦,会主动给父亲、母亲捶背捏腿。

后来,为了方便上下学,家里将毛东东送往寄宿学校,他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得很融洽,会经常伸出援手帮助有困难同学。

毛东东和毛新宇有一点很相似,喜欢阅读毛主席写的文章。

每每读到,他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总觉曾祖父通过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鼓舞大家一定要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用自身的力量建设出一个繁荣富强、美丽昌盛的国家。

毛东东

毛东东能够如此优异,除了自己奋发自强,父亲淳淳善诱,还离不开母亲刘滨,以及祖母邵华的引导。

毛新宇和刘滨,一个是红色后代,一个是铿锵玫瑰,两人可谓天作之合,他们是如何相遇相知?

佳偶天成,互相吸引

出生在不平凡家庭的毛新宇,在生活上和普通家庭孩子如出一辙,一直将简朴牢记心中,贯彻到实际生活中。

不过,他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即使工作后也依然没有忘记学习,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毛岸青和毛新宇

毛新宇一直特别向往美好的爱情,希望另一半聪明优秀、大方沉稳、善解人意。

他特别看重女孩子的内在品质,希望伴侣能够和他一起传承红色精神,承担应尽的责任。

然而,第一段感情并没有取得好的结果,好在刘滨走进了他的生活,让他感受到爱情的美妙。

刘滨是一个有想法的姑娘,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进入部队后,她选择到艰苦的青藏高原服兵役。

她一直在平原地区生活,刚开始进入高海拔区域很不适应,经常有因缺氧引起的呕吐头晕等高原反应。

刘滨逼迫自己尽快适应当地环境,忍受着身体难受,坚持参加训练。

她慢慢习惯了青藏高原的气候,也学会了一些简单藏语,经常热心地帮助有需要的藏族百姓。

部队的生活紧凑有序,为了保障充足的学习时间,刘滨特意将一天的时间分配得井然有序,既不耽误训练,也不会落下学习。

刘滨

在学习这方面,她和毛新宇完全一样,身处任何环境、任何地区,只要有时间,就会拿出喜爱的书籍仔细阅读。

或许,正是两个人在性格和爱好上有许多共同点,所以能够成为彼此的灵魂伴侣。

退伍后,刘滨选择继续学习,凭借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军军医学院护理系

在校期间,她依然积极上进,毫不松懈,大部分时间泡在图书馆研究专业问题,也很注重劳逸结合,会和朋友们参加一些校内活动。

2000年,在他人的介绍下,刘滨和毛新宇第一次见面。

毛新宇一家人

刘滨身上的气质很特殊,既有江南女子的温婉韵味,也有高原女子的风采。

只看她的身形,以为她柔柔弱弱,但看到她的眼神,会发现里面透露着坚定与自信。

只用了一眼,毛新宇就确定刘滨是绽放在他生命中的那朵鲜艳玫瑰,如果有幸能和这样一位神采奕奕的姑娘在一起,绝对是三生有幸。

毛新宇整整比刘滨大了7岁,在追求心爱姑娘过程中,他害怕自己的年龄以及前一段失败的婚姻会成为拦路虎。

不过,刘滨并不在意这些,因为她从毛新宇身上看到了一股别样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吸引着她。

两人都是理智清醒的成年人,没有因为一时好感就盲目选择谈恋爱,而是决定先相处一段时间,等到真正确定心意,再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

刘滨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也知道自身的闪光点,可她始终有一个顾虑:因为毛新宇的身份并不简单,姑娘害怕两个人在一起后,毛新宇的家人会反对。

毛新宇一家人

毛新宇得知刘滨想法后,笑着说:“你想多啦,母亲一直提倡自由恋爱,不会棒打鸳鸯,况且你那么出色,母亲看了之后肯定很喜欢你。”

毛新宇的一番话仿佛一颗定心丸,让刘滨不再忧心忡忡,也答应和他交往。

两个人相处的时候,温暖又自在,如果一方工作或学习太忙,没有时间约会,另一方就会陪伴在身边,默默支持。

很多爱情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反而是在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这种琐碎的小事中,保持了细水长流的爱意,刘滨和毛新宇的爱情就是这样。

在感情稳定后,毛新宇兴高采烈带着刘滨见家长,即将走到门口的时候,刘滨却因为心中忐忑停下了脚步,询问男友:“伯母真的喜欢我吗?”

毛新宇拉着刘滨的手,告诉女友:“不要想太多呀,咱们今天只是见面吃个饭,放轻松一点。”

刘滨想着已经到了男友家门口,不能当“逃兵”,于是心一横,走了进去。

那么,邵华看得上这个未来儿媳吗?

婆媳融洽,家庭典范

邵华很注重和刘滨的第一次见面,当天,特意做了几个拿手好菜。

邵华

看到刘滨的身影后,她立马到门口亲自迎接,说道:“终于见到儿子心心念念的好姑娘了。”

一句话让刘滨的紧张感顿时消失,腼腆地低着头,喊了一声:“伯母好。”

在餐桌上,三个人聊了很多,邵华对刘滨非常满意,在心里认下了这个儿媳妇。

2003年,毛新宇和刘滨修成正果,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许多亲朋好友见证了他们的幸福,为他们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婚后,刘滨一方面在工作岗位上勤恳敬业,另一方面和丈夫相敬如宾,与婆婆关系也非常融洽,很关心婆婆的身体健康以及心情。

毛新宇和刘滨

邵华逢人就夸赞自己有一个好的儿媳妇,让众人羡慕不已。

邵华很爱摄影,闲来无事的时候,总会带着设备拍摄一些有意义的照片,她也很喜欢向身边人分享拍摄技巧,刘滨也在婆婆的耐心指导下,学会了摄影

每当拍到好看的照片,刘滨都会兴奋地拿到邵华面前,说道:“母亲,你觉得这张照片好看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每次,邵华都会认真提出建议,还与儿媳一起讨论、学习新的摄影知识。

邵华

积极进取的刘滨在忙碌的生活中会尽最大的可能抽出时间,提高自己,她一直保持着上进的学习态度,因此在2006年考上了南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得知被录取后,刘滨又开心又担忧,儿子当时只有3岁,离不开她的照顾,丈夫工作很忙,婆婆年龄也大了,一大家子需要她操持。

陷入两难困境的刘滨郁郁寡欢,邵华看出儿媳有心事,主动询问:“刘滨,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毛新宇一家人回到毛主席故居

刘滨看着和蔼的婆婆,将压在心里的事情全盘说出,邵华听后笑着说:“傻姑娘,考上研究生是好事。你不用担心,家里有我和新宇照看,你只管好好念书。”

邵华已身患癌症,但她很清楚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读书才能让一个人更加充实,她也一直鼓励身边其他人多学习新知识。

为了让儿媳可以安心读书,她乐意开导刘滨,衷心希望儿媳能够趁着年轻多学习。

有了家人的绝对支持,刘滨免除了后顾之忧,正式开启学习之旅。

毛新宇一家人

开明的婆婆、负责的丈夫、懂事的儿子,让刘滨觉得嫁入毛家,是此生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也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一件事。

在毛家,刘滨完全不用费心思维持家庭关系,因为大家早已成为最亲密的家人。

读研期间,毛新宇主动包揽了很多家务,毛东东也不会打扰她。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刘滨一路顺风顺水,拿下了硕士学位。

毛新宇和刘滨一直过着普通人家的生活,两个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只有8000元左右。

毛新宇一家人回到毛主席故居

一些待遇好的单位也曾向夫妻俩抛来橄榄枝,可他们选择坚守在最需要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弘扬毛家人的优良作风,延续红色精神。

结语

如今,毛新宇、刘滨夫妇拥有出众的儿子毛东东和甜美善良的女儿毛甜懿,两个孩子出类拔中、待人有礼,他们一家人活成了被人羡慕的模样。

但毛新宇夫妇从没忘记红色家风才是家族稳定的根本,每当遇到重大节日时,他们都会带着孩子回到韶山老家寻根。

斯人已逝,遗风长存。毛主席精神不仅是毛家人的财富,也是中华儿子最宝贵的财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的曾孙毛东东,年仅19岁身高超1米8,书法造诣遗传了太爷爷
刘晓庆昔日私照流出爆出惊天秘密【有图有真相】
2005年,邵华抱着年幼的孙子毛东东的一张珍贵照片,照片中的毛东东非常可爱
毛主席唯一曾孙毛东东,与毛主席同一天生日,相貌也酷似曾祖父
毛主席唯一曾孙:19岁高大帅气酷似祖辈,2022年高考650分上人大
老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