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1年国民党旧人员妻子看望毛主席,见面后主席:没给我带点东西?

前言

1951年,一个国民党旧职人员的妻子到北京看望毛主席。

见面后,毛主席突然严肃地问其道:“......没给我带点东西?”

这位国民党旧职人员的妻子是谁?她为何可以进京看望毛主席?毛主席的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故事还得从毛主席派毛岸英回故乡韶山开始说起......

让毛主席惦记之人

1950年,从韶山回到北京的毛岸英,兴奋地向父亲毛主席汇报着在韶山的所见所闻......

在兴高采烈的向父亲毛主席汇报地差不多时,毛岸英突然想到自己在表舅文运昌那里,听到姑姑毛泽建在狱中牺牲以及还有一个养女在世的情况。

闻言,毛主席脸上的神色从高兴转为了悲伤,在得知妹妹还有一个养女在世时,毛主席连忙问道:“她现在在何处?”

毛岸英表示不知道,但他已经拜托表舅文运昌打听清楚,之后向毛主席汇报,闻言,毛主席连连点头,在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十分惦念着外甥女的情况。

当毛岸英把寻找毛泽建养女的重任交给文运昌后,文运昌立即着手办了起来,一个月后,文运昌在省委交际处约到了毛泽建的养女陈国生。

见面后,文运昌向陈国生说明了情况,并希望陈国生将自己的相关情况,直接向毛主席反映。

很快,陈国生按照文运昌的提议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也迅速由中央办公厅作出了回复,大意是请地方党政具体调查并落实。

不久后,湘乡县的工作人员便找到了住在乡下的陈国生,并向她了解了具体情况。

陈国生在得知工作人员的来意后,当即表示自己的父亲梁泽南是在1928年3月被敌人杀害的,母亲陈淑元只好带着我东躲西藏,为了以防不测,母亲把六岁的我作为舅舅陈芬、舅母毛泽建的养女寄养在外祖母家中,可没过几个月,舅舅陈芬便被叛徒出卖了,于1928年5月被敌人杀害,1929年8月28日,舅母毛泽建也牺牲了。

对于陈国生的话,湘乡县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记录,回去向上进行了汇报,很快便证实陈国生便是烈士毛泽建的养女。

在身份得到确认后,陈国生又主动向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提出了两个请求:一是希望能求得一份工作;二是希望可以到北京去看望毛主席,当然除了这两个要求外,还向毛主席表示了慰问。

信件寄出去后,陈国生每日都盼望着能收到毛主席的回信,终于有一天,陈国生收到了一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信函的双挂号信。

当陈国生看到信封上所写的“湖南湘鹤厚乡二保三甲宋家湾/陈国生同志/毛寄”这些字的笔迹,激动地热泪盈眶,她虽然从未见过毛主席的字迹,但她的直觉告诉她这就是毛主席的回信。

打开信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国生贤甥亲览”,陈国生含泪看了下去:来信收到,甚慰。望你们在湖南设法求得工作,不要来京,乡间情形可来信告我。此问 近好! 毛泽东 一九五〇年五月七日。

捧着毛主席的来信,陈国生泪如雨下!她怎能不激动呢?为了革命,陈国生一家已经牺牲了好几位,而今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人,她能得到毛主席的关照,这是莫大的荣幸啊!

毛主席的这一封来信,让陈国生激动的同时,也帮助她解决了一大难题。

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陈国生想要找一份工作按理说并不困难,但她的丈夫曾是国民党部队里的旧职人员,在解放初期,凡国民党部队的旧职或军职人员,要经常向政府人员汇报、登记,要交代过去所有的历史问题。

正因如此,陈国生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才在给毛主席的信中提出要一份工作在收到毛主席无比亲切的回信后,陈国生感受到了希望,她拿着这封信找到了当地的政府。

政府在看到毛主席的来信,确定了陈国生的身份后,便把她安排在长沙茶厂工作,后来陈国生又被调往蔡锷北路肉食店担任出纳,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工作,陈国生都始终尽职尽责,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毛主席邀请到北京做客

1951年,正在工作的陈国生被领导叫去,通知她有一个由省委交际处打来的电话,要她本人亲自接听。

在接起电话后,陈国生只听到对面告诉她:中南海来电,邀请你去北京,与你一同前去的还有毛主席外婆家的两位表兄。

听到这句话后,陈国生愣了神,良久后,她才不可思议的放下了手中的话筒,随后,陈国生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她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同伴,同伴们得知后都十分为她高兴,并托陈国生替她们向毛主席问好。

两天后,毛主席的两位表兄文运昌、文涧泉还有陈国生来到了省委交际处,早在此前他们便彼此认识,因都是第一次去北京,三人之间聊得热火朝天,始终停不下来。

1951年4月24日,陈国生三人到达北京,并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安排下住进了前门饭店。

在到达北京后,陈国生期盼着能早日见到毛主席,但与此同时,她也十分紧张,她无数次想象过与毛主席见面的场景,但是她始终想不到国家领袖会怎样对待她。

直到1951年4月27日,毛主席的秘书来到前门饭店,并找到陈国生等人,说道:“毛主席在怀仁堂等着你们这些客人哪,快点收拾一下,跟车去吧!”

很快,陈国生等人来到了怀仁堂,一进去后,他们便看到了毛主席伫立在那里,三人快步走向毛主席,彼时毛主席也朝着他们走了几步,一双温暖的大手伸向了每一位客人。

毛主席的这一举动令陈国生原本紧张的情绪消失了一大半,在简单的寒暄过后,毛主席亲切地招呼他们几人坐下,随即亲切地问道:“你们来了多久了?”

陈国生闻言,连忙回答道:“不久,才几天。”

这时,毛主席却颇为严肃地向陈国生问道:“外甥第一次见舅舅,没给我带点东西?”

陈国生顿觉一惊,良久后她红着脸,倍感歉意的说道:“三舅,我们什么东西也没有带,您需要什么呢?”

毛主席一边思索着一边说道:“需要什么?你看我还需要些什么?”

这时,陈国生、文涧泉和文运昌开始四处打量,发现“怀仁堂”并不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也没有在农村见惯了的物件,不等他们说话,毛主席又笑着说道:“我是问你们带了什么书信啦、报告啦一类的材料没有?”

听到毛主席的话,陈国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时,陈国生也想起来北京时确实带了几封反映问题的信件,其中有一封是养母毛泽建在狱中时的亲笔信,还有一封是关于自己丈夫宋毅刚情况的。

想到这些,陈国生连忙说道:“带了带了。”

闻言,毛主席笑着连连点头,随即伸过手,示意陈国生把材料交给他。

陈国生自然看出了毛主席的意思,可她却突然脸一红又说道:“哎哟,您看我这记性,放在饭店房间的枕头底下了。”

毛主席慈祥地笑着说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晏,东西带来了,又放在旅社里。这样吧,我派人就去取来。”

说完,毛主席便安排秘书前往前门饭店把东西取来。

随后,毛主席又同陈国生等人谈笑着,不知不觉,时间也接近晚饭时分,毛主席见状邀请客人落座,与他共进晚餐。

席间,毛主席与陈国生等人又聊了许久,良久后,毛主席一边指着自己的两位表兄,一边对陈国生嘱咐道:“以后,你可要替我好好地照顾他们啰!”

毛主席的这一句话,让陈国生倍感温暖,因为她感受到毛主席把她当成一家人看待。

晚饭过后,毛主席还未让客人离开,而是继续与他们叙谈着......

毛主席问:你丈夫有没有血债

畅谈过程中,毛主席讲述了自己儿时的故事,还讲到了自己“石三伢子”的来历。

毛主席在讲完后,文运昌轻叹一声道:“只可惜七姑母不在的太早了,不然,她就会看到当初的'石三’如今做了主席了呐。”

闻言,毛主席也轻叹一声,话语中满是对母亲的思念:“是啊,她当时患的病 ,现在诊起来都不难,要是现在可就好了哟!”

听毛主席讲到这里,陈国生突然想起了要为自己舅母兼养母毛泽建立墓碑之事:“我的养母泽建妈妈的墓还在衡山紫金峰麓,墓上只有一块石碑。三舅,是否可以跟政府讲一声,让他们拨一笔款,把泽建妈妈的墓修一下?”

闻言,毛主席沉默良久,对于妹妹毛泽建的牺牲,毛主席也是有所了解的,敌人在逮捕毛泽建后,以她是“毛泽东之妹,马日事变前后,均负该党重要职责”,试图在她身上获取共产党的重要机密,但毛泽建始终不屈服,最终被敌人杀害。

毛泽建就义后,国民党反动派张贴布告,限令三天不准收尸,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几名码头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毛泽建的遗体抢了回来,并偷偷安葬了起来。

想到这些,毛主席才缓缓说道:

“革命牺牲了成千上万的先烈,他们的遗志,我们要继承,要发扬光大,我们活着的人每做的一件事都要对得起他们。烈士的墓,是要修的,而且要修好,不过,现在刚刚解放,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又有成千上万人。政府要搞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哪有钱先去修墓呀?”

不等陈国生说话,毛主席又耐心地对陈国生说道:

“泽建的墓要修,陈芬的墓要修,其它烈士的墓今后都要修。但是,现在还不行。我父母的墓还是一个草坟,当地许多人建议修墓,我都不让修哩。”

毛主席的这一席话令陈国生心服口服,她连连点头道:“我就听您的。”

随即,毛主席又问道:“你爱人过去是做什么的?”

毛主席自然是知道陈国生的爱人过去是干什么的,他只是问一问,看看陈国生是何态度罢了。

陈国生也清楚毛主席必然会问到她丈夫的事情,便如实回答道:“当过县警察局的督导员,原先写信给您说当过警察局局长,那是想找工作,实际没有此事。”

“那你丈夫有血债吗?”毛主席微微蹙眉问道。

“没有,他只是一个督导员,是一个小头。”

“那他民愤大吗?”

“没有民愤,他也是穷出生,是抽壮丁抽出去的,所以做事还地道,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他还保存了陈芬、毛泽建烈士的资料,解放后都积极地送交政府了。”

闻言,毛主席挪了挪茶几上的东西,以长者和亲人的慈爱对陈国生慈祥的说道:

“如果有民愤,有血债,你就不要回去了,就留在北京,并把小孩也接来;如果没有血债,民愤也不大,那你就马上回去,叫你的丈夫好好的改造。”

虽然毛主席深知陈国生不是妹妹毛泽建的女儿,但在他的心里,他已经把陈国生当作泽建妹妹的女儿,因此才对她给予特别的关照,而毛主席的这句话让陈国生体会到了来自家里长辈的极大关爱。

在看到陈国生点头后,毛主席又继续说道:“我们不是要把国民党的人全部镇压了,而是只镇压那些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人,对那些没有血债,民愤又不大的人,我们是要把他们好好地改造过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随后,毛主席又同陈国生等人畅谈了许久,一直到秘书走进来,催促毛主席休息时,人们才意识到时间不早了,陈国生等人也不好意思再继续做下去,只得起身告辞,毛主席则依依不舍地将他们送到了门外.......

不久后,陈国生等人告别毛主席返回了故乡。

在此后的岁月里,陈国生也曾几次赴北京看望过毛主席,每一次见面,毛主席都让陈国生十分感动。

多年后回忆起毛主席,陈国生含泪说道:

“毛主席他老人家去世后,我们才知道其实那个时候,老人家是很希望有亲人来看望他的。一直以来,毛主席他老人家一直记挂着我们,从1955年我们离开北京以后,他想到我们家的困难,每年都会让秘书为我们寄来200元钱,这些钱都是他自己的稿费中开支的,现在或许200元钱不算什么,在50年代,60到70年代,这200元钱是不小的一个数目呵。更何况,这是主席给的钱,它不仅让我度过了经济的困难,同时也鼓励和帮助我度过了其他的危机.......”

在此后的岁月里,陈国生始终兢兢业业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着,在他的具体操办下,毛泽建等烈士的陵墓也得到了修葺,这使得烈士的英灵能够安眠在黄土地之下。

历史详说官,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希望您能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泽建牺牲几十年,51年女儿恳求毛主席为母修墓,主席:现在不行|毛泽建|烈士|陈国生
湖南老家外甥女到北京探亲,毛主席开玩笑:你给舅舅带啥礼物了?
外甥陈国生首次见到毛主席,提出为养母毛泽建修墓,主席:没有钱
陈国生首次与毛主席见面,申请为养母毛泽建修墓,主席为何没答应
51年国民党旧员妻子看望毛主席,见面后,主席: 没给我带点东西?|烈士|陈国生
53年9岁男孩独闯中南海讨说法,毛主席怒骂:开除党籍,永不录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