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燕居焚香,乾隆皇帝的芸窗香事|沉香|香炉|香筒|木雕


燕居焚香是古代文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宋代文人赋予了香事中香与炉高雅的文化品质,自此香事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

香与炉,不仅仅是生活用品,更包含了独特的精神文化和文人的价值追求,绵延至今。香与炉成古代文人书斋“标配”,其内涵的文人信仰和追求早已和文房文化成为一个整体。


明代 杜堇《玩古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沉香,一直为古代贵族阶层所珍视,历代宫廷对沉香都表达了喜爱,对沉香的使用有着巨大的热情。尤其是在清代,沉香几乎成为宫廷专用的贡品。宫廷喜欢以伽楠沉香雕做各种精致陈设,因材料珍贵,故精工细作,其中大件更为难得。

乾隆时,清宫使用沉香较为频繁。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有大量乾隆时期关于沉香成做活计的记载,这些详细的记载反映了乾隆对沉香的喜爱。从档案记载来看,主要的器物有两类:一是实用器,以数珠、暖手等小型器物为主,二是陈设器物,如炉瓶、摆件等。


清乾隆 杨维占 伽楠木香山九老图山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以整块伽楠木雕刻的“香山九老”山子,刻画的是唐武宗会昌五年,诗人白居易于洛阳香山,与八位七十岁以上致仕友人的文会场景。下方有︰“乾隆辛酉年小臣杨维占恭制”刻款,为广东牙匠杨维占,刻于乾隆六年(1741年)。同时正面山壁刻有乾隆六年十二月之《题刻画伽楠香山九老图》御题诗,该诗收录于清高宗《御制诗·初集》。

古代沉香雕刻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因沉香实为机缘产物,大小、结香度不同,导致每一块沉香的形态和硬度都不同,每件沉香雕刻都是完全独立的创作,无法像竹木雕一样做到同样的版本。工匠必须充分了解每块沉香质地的软硬、形态等特点,才能将沉香雕刻的真正内涵发挥到极致。

由于沉香的结香方式多样,甚至是产地不同都会影响到沉香的“性格”。每一块沉香都是不可复制的,也需要对应不同的雕刻手法。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沉香雕刻,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因沉香资源稀缺,可遇而不可求,历来以沉香雕刻的艺术品颇受收藏家珍视。


明晚期 沉香木雕松竹梅大笔筒

H17cm

纽约佳士得 2016.3.17 Lot 1124

古天一2021春拍拍品

本次古天一春拍有一件明晚期沉香笔筒,油线丰富,结香度高,香味自然醇厚,最重要的是尺寸硕大,筒壁较厚。存世沉香木雕刻多以杯为主,通常尺寸较小,难有大材。这件沉香木笔筒不仅尺寸大,施工技艺更是无与伦比,在同类沉香雕刻中属于佼佼者。


笔筒外壁以高浮雕技法,雕刻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树林山石图。徐徐展开,可见近十种树木生长于崖石之旁,有苍松、翠柏、梅、竹等,苍古朴拙,树叶茂盛,重重叠叠。每种树木的叶片表现均十分形象,仔细观察可见多种叶片层叠拥簇的形态,体现了工匠对自然树木形态的认知。整体纹饰层次分明,山石表现犹如文人水墨画中的各类皴法。


相比竹木牙角雕,沉香因其特性,雕刻难度更大,材质要求更高。现存沉香作品多见是粗犷的雕刻风格,是因为作为雕刻的沉香材料,多数属于材质松软、结香度不高的沉香木,是不允许表现细致雕刻的。


但这件沉香笔筒纹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硬度、密度和结油度,多种树木罗列分布,姿态各异,枝繁叶茂,栩栩如生,细节如松针、树叶,纤毫毕现,细腻丰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雕刻精度,这种雕刻细度在沉香雕刻中是极为少见的,显示出作者精湛的雕刻功底,非名家不能为之。


左:明末清初 江春波款沉香木雕山水图杯 故宫博物院藏

右:清 沉香木雕观音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多件沉香制品,更有明代雕刻大家江春波之精品力作传世。从博物馆收藏及市场上出现的沉香杯而言,多是体型较小者,像此件大尺寸的沉香笔筒实属罕见,值得重点关注。

香炉,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文房赏玩器物,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高度重视。《全唐诗》中对香炉的描写很多如“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冷冷”等等。

香炉很早就已经为贵族阶层所喜爱和重视,乾隆皇帝也不例外。清代乾隆年间,随着清政府用兵西域,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之后,打通了和田玉运往内陆的通道,恢复了和田玉料的供应,从根本上解决了玉雕原料的供给问题。

因此清乾隆年间的玉质香炉得以大量生产,并且结合当时追求繁复极致的“乾隆工”艺玉特点,产生了一大批工料俱佳的极品玉质香炉,另外还有香熏及香筒等一批宫廷香具。


清乾隆 青玉雕缠枝莲八宝纹香炉

H10cm;L15cm

古天一2021春拍拍品


清代 碧玉透雕牡丹纹花熏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 玉香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天一此次上拍有一件乾隆时期玉香炉,玉料体积较大,且质量上乘,远观见宝光盈盈,近触则温润有加,纯净外表如凝脂般莹洁通透,泛着美玉特有的柔润光泽。在宫廷造办处能工巧匠的鬼斧神工下,玉炉塑造得端庄稳重,纹饰精美,体现出“乾隆工”的一贯水准。


此玉炉的炉盖浅浮雕八宝纹,中心高浮雕、镂雕盘龙钮,均为乾隆时期宫廷玉作的典型题材。肩部对称饰镂空花卉双耳。整器题材典雅,炉身各方衔接得体,内壁掏膛匀净,平整细致光滑如镜的打磨技艺尽显美玉天姿,昭示出技艺的高超精湛。


盖炉为清代皇家及士大夫的书房常备之物。清代玉雕盖炉的器形一般多有复刻的参考稿可稽。清代梁诗正等人奉命编撰的《西清古鉴》中不乏仿摹商周青铜鼎彝造型成为玉雕。清代造办处所承制的摹古陈设玉雕更多地不止于对个案的单纯复制,而是集采多样元素创造性重新组合。

乾隆时期,玉炉等香具制作量增大,精品迭出。乾隆皇帝熟通汉理,精于儒典,乃一代文雅之帝,书斋内焚香亦不可少。一盏玉炉,氤氲香烟,一室皆净。


清代 青白玉雕松风煮茗图香筒

H22cm

古天一2021春拍拍品

此香筒呈方形,上下配碧玉盖、托,阴刻整圈回纹。筒身镂雕山林煮茗,一童子执扇正专心煮茗,主人正悠闲地坐于亭台中,上方山岭之间流云朵朵,松树蜿蜒而上,叶茂繁盛。此器玉质青白,雕刻繁缛,体现出清乾隆时期玉雕精工细作的时代风格。



左:古天一2021春拍拍品

右:清代 青玉镂雕山水人物香筒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 铜马槽炉

款识:芸窗珍赏

H7cm;L13.8cm;1478g

古天一2021春拍拍品

此铜炉呈双耳四方状,为经典的“马槽炉”。此炉造型方正,平直精确,沉稳凝练,铜质精细,皮色精明隐映,款识静逸古茂,致持之坠手,叩之音清脆亮,颤越悠扬,细密厚实,实为精铜所制。


马槽炉样式,系由《宣德彝器图谱》之台几炉式衍化而成,按照“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方炉为礼地之器,后世去台几炉型之繁复,遂成此器之形。马槽炉历来被认为是方正耿直之器,因此除作礼器之用外也备受文人崇尚,多用作文房清供,而其中品质精工者耗费颇奢,多为官宦富贵人家的定造之物。


底款:芸窗珍赏

马槽炉有“马槽多私款,私款多佳器”之说。此炉底款“芸窗珍赏”,即为私家款,极为少见。


清代 铜鎏金饕餮纹鼎式炉

(镶元代白玉莲荷炉顶、红木炉盖)

H24cm

古天一2021春拍拍品

此炉通体鎏金,为经典的四足鼎式炉,造型稳重大气,纹饰对称规矩。炉方体,有直立双耳。炉身分为三部分,口沿饰有一圈回纹,其下为锦地夔龙纹,主体为锦地饕餮纹,锦地纹理细密。炉体共有八道出戟扉棱,突出鼎彝之特征,整体风格高古典雅。下呈夔式足,四足外撇,阴刻夔龙纹,边缘凸起夔足。


此炉配有镂雕云头纹红木炉盖,炉顶镶有元代白玉莲荷炉顶,其炉顶价值超过了本身铜方鼎的价值,因为玉炉顶在元代是作为帽顶使用,非王侯将相不可用,所以价值非同一般。


此器手感沉重,包浆光泽柔润,造型古朴秀致,纹饰层次清晰,制作工艺精湛,纹饰富典型时代特征,具有皇家气象,制式及工艺堪称高级上乘。此炉样式在《宣德彝器图谱》中可见,仿自商周古鼎制式,保存至今,鎏金亮丽完整,整体品相完美。

来源:文人空间


-E N D-

【 国际艺术大观 】

燕居焚香,乾隆皇帝的芸窗香事!

国际艺术大观 ID:gvi-art

艺术无国界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合作、投稿:i8art@sina.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象视界】用古董点亮生活,穿越千年的文房雅趣
2100万天价,御制竹雕刷新世界纪录!
元明香文化 雅俗之间 复古开新
胤禛十二美人图》里藏着怎样的古代香方
宋代雅士都爱“疯狂玩火”?须眉不让巾帼,苏轼、黄庭坚竟也是“资深玩咖”
【大千饰界】画龙点睛玉炉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