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古时系列1 

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

古时系列1

吴文化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春暖花开,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古以降,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留下了对苏杭两地的赞美。在湖光山色的滋养中,在殷实经济条件的支持下,在“闲忙正适中”的生活环境里,人们对于精致、精细、风雅的追求愈发热烈,“材有美,工有巧”的生活用品、各色赏玩,是最典型的“天堂”体现。

人人尽说江南好,又是一个风细柳斜斜的春日,这一次,吴文化博物馆携手苏杭两地的文博机构,共同呈现《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一展,尽数古时与今日,继往开来的非遗技艺,这场展览由吴文化博物馆联合苏州丝绸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主办,同时受到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安区博物馆、萧山博物馆6家文博机构的展览支持。

展览的第一单元“古时”,侧重于展出巧夺天工的文物,以金银器、玉器、瓷器、竹木器、丝织物为主,共展出相关代表性文物60余件套。第二单元“今日”,更侧重于展示薪火相传的40项苏杭工艺,共计展出140余件当代非遗工艺品。不同于以往的展览,《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中,选择了当时人记当时事的视角,通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阐释使用文物的生活场景,描述文物的质地,还原苏杭两地旧时之景,更有丰富细节的工艺拆解带观众走入工艺的天堂。

古 时

历经南北朝的经营,林泽丰饶的沃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为偏安一隅的政治中心,江南地区的城镇经济因稳定而急速攀升。到唐时,苏州已然发展成江南唯一的雄州,而“闲忙正适中”的钱塘即今杭州,也人间烟火气俱足。从白居易到张岱,从坊市闹猛到人间诗酒茶,无不弥散着人间天堂的气息,这些诗赋辞藻和小说话本用最浪漫的方式倾诉着世人对苏杭的向往。

白居易和唐代的苏杭

诗人白居易曾分别任苏杭两地刺史,任期内,兴修水利,尽心为民。一苏一杭,水陆交通便利,舟行水路间,为乐天居士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诗文素材。

越窑青釉瓷杯托 五代

高6.7,口径7.6,足径6.9厘米

临安区博物馆藏

整器由托座、托盘、圈足三部分组成,托座为杯形。通体施釉,釉色青黄,釉面润泽。唐代越窑青瓷以其秀美而获诸多诗赞,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瓯”,许浑“越瓶秋水澄”,皮日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到五代时期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瓷器。

大金龙 唐

长23.5,高8.5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苏州西山林屋洞出土。金龙为纯金打造,遍身鳞甲,昂首站立,面目温和,姿态轻盈,由纯金薄片对折而制,因此正反面对称,便于直立。林屋洞唐宋之际成为道教胜地,并在道教十大洞天中居九,据传唐宋时帝王遣使投放金龙玉简于此。

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五代的营田垦荒,积累下了两宋的富庶安康。当城市突破了传统的坊墙制度,瓦肆、勾栏、夜市纷涌而现,构成了一幅市井文化浓郁的苏杭繁华图。在农商结合繁荣并进的时期,文人笔下的独特城市景观,也由此应运而生。

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五代(吴越958年)

高43.5,宽15.5厘米

萧山博物馆藏

杭州萧山祇园寺出土。该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座为须弥座式,下枭处饰覆莲纹。束腰部四壁各刻佛像四尊,菩提树三棵。座面铭有信徒夏承原之发愿文共47字,款落“戊午显德五年十一月三日记”。塔身束腰处四壁均铸有佛教故事图像。塔顶四角为蕉叶山花,每角蕉叶的内外向皆刻有佛像。塔刹底部为覆莲、仰莲、五重相轮,加上莲花葫芦宝顶。塔刹底部为覆莲、仰莲、五重相轮,加上莲花葫芦宝顶。

已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谢绝未经同意自行拷贝至自己公微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什么意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由来)
《忆江南》三首.唐.白居易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带你身临其境感受其秀美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谁才是游客心中真正的天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苏州与杭州大PK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