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器物之上见匠心

器物,有趣味、有智慧,演绎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能力。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器物精神』的民族。六朝及中唐以后开始,人们对小器物的趣味和智慧愈加重视。

虽多为寻常小器,却有千般花样,万般精巧。虽为小器,实有大雅。『从小中见大』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能力。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物之上,常见匠人之心,常怀生活高意。

如此,凡器不凡,小器不小。

茶有茶器,酒有酒器,花有花器,香亦有香器。

得雅器,或是竹篾青青,或是木质温氲。花荫之下,隔叶取流觞,弄花香满手,逍遥随处可觅。

少时读明朝人魏学洢的《核舟记》,里面描述了王叔远精湛的核雕之技,“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精工奇巧,让人不由叹为观止。

中国微雕之核舟,方寸毫厘之间,仿佛藏纳了一个浩大的天地。山水、花鸟与人在这细微的世界里显得愈发生动。

古代中国的器物,常以精致闻名,以雅致见长,虽多为寻常小器,却有千般花样,万般精巧。虽为小器,实有大雅。

以木为器,器物素朴优雅,一器有一器的年轮;

以陶作器,器物沧桑古雅,无言处处处如有历史的回音;

以瓷为器,器物泠然温雅,宋、明山水的波磔起伏隐约可见;

玛瑙、琉璃、玉石,亦是各有各的情致,各有各的雅韵。

光景犹如松脂,滴入器物之中,长久地被封存起来。待若干年后,开启视之,纹路依旧清晰可辨。

一碟茶,有一碟茶的风雅。茶器,在千年的更迭之中,早已成为一件艺术品。青的瓷,白的瓷,灼灼天目盏,风情景泰蓝……各式茶器,盛满各式茶韵。

看茶色变化,闻茶味悠然,品茶,赏茶,亦品茶器,亦赏茶器。

一笼香,有一笼香的清幽,纤手拨香灰,满室香盈盈。中国精致的香器不少,印象最深的却属香熏球一物。

《西京杂记》有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为常满灯……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共法后绝,至缓始复为之。为机坏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

细看熏球的外形,小小的熏球,雕镂得如一座园林。燃香,于明暗交叠处,总有屡屡幽香逸出。香室之内,神与思游,生活的气息也变得飘渺如仙。

时隔千余年,回归今日的生活。小器,与日常有染,与生活相关。器物之间,是匠人的魂魄,是日常的疏密,是一场生活的复兴。

秋日木叶落便知秋果丰盛,寻一心仪瓷碟一茶盅,与茶相伴,品一刻小食,享一刻秋日无言的光阴。

生活重新变得鲜活起来,感知生活的复兴,方知生活的美好。

对于久居城市的人而言,似乎生活的质感只剩下粗糙,快节奏地消化所有,常常还来不及感受生活,便发现生活已然走过。其实若是稍稍停留,在街边,在马路拐角,或许就能撞见一个不一样的玲珑世界,一个淡然悠远而鲜活的小器世界。

精于审美之人,往往有清逸之格。一个人的品格,和心性修养有莫大的关系。这些器物,对心怀清趣之人来说,却是艺文之余漱洗尘心、尚友先贤的真善之物,乃至时时盘桓,成为文人案头一生的清客。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欢迎勾搭

◎邮箱:shiqigewu@jkcentre.cn

◎个人微信:shiqiyaji

◎微博@拾器格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器。
小器大做
我对器型的理解
茶室清玩
若没有器物之美,世界将一片荒芜。
茶席上的古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