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分」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秋分,八月中,

残暑终,昼夜平。

天高云淡,稻熟蟹美,

草木染黄,雁字横秋,

寒蝉噤声,秋夜绵长。

看落花听雨,月下惠香,

天地,悄然,今日秋分。

秋分,为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亦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

《群芳录》有记:“到此而阴冷适中,当秋之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也”。

秋分时节,万物皆平静,皆安和。

早已过了躁动的绿夏,秋中时候的人、事、物都不自觉放慢了步调,心境也变得愈发平和。

秋分时节,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

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

正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 | 雷始收声

古有曰: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秋分以后,下雨不会再打雷,再也不用担心夜晚会被惊雷吓醒。

二候 | 蛰虫坯户

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天气变冷,蛰居的虫类开始藏入洞穴之中,以防寒气入侵。

秋天完全占据天地之间的舞台,早已听不到秋蝉的嘶鸣,田野里的虫鸣声也变得稀疏喑哑。

三候 | 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降雨量也开始减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这便是诗人爱说的“秋水消瘦”、“秋水清瘦”。

秋分时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秋祭月,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放风筝,做面雀等,在很多地方依旧延续着......

■ 吃秋菜

秋分这天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 送秋牛

秋分那天,有挨家送秋牛图的人。

“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

送图者都是民间善说唱的人,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合辙押韵,祈福秋耕顺利,祝福收成好。

■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

人们把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

在民间,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祈福、驱邪。 秋分这天,人们不仅放风筝,还要相互比赛看谁放得高,谁的祝福就能送的更高更远。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秋分时节,诗人们也融入了诸多的情感。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水与长天一色”,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秋的这种浓淡相宜,让人释怀,让人坦然,让人心无旁骛。

人生不就是这样:

一半温暖,一半薄凉;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岁月轮回,春华秋实。愿我们的生活也恰如其“分”。

既带着昨日的不甘,又不失明日的期许;既幻想着永恒的安稳,又有迎接风云不测的勇气。

至此秋分,向天地万物问安好,

向寒来暑往的季节变迁,

致以微笑迎接,

淡看兴衰枯败,

活得自在洒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分节气
今日丨春分
秋分,正是一年最美时
夜读 | 秋分:秋千与花影,并在月明中
今日秋分!除了昼短夜长,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春分节气已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