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需要什么条件?哈布斯堡家族为何世袭神罗皇位?

七楼:印象中前面几个王朝都是皇帝在死前就提前召集诸侯把王冠传给子嗣,等自己死了后继承者再前往罗马加冕。

但哈布斯堡家族很少有人会前往罗马加冕吧(印象中查理五世之后就没了,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应该是教权变弱,但除此之外呢?跑趟罗马也没什么损失啊,大部分时间哈布斯堡君合国也没危险到君王不能离开霍夫堡宫的地步),一般也都是死了之后才召集诸侯选举的,那哈布斯堡究竟凭借什么能确立皇冠一直在自己家族呢?

看查理五世的继位,前期是靠贿赂?但贿赂也不可能次次都行得通吧。尤其哈布斯堡本来就是钻空子上位的,诸侯们再选个弱些的皇帝不是更好么?而且哈布斯堡为什么不把奥地利扶成选帝侯?

PS:另外问个无关的问题,带球十字架(Globus cruciger)的寓意是什么?最初有人认为是教会守护者,但个人觉得即使不提奥地利帝国国徽中有,奥地利哈布斯堡也从来没自称过天主教守护者吧,加冕时也有带球十字架。但另一方面,带球十字架似乎只出现在英国、俄罗斯、神圣罗马帝国中,这三者也确实都和宗教守护沾点边(英国国教守护者、东正教捍卫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被称为过上帝之剑吧)

于是这个东西到底寓意着什么?是基督教王/皇权还是别的什么?

神圣罗马帝国的带球十字架

萧扬:金玺诏书之后就不用到罗马加冕了吧。

我就是桐城道:那个球的寓意是: Christ's (the cross) dominion over the world (the orb)——基督教统治全世界。一般而言,基督教世界的最高世俗领袖罗马皇帝极其继承人才有权使用。

不在罗马加冕的原因我觉得有一点很关键:神圣罗马帝国在16世纪末彻底转型成只有德意志文化圈的共同体,而不是之前理论上作为西部帝国后继者的普世帝国。

七楼:换句话说就是皇权的一个象征?和教会守护者或者宗教领袖没什么关系,还是世俗的范畴?

神罗全称一直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吧,而直到十九世纪解散前,北意大利和奥属尼德兰也还是神罗的领土吧?

刻有查理四世手持权杖及带球十字架的金玺诏书印章,他于1355年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我就是桐城道是世俗统治者的教权象征。教权属于罗马皇帝所管辖,也就是caesaropapism。

尼德兰本身就是德意志文化圈的一部分。1512年帝国行政区域改革只涉及到德意志王国内,包含了尼德兰。

酒羊:神罗国名变迁》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

中古很长一段时间,教区首脑被选出后是要由国王赐予权杖的,后来王权下降,这个过程才流于形式。但直到教廷全盛,选拔教区首脑的过程都是要国王代表参与的。

七楼:再问下,德意志国王这个称号在神罗存在的时间范围内有正式的出现过嘛?

选帝侯选举出来的是罗马人民的国王还是“德意志国王”?

维基上称不少人为“德意志国王”,但似乎这只是个俗称(对罗马人民的国王的别称?)不是正式称谓?

1512年德意志神罗后对北意大利的领土和人民是怎么看待的?也认为他们是日耳曼民族?

我就是桐城道罗马人民的国王(Rex Romanorum) 是亨利二世在未到罗马由教皇加冕成为皇帝时使用的。Teutonicorum Rex 就是日耳曼国王,但是这不是德意志君主的正式头衔,而是自亨利四世开始教皇对德意志君主的称呼,之前的德意志君主只是简单地被称为Rex(王)或者rex Francorum (法兰克之王)。1237年後该头衔混同於罗马人民的国王(皇帝的预备)。理论上神罗皇帝应该身兼三种头衔:

1. 在亚琛的查理曼宫加冕成为日耳曼国王(後为罗马人民的国王)

2. 在伦巴德王国旧都帕维亚戴铁王冠成为意大利国王。在中世纪早期,西部皇帝的头衔由意大利国王传承。只有统治了意大利的君主才能等同於理论上的罗马皇帝。

3. 在罗马接受教皇加冕成为神罗皇帝。

萨伏伊公国(也就是後来统一意大利的那个)在1512年帝国区域改革时属于上莱茵区。

Schedelsche Weltchronik的插图描绘了帝国的结构:坐着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的右边是三个教会选帝侯;在他左边是四个世俗选帝侯。

酒羊:意大利那是失败的中法兰克王国的残留,自洛泰尔一世起,当罗马人的皇帝都是要先成为意大利国王的,结果导致部分当了意大利国王的勃艮第及意大利的普通贵族都莫名其妙成了罗马人的皇帝

七楼:那么北意呢?另外我看英国皇室也有这个?

沙皇俄国自诩东正继承者倒没什么疑问,英国是因为英国国教吗?好像也确实是亨利八世之后才有的,但我没仔细查阅过资料,不能确定。

“世俗统治者的教权”是指什么?主教叙任权?对辖区教会的影响/控制?还是相当于承认你是天主教世界的“国王/皇帝”这种?

我就是桐城道:仅举个东罗的例子:

(1)什么是教权

狭义上的教权指对宗教事务及宗教财产的管理权,包括对神职人员的管理、对教义的管理、教堂/神庙的管理、教会/神庙动产与不动产的管理等。广义的教权则还包括对与宗教相关的各种社会意识的管理、由这种管理衍伸出去的对世俗事务的影响力等等。

(2)拜占庭是否存在独立于国家的教权

首先看一下拜占庭的宗教管理结构。自狄奥多西大帝开始,皇帝不再亲自担任大祭司(pontifex maximus)一职,但是这一职务并没有消失,而是由五大牧首担任,直至今天教宗和牧首们还担任着这个职务。

根据罗马法律,全国的宗教事务由大祭司管理,君士坦丁和狄奥多西改革之后,皇帝不再兼任杂七杂八的执行性职务,而是将这些职务全部下放给了官员,皇帝本身第一次成为一个职务,作为君主,拥有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军事、宗教等在内的所有的至高权力,主要职责是决策,而不是具体执行,大祭司(注意这是个政府官职)即为协助皇帝决策宗教事务并具体执行其决策的“首相”。且不说君士坦丁堡牧首,在772年罗马陷落之前,大量罗马牧首来自东方,而皇帝也可以轻松地将罗马牧首传唤至首都受审(如马丁一世),牧首没有反抗的可能性,最多只能路上走慢点拖延一下。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牧首都是由皇帝从主教会议选出的三位候选人或之外任命,牧首在政治上始终是皇帝的官员,从未有过凌驾于皇权甚至试图凌驾皇权的行动。

牧首是基督教内部的职务,但是根据早期基督教的教会组织模式,牧首职务本身并没有凌驾于其他主教的权力,只是在排名上放在前面,牧首对其他主教的管理权则是透过大祭司的职务依法来实现的,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大分裂之前,历次大公会议之后的决议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出的,而皇帝也可以绕过教会直接发布宗教条令,如芝诺、希拉克略等都这么干过,因为他们是全国宗教首脑的顶头上司,即使决策本身不是他们做出的,也得由他们签字盖章才能生效。

结论就是,拜占庭并不存在独立于国家的教权,教权是国家政权的一部分,所以也才有了“caesaropapism”的说法,翻译成政教合一或凯撒-教皇主义都可。

那个球匈牙利也有。

至少在1356年金玺诏书时,意大利还是视为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七大选帝侯中的科隆大主教,就是作为总理主教代表意大利的。而特里尔大主教代表高卢和勃艮第,美因兹大主教代表日耳曼。而四个选帝侯分别是冢宰(波西米亚国王)、司徒(普耳法茨伯爵)、司马(萨克森公爵)、司空(勃兰登堡边侯)。

Sokelov:有些神圣天球球体是浮雕着自身国土或者已知世界的地图的。

稻穗信:Globus Cruciger耶稣能用,天使能用,皇帝能用,国王能用……只能说最早是皇帝在用,后来就变成全欧洲范围内的皇/王室三件套了。

我就是桐城道应该是四件套:球、杖、冠、剑。

稻穗信:长剑虽然很普遍,但地位通常比三件套较低,而且有的君主甚至就没有;至于盾牌、马镫、戒指、短剑、连枷、毛皮披肩……等等配件就更加多变了。

像英格兰那样弄一堆剑和杖的,则充分表现出欧洲“非国民”的烧包心态。

我就是桐城道神罗皇帝亨利六世的加冕流程:

1.跑去罗马,拜见教皇

2.作弥撒

3.洗手

4.受膏

5.受剑

6.受杖

7.受球

8.加冕

motta:哈布斯堡能够坐上神罗皇帝的宝座首先是因为他们是查理曼的后代。至于他们是怎么确保这个宝座的,大致来说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神罗的选帝会原则上说是不挑战萨利克法的。有一种说法是他们起重大作用的时候主要是在heir apparent不明确的时候。比如哈布斯堡第一次重要的继承危机:查理5世的即位。这个危机的原因就在于heir apparent,英俊的菲利普先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由于哈布斯堡家族长期致力于遗产统一,同时在东欧,也就是帝国的边界通过联姻和战争不断扩张,在15-16世纪这个家族的领地本身已经是一个以奥地利-波希米亚-匈牙利为核心的庞大存在了。这个核心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力量之源。靠着这个,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远远凌驾于神罗其他诸侯。当然了,由于无法放弃这个核心,导致哈布斯堡家族无法成为德意志统一的核心,以至于在一战中崩溃,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根据剑桥现代历史地图集(1912年)描述的米尔伯格战役(1547年)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地图;绿色阴影所在均为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但不包括他们所主持的神圣罗马帝国,也不包括欧洲以外的大量卡斯蒂利亚土地,尤其是新大陆。

酒羊:哈布斯堡的血统不是伪造的么?我记得东法兰克的查理曼后裔在阿尔努夫死后就差不多没了吧?

motta:你说的对,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哈布斯堡宣称自己是查理曼的后代。这实际上是笔糊涂账。查理曼的直系血统很早就绝嗣了。奥托王朝对神罗皇帝的要求是从查理曼的孙女那里继承下来的。实际上之后的神罗皇帝换朝代的时候,血缘权利基本都是从母系传下来的。所以一直以来,至少坐在帝位上的皇帝还算是和查理曼沾亲带故(除了lothair iii,不过这个更像摄政王,因为他当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年龄大,有钱,而且没有合法继承人)。这个情况直到脸皮足够坚固的鲁道夫一世(哈布斯堡第一个king of germany)出现才算结束。鲁道夫一世也被视为一个动荡时代的开端。

当然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拳头够硬,所以他们说的话在大多数时间都是被视为真理的。这个家族也确实在这个方面很下了一番功夫,比如弗雷德里希三世和马克西米连一世就非常热衷于展示自己实际和想象中的祖先。

其实讽刺的是,哈布斯堡的一个分支通过和卢森堡家族联姻,确实也得到了查理曼的母系血缘,不过这个分支在弗雷德里希三世拿到帝位之前就绝嗣了。

关里中兴之:哈布斯堡家族跟查理曼没有任何关系。第一位哈布斯堡神罗皇帝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是从前一位神罗皇帝Lothar III七拐八拐的第十代后裔,但这位仁兄是个撒克逊人,也不是查理曼的后裔。

motta:你太小看哈布斯堡家族对自己祖先的想象力了。别人的家谱可以一直排到凯撒,再到特洛伊。至于和查理曼的关系,他们的理由还比较像样:来源于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联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伏尔泰:神圣罗马帝国不神圣
“奥地利”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者!
【德意志君王谱】神圣罗马帝国(十五):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欲复制古帝国模式,却沉沦150年,原本统一的帝国如何走向了分裂
大英博物馆展品介绍——双面浮雕宝石
亨利四世的“卡诺莎之辱”,折射欧洲中世纪王权与教权的相爱相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