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游回忆:行色匆匆看欧洲之五 感受上帝之光|老小孩讲述

                                                                       (此图片来自网络)

那里,是我欧洲之旅的行程中感觉份量最重的地方,是我从小就一直想去亲眼目睹的宗教圣堂。 

它是天主教徒的精神圣地,又被誉为艺术宝库、大师殿堂;它是历史的风向标,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两千年来人类社会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与它有关。与此同时,它又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蕴藏着无数的谜团….   

它没有田野,没有农业、没有工业、没有矿产资源,它的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和我们的天安门广场一样大,它的居民只有800多人,可是它却是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天主教罗马教廷所在,它那无穷的感召力赢得了千千万万天主教徒的心,让占世界6%的人不离不弃的追随它,是他们的信仰之城、神圣之都和心灵归宿。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每一天都有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到这里展开自己的朝圣之旅,轻轻的叩开那神秘而古老的大门。

     

 

就在那个天气晴朗的中午,我来到了天主教的王国梵蒂冈。 跨过两排廊柱,我就从俗世罗马进入了这个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投入到圣彼得广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怀抱。       

气势恢宏,高贵圣洁,摄人魂魄的圣彼得广场呈椭圆形,长340米,宽240 米,能够容纳30万人,两侧由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仿佛是上帝用他那坚实的双臂拥抱着所有来到这里的子民。

 

 

主持设计和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他赋予了柱廊里的284根托斯卡纳式立柱永恒的生命,让人们感受到其传递的博大的爱意,柱子上方的140尊圣者雕像,四百年来一直诉说着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之名: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

     

 

圣彼得广场的地面由大约10厘米的深灰色齿形石块铺成,所有的直线在广场的正中央会齐,像众星捧月一样托出一个高耸的建筑体,它就是著名的梵蒂冈方尖碑。 碑尖直指苍天,也许是要把耶稣的福音传遍天下吧!

仰望着这块经历过法老王朝、罗马帝国和教廷神权,沐浴四千年腥风血雨、沧海桑田的石头,我在想啊,如果它能够开口说话,它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穿越东西走向的广场,梯形前庭的尽头就是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圣彼得大教堂了。  教堂的平顶上正中间站立着耶稣的雕像,两边是他的12个门徒的雕像一字排开。廊檐下设有前庭入口和窗户,中心窗是凉台式,在当选日、圣诞节或复活节时,教皇会在此露面,向人们发表祝词。

                     

 

教堂门前南侧雕塑是圣彼得,彼得是耶稣的12个门徒中的第一个,你看,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右手握着两把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

                       

 

教堂门前的北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那是耶稣的另一得意门徒保罗,手持宝剑。耶稣在世时,他总是与彼得一起跟随耶稣的左右。     

大殿的下方有5扇门,分别称为“神门,死门,善门,圣门,灾门”,这些让人生畏的名字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千百年来却无人知晓。我仅仅知道,圣门平常是关闭的,1/4个世纪才开启一次,每隔25年的圣诞之夜圣门将被打开,由教皇率领教众步入圣堂,据说可以洗脱过失,迎来好运。上一次圣门的开启,是在2000年呢。

     

 

圣彼得大教堂的宏伟与庄严、神秘与艺术、华丽与雍容果然名不虚传,在踏入圣彼得大教堂的那一霎那,我就立刻被眼前庄严的“圣光”所震慑住了,在圣光的感召之下,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吸引我向前走去。 

       

 

 

 

教堂顶部和四壁雕饰着众多《圣经》题材的壁画人物形象,琳琅满目,色彩富丽,高贵典雅,烘托出一种无比神圣庄严的宗教和艺术氛围。这种极尽渲染、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强烈的色彩变幻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确实具有一种震摄人心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根本不容我思索,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射到了心灵深处,迅速笼罩了我的灵魂。在这里,也许每个人都只能忘记自己,驯服地遵从宗教精神的引领,仰望天堂,向上帝匍匐、膜拜。

         

 

 

我仰头旋转,那象征着宇宙苍穹的大穹顶让人目眩却舍不得游离。大穹顶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的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设计,四周布满五颜六色的玻璃窗和镶嵌画,阳光从这里挥洒下来,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光明之路,世俗与神圣仿佛都被罩在这个巨形屋穹之下,肃静中似乎能够听到上帝的呼唤。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罗丹、康丁斯基、达利、蒙克……这一个个平时只能仰视的名字忽然成了眼前真实的存在,我忽然想起了罗丹说的,艺术是心灵深入大自然,发现它蕴含灵性而感到的欢悦。 

               

 

 

 

倘徉在这座艺术圣殿中,每走一步都会有所发现,都会发现自己正面对着一幅心仪已久的艺术品,当你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却发现下一件作品更加精彩与珍贵。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诉说着历史的光辉,美轮美奂的造型散发着时代的印记。古典的复兴,思维的开化,创造的鼎盛,无疑让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回到那个辉煌的年代,与大师的精神同在,与不朽的创作共鸣。

     

 

你看,他手中的书上写着:“为了上帝的无上荣光”,这大概就是曾经引起宗教界轰动的《达芬奇的密码》中提到的圣殿骑士团的座右铭吧。

     

 

我很喜欢这两个小天使捧圣水钵的雕塑,别看那小天使只有一岁的样子,可是雕像的实际 高度有2.5米呢。看到大殿里众多的教皇、勇士、殉难者的雕像给人留下了太多的威严、冷峻和痛苦的记忆后,再看到这天真可爱的小天使时,一种安慰、一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 艺术家把小天使和圣水放在一起,是因为水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圣洁之物,水是生命之源啊!

         

 

 

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和圣彼得青铜宝座、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圣殇》都是精美绝伦、震撼心灵的艺术颠峰之作,是绝对不可以不看的:   

那青铜华盖气势雄浑,色彩深沉凝重,有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韵味。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   

青铜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一起托着一顶教皇的帽子,每人手持一把钥匙,这两把钥匙是基督赐予圣彼得的天国大门的钥匙。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据说抚摸圣彼得的右脚能带来好运,所以他的右脚已被朝圣者亲吻得很光滑。   

主祭坛正上方的穹顶下沿写着一圈引自《马太福音》中的拉丁文:“你是彼得……我将在这块岩石上建造我的教堂……我将赐予你……天国的钥匙……”。   哦,悠悠岁月,一代代教皇在这里安息,伴随着人类的灿烂文明和顶礼膜拜,我不由自主的放轻脚步,生怕惊醒了圣者的安宁。

    

 

这就是我倾慕已久的艺术天才大师米开朗基罗25岁时完成的旷世杰作《圣殇》,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酥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 

看啊,那死去的耶稣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横躺在圣母玛丽亚的两膝之间,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身体细长,腰部弯曲,表现出死亡的虚弱和无力; 年轻而秀丽的圣母,温文尔雅,身着宽大的斗篷和长袍,那细密的衣褶遮住了她的双肩,衬托出她姣美的面容; 她右手托住基督的身体,左手略向后伸开,表示出无奈的痛苦;她的头向下俯视着心爱的儿子,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 圣母的表情是静默而复杂的,不仅倾泻了无声的哀痛,也不只是充满哀思的祈祷,它已经大大超出了基督教信仰所饱含的内容,这是一种洋溢着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母爱的感情。 

圣母胸前的飘带上用拉丁文大写字母刻着:“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布沃纳罗蒂作”,据说是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创作出的无数件艺术珍品中唯一签名的作品。米开朗基罗6岁丧母,母亲年轻的容颜一直深深印刻在他的心里,所以他这件作品的圣母面容也十分年轻,是以自己的母亲为原本的。

大理石在米开朗琪罗榔头和凿子下十分柔顺,完美的雕刻技巧已完全融化在艺术形象之中,雕刻家赋予大理石以鲜活的生命。 站在这样一件伟大精致的艺术品面前,她所带给我的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是无法言喻的! 

       

 

 

 

行走在教堂如同行走在一条艺术长廊,我眼前掠过一件件艺术瑰宝,我心中发出一声声惊叹:艺术在这里延续,生命在这里延续,信念在这里延续…. 

   

 

这座雕塑彷佛在说:“come on come on ,一起去天堂吧”!

         

 

教堂地面上的大理石花饰。

         

 

这就是忏悔木屋 。呵呵,只要是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圣人也不例外哦!

         

 

虔诚的天主教徒准备去做弥撒 。

     

 

我在这里沐浴圣光。

     

 

大教堂出口的地上镶嵌着开启天国门的钥匙。

     

 

左边的大门是出口,有皇家卫队守卫,卫士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手握长戟,威风凛凛。据说他们别致的制服还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呢。

   

走出那座神圣的殿堂,我陷入了沉思: 其实,我们可以把梵蒂冈当成一本超越政治、利益、金钱的人类文明艺术史的教科书来读,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洗去了几百年人世浮沉的伤痕,洗去了俗世荣辱的尘嚣,在这里走上一遭宛如经历了一次纯美的朝圣之旅。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一个个强大的国家消失了,一个个曾干出过惊天事业的伟人逝去了,只有梵蒂冈巍然屹立并一直产生着持久的影响力,这种深远的影响力穿透着历史的尘埃,穿透着人类的灵魂,具有强大的魔力。 

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人来到这里,抚摸那古老而圣洁的石柱,仰望那刺破青天的方尖碑,行走干净的广场石板路和教堂的长廊上感受神圣的宗教文化,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澄澈而通透,让精神明亮而干净,让灵魂变得高尚而善良。这就是宗教的力量、精神信仰的力量啊! 尽管在黑暗的中世纪,宗教曾经使欧洲人民在愚昧中饱受苦难,但宗教给人的信念却使人类向善的本性得以引导,从而使世界充满悲悯与关怀,使人性充满善意与同情,也使世界充满和平与友爱。 

梵蒂冈,一座宗教圣城,一座精神家园,一座艺术殿堂!离开梵蒂冈,那股留在我心中的神圣气息却再也挥之不去。

 

                                                                                   

谢谢晓风残月老师的信纸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教堂,走近上帝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欧洲行十五)
梵蒂冈:世界上女人最少信徒最多的国家_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的人物雕像
为了雕刻好男性躯体,米开朗基罗竟然开始学习解剖……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二) 环球之旅(2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