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摇铃尊的前世今生

摇铃尊是康熙朝经典名瓷珍品之一,以青花、釉里红、单色釉为常见。其主要特征为小口,细长颈,圆肩敛腹,浅圈足。因形似藏传佛教长柄摇铃而得名(约定俗成的说法)。说起摇铃,其实康熙朝另一种名瓷外形更接近摇铃,那就是双陆尊。不知清宫瓷器档案上这两种不同瓷器的名称是否有分别?

双陆尊 图片来自网络
双陆尊 图片来自网络
摇铃

摇铃尊是康熙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新器型。康熙十九年后,由督陶官监制的御窑场采用宫廷画家设计的瓷器画样和前朝实物样进行烧造,各种创新产品和精品瓷纷呈迭出。瓷器创新画样多为刘源手创设计。《清史稿》卷五百五(列传二百九十二)载:“时江西景德镇开御窑,源呈磁样数百种,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务储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及成,其精美过于明代诸窑。”康熙朝名品柳叶瓶、莱菔尊、棒槌瓶、摇铃尊等款式极有可能是刘源设计的。刘源,字伴阮,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徙辽阳,隶汉军旗籍。清康熙初年,官刑部主事,供奉内廷,监督芜湖、九江两关,技巧绝伦。刘源手艺奇巧,而以制墨为第一。........《清史稿》甚至将刘源和唐英并列,为其立传。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摇铃尊有可能是刘源“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的产品。单色釉摇铃尊以造型典雅挺拔、线条优美、釉色瑰丽取胜。青花和釉里红摇铃尊则以清丽、雅致为美,器身大部分留白,仅在腹部和胫部饰以少量纹饰。腹部饰涡状团花纹,胫部饰锯齿状和三角折线纹、夔龙纹等。摇铃尊的前生应该是春秋战汉的青铜錞于。它的造型下半部分脱胎于錞于(上面加了一把长柄),而且纹饰也来自于此。锯齿状纹其实就是錞于上的山纹,三角折线纹是錞于上的绳纹。从《宣和博古图》的周山纹錞和周圜花錞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康熙青花和釉里红锯齿团花纹摇铃尊与錞于上的纹饰如出一辙。各地出土的春秋战汉青铜錞于,虽年代久远,土沁、铜锈斑斑驳驳,纹饰有点模糊不清,但仍依稀可辨。从春秋至清,历经两千年的岁月,这些纹饰的细节和名称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讹误或更换,在所难免。

《宣和博古图》
《宣和博古图》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战国虎钮錞于(图片来自网络)
圜首无盘式錞于(图片来自网络)

錞于,是春秋战国的一种军乐器,与鼓相和。后也用于祭祀和宴乐。錞于多上大下小,中空,顶置承盘,附各种动物钮,以虎钮居多。另外一种是形如碓头的圜首无盘式,较少见。錞于作为乐器的用途,下面几幅图中有清晰的展示。

云南晋宁西汉贮贝器盖子上的雕塑(图片来自网络)
云南晋宁西汉贮贝器盖子上的雕塑(线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但康熙摇铃尊的用途与錞于显然不一样。当时烧造各种单色釉摇铃尊,有豇豆红、祭红、祭蓝、黄釉等,用于祭祀天地日月?(找不到文献支撑)。摇铃尊属于陈设瓷,则是毫无疑问的。把它安置在精舍雅室的案桌上,亭亭玉立的身姿,简洁大气的气质,璀璨的釉色,足以蓬荜生辉。美好的事物总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康熙以后的各朝也沿袭旧样烧造摇铃尊,但在线条、釉色等各方面皆不能与康熙朝的媲美了。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苹果尊、柳叶瓶、日月罐背后的男人,其实是他
清康熙瓷纹饰特征
大清康熙年制釉里红摇铃尊
古瓷尊欣赏——摇铃尊
康熙釉里红摇铃尊
清康熙祭红釉摇铃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