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元青花瓷器“铁斑”的附釉

【馆藏品】

通过观察'馆藏品’的元青花瓷器可以看到,元代青花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生成的“铁斑”有一部分比釉层表面低,向釉表下陷,称为“吃胎”现象。

还有相当多的器物“铁斑”既有下沉的,也有不下沉的,并非所有的“铁斑”都下沉,而是相当一部分都浮在表面。

【馆藏品】

例如'包头’和'上海’等地馆藏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出土元青花瓷片都是这种情况。

建议有'兴趣者’可前往参观细察,即知如此;目前,包括一些理论家,拍卖行在介绍时往往只强调第一种下沉,而忽略第二种浮在表面情况,显然不够全面。

【馆藏品】

有一部分元青花瓷器的“铁斑”类似火山口形状,其顶部冒出釉表形成一个凹陷圆圈,而底部抓住釉下胎体,即有“根”。

这是烧制时火候'控制不均’等、特殊状况所造成,同'现代仿品’火候控制极均匀状况不同。

【元青花上类似'火山口’的铁斑现象】

故不宜以'斑’吃不吃胎、下不下沉做为评判标准,否则会造成误导,这是需反复强调让大家知道的,'仿品中’反而不少器物的“铁斑”都能做到下沉。

仿品的“斑”,主要是颜色不像,都做得较大而夸张,类似'铁皮烟筒’烧出的渣皮色,不黑也不褐,显生和新鲜。

【馆藏品】

【通过上面论述应掌握以下几条要点】:

1、元青花瓷的积青处可产生“铁斑”,但不是积青处都有“铁斑”。

2、纯进口苏勃尼青钴料和混合钴料“铁斑”颜色是有区别的。

【馆藏品】

越纯的苏勃尼青钴料其“铁斑”色越趋暗,并且斑趋少趋小,越不易发现;而加入国产料越多,斑越趋褐趋多趋大。

由此我们可知,凡“铁斑”趋褐趋多趋大明显的器物,其实已经混入其它钴料特别是国产钴料了,只不过是以哪种钴料为主或比例大小的问题。

【馆藏品】

包括被我们所知道所认同的'伊朗、伊拉克’保存的那些元青花瓷精品,当时也都是在国内加工,其用料也各不相同。

有的相当纯,但有的'发色’却一般(这是最近朋友们专门考察回来后得出的结论)。

【馆藏品】

3、“铁斑”有的吃胎,有的仍然浮于釉表,并非所有“铁斑”都下沉。

希望有'方便者’专门去看看能看见的诸如'包头元青花瓷大罐’等馆藏器物,以解释疑。

【馆藏品】

4、“铁斑”越少越小的器物,越是工艺精良之器,同时也存在无“铁斑”器物。

5、“铁斑”现象只宜做参考,并非决定元青花瓷属性的关键。

【图例如下】:

'苏勃尼青’钴料积青处、发暗的条形黑“铁斑”有极轻微的褐,仔细观察可看清,苏料中的“铁斑”整体情况较少【上图】

'苏料’混入'石子青国产料’后积青处出现的褐色“铁斑”沉于青花下产生的聚集【上图】

'苏料’混入'石子青国产料’后积青处出现的褐色“铁斑”于釉表表现情况【上图】

'苏料’混入'石子青国产料’后积青处出现的灰褐色“铁斑”,数量趋多【上图】

进口'苏勃尼青’钴料产生的“铁斑”及晕散【上图】

'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产生的晕散效果【上图】

'苏料’混入'石子青国产料’后的钴料积青处中部出现的黑褐色“铁斑”,需仔细方能看清【上图】

'苏料’中混入一定比例其它料(非石子青料)积青处出现的“锡光斑”【上图】

'苏料’中混入一定比例其它料(非石子青料)时积青处出现的“锡光斑”【上图】

国产料(石子青为主)积青处出现的有根的“火山斑”及普通褐色“铁斑”【上图】

苏料中混入一定比例其它料(非石子青料)出现的聚集状“火山斑”和普通“锡光斑”【上图】

'回青料’的特点是发散,不太凝聚,故其“铁斑”随意出现在发深的部位,'回青料’在元代时为西域外来料,蓝中发紫,颗粒比苏料稍细,但比'石子青’和后来的'浙料’都显粗【上图】

'回青料’中的黑灰状“铁斑”【上图】

明代'永乐时期’的国产料(石子青为主)积青处的褐色“铁斑”【上图】

'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

【馆藏品】

'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

“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馆藏品】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制作精美,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

【馆藏品】

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瓷石构成’:宋末元初起,发明了瓷石掺合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岭土达20%。

'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铝(AL2O3)的含量得以提高,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

【馆藏品】

同时提高了烧制温度,使'瓷化’程度增加,在此基础上,景德镇烧出了体型巨大的青花器,有直径近60厘米的大盘和高达70厘米的大瓶。

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馆藏品】

【其胎料主要有两类】:一类用'进口青花瓷’,胎骨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致密坚硬;

另一类用'国产土青料’,胎骨灰白,胎体手感轻,元末有些青花小器胎色土黄,较粗松,用国产青料。

【馆藏品】

从'元代’大件器物底部或残器断面,可观察到其胎色不够洁白,胎质较粗并有细小的气孔(或称砂眼)。

元青花瓷器虽然胎内增加了'氧化铝’的成分,提高了烧成温度,但是瓷化程度还是不如清代瓷器胎体细腻。

【馆藏品】

'元代瓷器’制作时胎泥淘炼不够精细,多数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采用垫砂支烧方法,烧成后即形成所谓的砂底。

'砂底’的边缘常出现粘砂或铁质斑点,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俗称“火石红”。

【馆藏品】

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则大多不见窑红,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盖里面虽露胎,但大多不见窑红(个别有窑红)。

也有些盘底上留有'工匠’有意涂刷的较浅淡的铁红色砂底,并带有轮旋的旋纹痕迹。

'元代’景德镇瓶、罐之类器型,采用分段制胎,然后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处器表往往突起,给人以不平之感。

【馆藏品】

外壁'接痕’经打磨,但内壁接痕仍清晰可见,器物颈部内侧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处胎体接痕表现明显。

一般器物的'足边’不规整,有弯曲现象,说明元代制胎时不讲究修坯,因此显得成型工艺较粗糙,但小型器物也有精致者,胎质显得洁白细腻。

【馆藏品】

'削足’处理方法常见底足足端外墙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宽厚多为挖足,挖足有深有浅,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齐,呈弯曲状。

'器底’可见螺旋状的切削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纹较粗、较疏,盘和碗的切削痕较细、较密,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

【馆藏品】

'高足杯’的高足与杯身以泥浆拼接,交接处可以看见黄色或浆色挤压泥浆,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

'子扣套合’结构的盖,采用子扣与器盖先成型后粘接工艺,盖上能清晰地看见接痕,碗的底部胎体较厚重,足内露胎,中心微微突起,俗称“脐”状,实为拉坯痕迹。

【馆藏品】

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处’常见一内凹的圆点,在烧制大器时,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处放一个用耐火土做成的圆饼或圆圈作支点,圆点就是由此形成的。

'大罐’底部多为宽圈足,不规整,有的底中心有较浅的螺纹痕迹,一般大件器物胎体厚重,但重量适中,如超重或超薄都值得考虑。

【馆藏品】

'唐宋’时景德镇瓷器采用'釉果’掺入'釉灰’配制,'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元代时增加了'釉果成分’而减少了'釉灰成分’,这样,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改变了釉面状态,使釉层厚度可以增加,釉表光泽柔和。

【馆藏品】

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无中等气泡过渡,同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并无这种情况。

'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见气泡,但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和元青花只见大、小两类气泡的分布不同,有些器物釉表面有橘皮纹或棕眼。

【馆藏品】

对景德镇'宋元湖田窑’标本测试发现,元代釉中氧化钙的含量从宋代的15%左右减少到8%~9%,而钾、钠等含量从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

'成分’的变化使釉的烧成温度提高,也使釉的浓度增高,因为烧制的温度不同,釉面的显色也相应地改变了而变的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元青花的简单鉴别方法
元青花瓷细辨要点体会
元青花应该如何鉴定断代
元青花瓷器的特征和辨伪(实战篇)
荐馆丨国内馆藏元青花最多的博物馆
永宣不分家,那些馆藏的永宣青花如何断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