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老”哥瓷鉴定的方法

收藏家都有一个梦,在梦中与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相遇,相知,相守。作为瓷器收藏家而言,宋瓷就好像喜马拉雅,而五大名窑则好似珠穆朗玛。特别是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哥窑,更是难得一见。相比而言,均窑定窑则存世数量多了不知多少倍。

宋瓷,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成了名贵收藏品。官哥窑瓷器鉴定如何进行,明代的人留下来不少关于宋瓷的记录,最有名的莫过于《格古要论》,这本明初洪武时期曹昭所著的文物鉴赏书籍,又来又被新增,成了《新增格古要论》,影响深远。

对于五大名窑的收藏和研究,目前汝窑,官窑中的南宋官窑,定窑,钧窑均已发现窑址,所以研究比较充分,揭示了五代到宋代甚至更晚时期四大名窑的真实面目。但哥窑,却成了一个谜。在龙泉黑胎青瓷窑址和杭州老虎洞元代仿南宋官窑遗址都被发现的今天,完全符合故宫传世品哥窑瓷器特征的宋元时期窑址依然没有找到,哥窑瓷器鉴定,成了哥德巴赫猜想!大家都想搞清楚哥窑瓷器鉴定的真实面目,无奈水深功浅,难以达成。

说到宋代的名瓷,明代另一本古籍《遵生八笺》这么说到:“官窑品格,大率与官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月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者也;纹取冰裂,鳝血纹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者也”。其实官哥二窑瓷器鉴定的密码,高濂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可惜后世学者没有加以重视,所以官哥不分,其实还是对官哥二窑瓷器鉴定研究不够充分的缘故。

哥窑之谜,在于名词众多。传世哥窑,龙泉哥窑,哥窑,到底哪里才是哥窑真正的产地?北宋说,南宋说,元代说,到底何时才是哥窑的出生时间?官窑,民窑,到底哪一种才是哥窑的真实身份?不是专业研究人员,对于这些问题,估计都是一头雾水,干脆只关心哥窑的真伪就好,让那些文博界的专家学者们去钻牛角尖吧。

笔者不钻牛角尖。从开始收藏瓷器起,三十多年过去了,哥窑瓷器如何鉴定之谜就像一个最爱的姑娘,就算无法一亲芳泽,却仍然魂牵梦系,朝思暮想。

哥窑到底是什么?它和官窑是什么渊源呢?抑或根本就不是宋朝的?经过多少年的苦心专研,好像不是越来越清楚,反而越来越迷惑。宋瓷收藏研究大家,英国的大维德爵士,最后放弃了对哥窑瓷器鉴定的分别和研究,得出结论,哥窑瓷器是北宋到元代以来一类开有纹片的裂纹瓷的总称。

这个结论对吗?没有错,但是也没有对。讲了半天等于没有讲。确实,哥窑瓷器就是这种裂纹瓷,年代或许从北宋就有,元代还在继续烧制,谈不上元仿宋,或者元发明。不过,按照大维德爵士这种说法,一切就又回到原地,我们开始了绕圈圈。

科学发达,网络昌明。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哥窑瓷器鉴定的研究,没有任何专家学者有机会集中全世界博物馆的哥窑瓷器藏品,手把手的上手看,更遑论显微镜和科学检测,所以,只有各大博物馆自行拍摄的细节大图,才是所有哥窑官窑研究者的利器。也正由于有了这些利器,所以笔者才能对官哥二窑瓷器鉴定进行深度对比研究。

请看这件大英博物馆馆藏的瓷器,馆方定为宋元官窑渣斗式尊。类似的这种渣斗式尊,国内博物馆没有收藏,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两件,同时附图于下。

其实这件文物的研究价值极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揭露了哥窑瓷器鉴定如何从官窑演变成哥窑的历史过程!

回到典籍,明人对于官哥二窑不分是早有定论的。官窑和哥窑极其相似,纹取冰裂,鳝血纹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者也。也就是说,官哥二窑的纹片分为:冰裂纹,鳝血纹,梅花片纹,墨纹,细碎纹这几种。冰裂纹是我们熟悉的南宋官窑的特征,梅花片纹则是我们熟悉的哥窑瓷器特征。细碎纹则官哥都有,表现形式不一样。

值得探讨的是鳝血纹和墨纹。鳝血纹,顾名思义,就是红褐色类似于鳝鱼血的纹路,这件大英藏品就是典型的鳝血纹。鳝血纹瓷器在官哥窑器中,目前存世极为少见,所以就算出现在市场上,几乎都被认为是赝品。笔者就藏有鳝血纹官窑瓷器,可惜无人能识。

墨纹,则属于第一次提出了,这是笔者独家研究成果,请勿剽窃和抄袭。古籍里的“梅花片墨纹”,一直都被断为“梅花,片墨纹”。梅花和梅花片好说,都是一样的开有五瓣的片纹,这在哥窑瓷器鉴定中属于常见,但“片墨纹”和“墨纹”就差距大了。由于片墨纹到底是什么样的,无人能说清,所以,公开的知识变成了隐藏的秘密。

所谓墨纹,顾名思义就是黑色如同墨水的颜色,这和鳝血纹的命名规则一样,冰裂纹和梅花片纹都是以纹片形状命名的,那么鳝血纹和墨纹则是以瓷器开片的颜色命名,这样解释,谜底就昭然若揭了。

所谓墨纹,就是我们常见的哥窑瓷器中的铁线纹。哥窑瓷器有两种被公认,一种的纯铁线纹哥窑瓷器,一种是金丝铁线纹哥窑瓷器。墨纹其实就是最早对于铁线纹哥窑瓷器的称谓,而金丝铁线则是墨纹鳝血纹的组合体。(此论为瓷器鉴定真知堂独家研究成果,请勿剽窃,转载欢迎,去掉原作者的名姓则是彻头彻尾的盗文行为,为人不齿)

所以,我们从这件大英收藏的瓷器上,得到的结论是:哥窑是南宋修内司官窑在月白米黄釉鳝血纹官窑器基础上,加以染色形成黑色墨纹,(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铁线纹)后产生的新品种,其烧制年代应该为南宋晚期宋理宗时期,存在时间应该为金国灭亡前后的1234年到南宋灭亡前杭州城破的1276年间。

至于另外一种金丝铁线纹哥窑,则是在铁线纹哥窑基础上再深度创造,使出窑一次开片瓷器变成出窑开片一次,后续继续开片的技术难度非常小,第一次开片形成了鳝血纹后出窑马上染色,则成为铁线哥窑,后续第二次开片不再染色,则形成铁线包含金丝的瓷器,第二次开片露出的是胎体被氧化后形成的赤铁矿晶体本色,再加上传世的熟红,金丝铁线这种哥窑独特特征就形成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件英国馆藏的宋元官窑渣斗尊,其实是哥窑之祖!瓷器鉴定真知堂
宋代五大名窑之北宋官窑鉴赏,官窑瓷器鉴定与鉴赏
宋五大名窑汝官钧哥定,官窑为何以紫口铁足典型特色传世闻名?
重识五大名窑的价值(组图)
国博-宋瓷 II
宋瓷 | 待我家财万贯时(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