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了!重庆,一座正在消失的城......


随后

“王府井”重庆店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

发出通知,证实了其真实性



看到这个消息时,玩乐酱有点惆怅

王府井作为解放碑商圈的一大地标性商场

是一代重庆人的购物天堂

这个充满回忆的商场如今即将停业。

自此,“王府井”将成为历史

从解放碑商圈里消失!



十八梯拆迁了,下浩里消失了

摩天轮停运了,洋人街再见了

......

关于那些正在消失

或者已经消失的东西
有你珍藏的记忆么?


消失的地标


 十八梯 


梯坎是重庆特有的风景,十八梯是最具巴渝特色的城市符号!吃着地道的重庆小面,和熟悉的街坊打着招呼……



十八梯的老街,不仅连接着山顶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也连接着无数老重庆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群林市场 


1996年2月5日的晚上,群林商场烈焰冲天,高高的圆形拱门火光映照,像刚出窑的砖架通体透红,偌大的建筑物正被火魔无情吞噬着……



这是建国以来,重庆发生在主城区最大的火灾,曾被消防系统列为1996年全国十大火灾案例之一。对于许多重庆人来说,群林那场大火至今令人难忘和心痛。



 南坪二小区 




二小区曾经是由国家投资改造的最大一片居住小区之一,2007年拆除了,变成了如今的万达广场,但它的老样子,已经植根于老居民的心中了。


 山城电影院 


在那个年代,全国可以与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相比的类似建筑,可能只有北京展览馆剧场,其建筑结构在全国也是典范之作。




许多生于五、六十年代的重庆人,当幸福地回忆起和伴侣的第一次约会时,很可能会想起山城电影院高大的花岗石柱廊和霓虹灯下婆娑的人影。



 临江门老街区 


临江门是重庆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老街区,房屋随坡就势、错落有致、因地制宜;弯曲转折的石梯从嘉陵江河边延伸到繁华的解放碑;川流不息的人流和石梯两旁的小店铺,透露着浓郁的市井气息……



很遗憾,上世纪90年代初,临江门老街区被拆掉。



消失的交通


 朝天门缆车 


朝天门缆车是20年代初,重庆人用来方便上坡的交通工具,记得很小的时候去坐船,就会先坐缆车,这座缆车一度成为山城的标志性交通工具之一。



停工10年后,朝天门缆车原址复建,大家一定要去找回儿时的记忆。



 朝天门轮渡 


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轮渡成为了人们过江、远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在朝天门江边每到晚上6点一刻,随着一声汽笛声响起,一艘船体斑驳的轮渡离开朝天门码头,挥洒无数离别的悲伤!



 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大概就是大多数人对于远行的最初记忆,在那个买票上车全靠挤,嘈杂叫卖不绝于耳的年代,几公里的铁路就像心脏脉络,联络着人心。



现在重庆的绿皮火车也大量地被淘汰,目前仅剩下重庆到内江和重庆到秀山的列车能重回这种慢时光。



消失的味道


 麻糖 


“铛!铛!铛!......”小时候每当听见有节奏的锤子和铁片发出的声音,就知道是卖麻糖的来了,嘿高兴的找父母要钱去买,买一块半天都舍不得吃完。



现在基本也只能在磁器口看到卖龙须糖的了。城市发展后也几乎听不到敲麻糖的声音了。



 米泡儿 


“打米泡儿了,又脆又香~~”小时候一听到这个声音,院子的小孩子就会端着装了两把米的脸盆冲过去排队。




黑色葫芦状的“炮筒”炉子在柴火上转,准备出锅的时候,一定要捂住耳朵,白花花的米泡儿就哗啦啦出来了,香惨了!



 白冰糕 


小时候冰箱没有普及,一背着背篼,里面放着泡沫盒子,裹着铺盖,或者是装在自行车后面的小小箱子里。



”冰糕~白冰糕~,一角钱一支“到夏天傍晚,就会听到楼下有人卖冰糕,然后小孩儿一人买一只,高兴的散去!


图片摄自郑少朴


 棉花糖 


曾经路边的棉花糖,在小孩子看来就如同魔术一般。一根签子转啊转的,甜甜的,像白云一样!现在也看到有卖的,各种各样的形状、颜色,只是再也没有童年的感觉!




 糖人儿 


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路边总有卖糖人的,形状还比较单一,没有现在这么多样式,那时候只觉得好神奇,就算没钱买,也要看上好久!



 发糕 


小时候,发糕比起早餐其实更像小朋友的零食,一个个白色的发糕,一口一个,香甜中淡淡的酒香,有的上面还点缀着葡萄干,那就一定要把葡萄干留在最后吃掉了~




 橘子汽水 


最爱几毛钱一瓶的橘子汁儿,喝完以后瓶子还要还给小卖部。



 冰袋 


一毛钱一袋儿的冰袋儿,一时间风靡了整个夏天。人手一袋儿,小编一天能吸好几袋,那酸爽的滋味,你还记得吗?



 健力宝 


逢年过节,能猛喝几瓶健力宝,都可以让我们高兴很久。那时候过节送这个很时兴。



消失的生活


 吊扇 


以前家里在客厅都会装一扇大吊扇,呼呼生风,特别凉快。现在夏天乘凉都用空调或者小风扇了,吊扇很少见。



 录音机、磁带 


那时候,有钱了喜欢音乐,就买个卡带机听歌,买一盒盒磁带,现在家里还留着几盒。



 痱子粉 


洗完澡擦干水,擦上一层薄薄的爽身粉,免得长痱子,小时候妈妈都给孩子用这个,现在很少用了吧。



 竹床 


没有空调的夏天,老重庆都喜欢地上洒上凉水,摆上竹床,就能凉快的度一晚。



消失的行当


 剃头匠 


曾经的剃头匠,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不一会儿就能让你面目一新。



 弹棉花 


弹棉花着实存在于不少人的回忆中。以前的被子都是根据自己要求让棉花匠按重量定制的。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磨刀匠 


“磨剪~~刀,菜刀~~~~'以前人刀钝了都是等磨刀的来,磨完又亮又快,又是一把锋利的新刀!




 修鞋匠、伞匠 


能修套鞋、修跑鞋,给皮鞋钉个鞋掌啥的,还兼修雨伞。如今可能只有老里巷还有。



 修表匠 


修钟表的人心要很细,有耐心,记忆理他们总是拿着放大镜、镊子,对着每一只钟表仔细的检修,仿佛时间都凝固在那一刻了!现在大家都有手机了,戴表的也越来越少了!




 棒棒 


重庆因为地形的原因,棒棒曾经是个很吃香的行业,每当要搬东西,喊一声“棒棒”,马上就有人来了!如今重庆发展越来越快,棒棒已经逐渐老龄化,甚至慢慢消失了!




消失的叫卖声


 擦皮鞋 


当年重庆崽儿都会模仿的“擦皮孩(鞋)啊~”的叫卖声,小时候总觉得擦皮鞋的箱子很神奇,小小的箱子装好多工具,不一会儿皮鞋变得干净亮堂了!



 收废品 


“收废报纸壳~旧冰箱电视洗衣机热水器拿来卖~”小时候听到这个大家就会把平时存的瓶瓶罐罐、废报纸壳拿去卖,有的是拉着板车,有的是扁担加上几个尼龙口袋和几根绳子,总是装的很满,我一直担心掉下来!



 豆腐脑、酸辣粉、凉粉 


“豆腐脑~~凉面~~酸辣粉~~”小贩挑着担子卖,一边担子里放豆腐脑用过装着,上面放块板子放着各种调料,另一边是凉面和酸辣粉,用盆子装着,中间用板子隔开,小时候能吃到这些,高兴得飞起来!




 炒米—糖—开水 




80年代,小贩边走边扯着喉咙喊:“炒米--糖--开水--盐茶--鸡蛋”,有需要的人就会出声,就算只有一家子买,边上也会有许多人围观,这也算重庆最有名的叫卖声了,如今早已消失在时光里!


 写在后面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这些都只能成为历史和记忆!


时代飞速发展,更新交替,诸如此类的变化,还有很多,例如洋人街、杨家坪地下商场等等。


“重庆每天不一样”,城市在日渐“消失”的同时,不可否认,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但回忆终归是美好的,如果可以,请珍惜这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重庆,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过山车 | 储奇门至今叫“大庆路码头”
朝天门缆车开始铺轨 预计与来福士同日投用
【每天老照片】-1万-2895-百年重庆老照片,每张都珍贵 44
高清:重庆爆破拆除朝天门地标建筑全程
重庆朝天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