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悯农二首》之绝唱和悯农诗人李绅的人生蜕变

相传,有一年夏天,唐代诗人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僚,又算朋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几日,以尽地主之谊。

这天,李绅和李逢吉一同登上城东观稼台。两人登高望远、极目远眺,心潮起伏。李绅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炽热毒辣的阳光下辛苦劳作,心生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诗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诗兴未减,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此诗内容厚重,而又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故而在民间、庙堂上广泛传播,妇孺皆知;李绅以此诗而成名,被誉为“悯农诗人”。

那么,李绅是怎么赢得这一称号的呢?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悯农诗人悯农否?

1. 一腔悲悯话农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似火烧,在这样的天气里,鱼儿不敢露出水面,鸟儿不敢飞出树林,狗儿找个阴凉地不停的伸舌喘个不休,连老水牛都钻进了水塘中躲避着似火的骄阳。

但是看那田野之中,炙热的阳光直直打在农人们那裸露的皮肤上,且看那滚烫的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不间断地往下掉,他们的衣服早已湿透,甚至结了一层厚厚的盐霜;暑气腾腾,不断从那灼热的土地上往人身上扑,带来一阵又一阵的热浪……

在这样的天气里,谁人不想“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谁人不想“六月清凉绿树荫,竹床高卧涤烦襟”,谁人不想“万松深处坐,六月午时凉”……但是,那一个个在田间劳作的人,却在挥汗如雨,努力耕作,“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为的就是一年的好收成,为的就是让家人吃饱饭。

所以啊,那些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美味佳肴的人,还请不要轻易地浪费了粮食,因为那一粒米、一碗蔬,都是农人们用辛苦的劳作和流不尽的汗水换来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林庚在《唐诗综论》中有这么一段论述: “诗中通过一粒种子的具体成长,算了一笔劳动剥削的细帐,提出了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并且分析了这饥饿不是由于天灾早涝及其它当时人力还不能控制的自然条件所造成的,而正是由于无情的剥削带来了恶果,这就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尖锐指责,把农夫全年的生活,从耕种,到收成,到被剥削,描写得如此深刻,然而这么复杂的内容,却只用了短短的二十个字,这又是多么惊人的宏观概括”。

诚然,农民在春天播下种子,经过酷暑的劳作,到秋天收获很多粮食。那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为什么呢?因为农民的粮食都被统治者给剥削走了,辛苦劳作一年的农民们却食不果腹,饥肠辘辘,甚至活活饿死。

诗人李绅,六岁丧父,由寡母艰难养育,一餐一饮,都倍加节俭;九岁丧母;十五六岁以后去惠山佛寺寄宿读书,虽然这样可以获得免费的食宿,但是条件依然很是艰苦。再加上他所生活的年代是多事的中唐时期,是正逢唐朝藩镇叛乱频繁的时候,老百姓因乱而穷、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给李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或许就是因为拥有过这种切身的生活经历,才使他创作出著名的《悯农》古诗。

这两首诗都是作者呼吁要关照农民,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但二首诗侧重不同,“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重在以概述的手法揭露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之深重,抒发了对统治者的谴责之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是以描述的方式劝诫人们体恤农民的辛苦,珍惜农民的血汗成果。两首诗共同的主题是同情民生疾苦,反映社会不公,揭露官府对人民剥削之深重。

2. 悯农诗人不悯农

李绅做《悯农》诗作,感念百姓之苦,体恤农民,一般认为,这样的人做了官必定是清官,必定是百姓之福。然而,李绅一朝步入朝堂,最后位极人臣,得居宰相之尊,并没有将他诗歌中那种悲悯贯彻始终。

李绅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再也没有了诗歌里的悯农之心,特别是后期,晚节不保,留下了不少或荒唐或让人不齿的事件,比如生活奢侈,比如为政暴虐。

其一,生活奢侈。随着官职的升高,李绅“渐次豪奢”。据传,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李绅爱吃鸡舌,每餐光耗费活鸡就达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全然没有了“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简朴与珍惜的意识,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不过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但有一个成语却是说的李绅,那便是“司空见惯”。刘禹锡在任苏州刺史期间,应邀参加扬州节度使李绅安排的宴会,席间有歌舞助兴,其中一名歌妓色艺双绝,很得刘禹锡的欢喜,然后李绅便将这个歌妓送给他了。刘禹锡感慨颇多,写下了《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凭借一句“司空见惯浑闲事”,后人便认为李绅是一个沉迷酒色的官员。

其二,为政暴虐。李绅为人刚直,为官之道也是务为威烈,执法之严格,作风之凌厉,有时候甚至有暴虐之嫌。他治理地方,不仅对豪强叛卒严厉打击,执法清峻,犯者无宥。有时对其治下的百姓也颇为苛刻,不惜民生。

据说当李绅镇守扬州时,曾发生一件事:在冬季征收蛤蜊,有个下属县令拒不奉命,并向李绅呈文争辩,说严冬不是取蛤之时,“蛤既处于深渊,非没身而不取。贵贱则异,性命不殊”(《册府元龟》)。该县令大胆而直接批评李绅不爱惜百姓的生命。 最后李绅惭愧而罢。

李绅当淮南节度使时,“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狡吏奸豪都“潜行叠迹”,普通百姓更是“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意思是说在李绅治下的百姓,终日惶惶不安,于是纷纷渡江淮而逃难。有人报告此事,而他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甚至轻描淡写地说:“汝不见掬麦子乎?秀者在下,秕糠随流者不必报来。”在他看来,那些逃跑的百姓就是那随风而去的秕糠,不值一提。

在李绅晚年期间还亲手制造了一件冤假错案,即江都尉吴湘案。一个说法是,一个武官刘群看上一个姑娘阿颜,没想到被吴湘所娶,然后就告发吴湘强娶民女,贪污受贿。李绅直接将吴湘判了死罪。这一案件结束后不久,李绅去世。后来,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一心想推倒对手李德裕、李绅一派,便唆使吴湘的哥哥、进士吴汝纳借机状告李绅错判了吴湘之案。然后,此案最后被平反,并且李绅死后被定性为酷吏,受到“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另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册府元龟》中说李绅想把阿颜送给他的上司李德裕,所以想干掉吴湘这个绊脚石;《北梦琐言》中说李绅欲纳阿颜为妾,没想到被吴湘捷足先登,故欲置其于死地;还有的说是李绅是为了打击报复“牛党”。对于其中的是非曲直,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

《新唐书》对李绅的最后评价是:“始,绅以文艺节操见用,而屡为怨仇所拫却,卒能自伸其才,以名位终。所至务为威烈,或陷暴刻,故虽没而坐湘冤云。”李绅若泉下有知,对于这个评价,不知以为然否?

有关李绅流传下来的生平往事或是真,也或是有心之人杜撰而来,如今,或许已并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李绅创作了《悯农二首》,短小精悍,以四两拨千斤,实乃杰作。至于其流传千古,家喻户晓,乃实至名归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其一
古风泊客一席谈:五言古诗·悯农二首·李绅
他写了一首接地气的诗,被人告到皇帝面前,结果却让皇帝愧疚难当!
李绅为什么会被百姓痛恨?他做了什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代诗人李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