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佛塔之演变(9)

    中国佛塔之演变(9)

 

    双塔位于杭州灵隐寺内大雄宝殿前露台的两侧,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末期,吴越王钱俶命永明大师所建。两石塔东西对称,相距 42米,结构完全相同,皆为八面九层,用石料雕刻砌筑而成。每层都有平座(回廊),檐子,柱子、阑额和斗拱等。檐子上刻出椽子和筒瓦,完全仿照木构楼阁式塔的形制。每层均有神态各异线条流畅的佛、菩萨浮雕像,细致精美,为石塔中杰作,惜塔刹已毁。现存塔的通高为十一米。

 


                     浙江杭州灵隐寺双塔  (清末上海国际图片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浙江杭州灵隐寺双塔  20世纪30年代中华美术明信片)

 

 

    杭州闸口白塔位于钱塘江边闸口的白塔岭上,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末期。白塔全部以白石雕刻砌筑而成,是仿木构楼阁式的雕制塔。平面八角形,共九层,高约10米。塔的最下边是基座,雕刻有山峰、海浪等纹饰,象征着“九山八海”,其上立有须弥座。塔座的束腰上刻有佛经,再上分为九层,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身上浮雕有佛、菩萨和经变故事。然而,这塔身九层八角,九八七十二,七十二面的塔层阁檐断裂残缺,能够称得上完好无缺的,也只有三四面。但就是这三四面上,筒板瓦、戗脊、椽子、滴水、瓦当,仍然看得出仿木结构的精细。所以,要说白塔是仿木的石雕,不如说是木塔的化石更来得准确。

      


                       杭州闸口白塔 2007年杭州源正广告有限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功臣塔位于临安锦城镇东南面功臣山顶,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鏐建。功臣山海拔157.7米,南麓钱坞垄为钱鏐出生之地,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年),钱鏐舍功臣堂建功臣寺,同时建功臣塔,以山为名。

    功臣塔为单壁砖砌仿木构筒体楼阁式结构,四面五层,通高25.3米。内以木楼板分层,外观每层每面隐出倚柱、平柱、槏柱、阑额和腰串,中间壁门,门内顶上饰藻井。檐下用重拱,平座下用单拱。塔顶四坡,铁构件由覆钵和宝瓶组成。塔体逐层收缩,底层下部亦向内收,颇具唐代遗风,是五代方形塔的代表。



                                  浙江临安功臣塔  (网络照片)

 

 

    浙江余杭有双塔耸秀之景观,一塔叫安乐,一塔名舒公。双塔隔苕溪耸峙。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便在山上建起安乐塔。初为五层,砖木结构,平面六角。最初面世应该有华丽的飞檐围廊木廓外观。明万历年间,邑人董钦增筑为七层,塔上置铁顶。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邑人潘琦董复修。嘉庆三十九年(1804年)、民国10年(1921年)又筹资再修。清嘉庆《余杭县志》卷十五《寺观》载:“安乐塔,吴越王子筑庵养疴于此而愈,故名安乐,今遗塔现存,邑人董钦增筑(旧县志)。国朝乾隆庚寅邑人潘琦董修塔,有铁顶,后为龙阵摄去。嘉庆甲子邑人醵资再修铸顶补之。”1984年,整修安乐塔为砖石结构,高36米,塔身呈六面,一至四层塔体用砖雕倚柱、阑额、斗拱等,塔门保留明代风格。每层塔门均作南北向对开,每层内壁砌有4个券顶佛龛。修复后通体刷成白色的安乐塔,比例失调、非古非今看了很是别扭。



                                    浙江余杭安乐塔  (网络照片)

 

 

    灵芝塔在浙江安吉县安城镇马家渡,是浙江境内保存的屈指可数的五代十国吴越国八边形砖石楼阁式塔原体之一,十分珍贵。1989年9月塔顶部龙头等构件被盗,塔檐大部不存,塔刹严重倾斜,1994年修复。清理出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天宫一处,出土重修灵芝塔铭涂金银塔1件,另有唐至北宋钱币若干及玻璃瓶、铜镜等。从天宫出土的涂金银塔和塔刹构件纪年铭中可知该塔在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和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两次修缮。今塔通高23米。


                  


                                     浙江安吉灵芝塔  (网络照片)

 

 

    飞英塔位于湖州城内东北隅内塔下街。一般认为是南宋重建的遗物。现存之塔,内塔系南宋绍兴二十四、五年(1154—1155)后建造,外塔系南宋端平初年(1234年—1236年)再建。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该塔进行修缮时,却在外塔朝南一门顶上的塔壁中,发现了五代吴越国王太后吴汉月的经函。吴汉月经函的发现,无可怀疑地证明了现存飞英塔之外塔最初为五代吴越国后期所建,而并非全是南宋的遗物。它的内塔,初建于晚唐中和四年至乾宁元年间(884—894),比外塔早80多年。

    据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飞英塔遭雷击。吴汉月经函的发现证明,飞英塔在雷击后并未被彻底摧毁,南宋人所进行的只是修复工作,而不是重新设计、重新建造。外塔自不待言,内塔也应是基本上保留了晚唐也即吴越初期的风貌。1929年,因年久失修,致塔顶倒塌。至1982年重新维修。修复后的外塔为砖木混合楼阁式塔,七层八面,塔身高55米。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其中最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硕大的斗拱和望柱式栏杆。实心白石内塔,八面五层,下设须弥座,塔顶已毁,残高14.55米,石塔上雕刻着精美的佛像千余尊以及狮、象、鳌、鹤、莲花、瑞草等图案,构思精巧,形态生动,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是我国石雕艺术中的瑰宝。(参考“江南桓进”《西溪随笔》)


             


                       浙江湖州飞英塔 20世纪80年代湖州市邮电局出版的明信片)



                                   浙江湖州飞英塔  (网络照片)



                               浙江湖州飞英塔(塔中塔)  (网络照片)

 

 

      瑞隆感应塔建于五代十国吴越建隆四年(963年),宋大观三年(1109年)和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大修。该塔是一座砖木结构仿楼阁式砖塔,八面七级,高35.2米。塔基为硕大的石砌须弥座,束腰上刻佛像和麒麟、狮等瑞兽。底层建有木结构副阶,估计已经不是原物。转角为六角形倚柱。腰檐,平座菱角牙子叠涩出跳,每二层以上各面设龛或壸门。塔刹呈葫芦形,为后期改制。


             


                                   浙江黄岩瑞隆感应塔  (网络照片)

 

 

    灵石寺塔位于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灵石山下。塔始建于五代十国吴越建隆五年(964年),倡建人为高僧德韶。塔中发现有“长愿吴越王钱万岁”的铭文砖两方,疑为钱昱当台州刺史时所刻。塔为七级六面砖结构,仿楼阁式。塔身逐层收分,每明间辟壶门佛龛,内供佛像,龛旁有方形断面的搛柱,将各面分为三间。转角处置六角倚柱,各层均用砖叠涩腰檐,层层挑出。腰檐之上再用砖叠涩出平座。

   


                                   浙江黄岩灵石寺塔  (网络照片)

 

 

    浙江义乌浮云亭内保留了铸造于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重铸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 的双林铁塔。双林铁塔原有两座,均为仿木楼阁式,八面五级,抗战时期毁掉一座,现存这座残高四檐两级,为原来的第四、五层,高约2.2米。下面还有基座和勾栏。塔身最顶层为重檐攒尖顶,上置胖矮的葫芦顶,檐角起翘舒缓,椽子、瓦当等制作规整。最为突出的是此塔全身满布雕饰,铁塔造型稳健,结构严谨,雕饰精美。



                                     浙江义乌双林铁塔  (网络照片)

 

 

    龙华塔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年),由吴孙权建,赐额“龙华”,用藏西竺康居僧会所请得的五色佛舍利。现在的龙华塔,是五代十国吴越末年(977年)吴越王钱弘俶重建。宋治平三年(1066年)、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明崇祯三年(1630年)、康熙七年(1668年)对龙华塔均进行过修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又遭火灾,塔底层被焚,后经修补。民国期间(1912—1949年),龙华塔屡遭损坏,虽有整修,但渐趋衰颓。历史上尽管进行了多次修建,然其塔身和塔基依旧为五代十国吴越遗物。   

    解放后,1954年首次对龙华塔彻底整修。1984年再次进行大修,更换塔顶上的塔刹和塔心柱。1999年在塔上安装光导纤维照明,塔身进行粉刷和贴金。

    
             


                         上海龙华塔 (清末上海国际图片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上海龙华塔 (清末外国出版的明信片)


              


                            上海龙华塔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照片明信片


        


                         上海龙华塔  (1958年上海邮电管理局出版的明信片)



                                   上海龙华塔塔刹  网络照片)

 

 

    南翔寺双塔,又名五代双塔,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大街,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建在南翔寺山门内两侧。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一场大火将古寺烧的荡然无存,惟独砖塔劫后余生。1986年复建的双塔,七级八面,高11米,全部砖制构件外观模仿江南木结构楼阁式宝塔。



              上海嘉定南翔寺双塔 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乌塔,耸立在福州市区乌山东麓,是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李适寿诞祈福,用石头垒建的“贞元无垢净光塔”。唐乾符六年(879年),乌塔毁于黄巢入闽战乱之际。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为自身及眷属、臣下祈福,在唐代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宝塔,叫“崇妙保圣坚牢塔”。原计划造九层,但才建到七层时,王延曦就被部下杀。所以现存乌塔为八角七层,塔高35米。每层塔壁上设佛龛,嵌有浮雕佛像。这些花岗石浮雕佛像是五代时期福建雕塑艺术的代表作。据传,清道光年间塔身倾斜,20世纪50年代重修加固,可以登临。90年代又经修缮。


                


                                       福州乌塔  (网络照片)



                                       福州乌塔  (网络照片)

 

 

大云院七宝塔在山西平顺县城西北龙耳山坳大云寺,塔地低凹,四周高出塔身。此塔始建于五代十国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通体用坚硬青石雕造而成,原为七层,现仅存五层,通高6米、下三层平面八角形。层层有精美雕刻。第五层上覆大圆盖宝珠顶,整体造形独特,设计雕刻精巧。可惜的是,七宝塔于2000530日晚被盗倾塌,20044月重新修复。


            


                               山西平顺大云寺七宝塔  (网络照片)

 

 

    大愚禅师塔在高平开化寺南山坡上。据考证,这座舍利塔建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系五代后唐实物。舍利塔平面呈方形,通高1米左右, 保存完整。塔后壁上刻有“禅师姓刘,法号大愚,潞城人也......同光三年岁次乙酉九月辛卯朔六日天申建造”铭文。可惜的是,山花蕉叶以上之覆钵、仰莲已被打掉。


            


                              山西高平开化寺大愚禅师塔  
(网络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國古塔(三)【圖文】
博物志 | 雷峰塔 之一
微头条
山西太原永祚寺双塔
中国古塔和双塔建筑风姿[图集]
安徽泾县:宝胜寺 水西双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