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9)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漳州古街)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9)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漳州古街)

  古城漳州

   


                         双门顶明牌坊     问这里

                                   

                               

位于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之治所。街区内有台湾路、香港路、始兴南北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等老街道,包含明清石牌坊及漳州文庙等两处国家级文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台湾路与香港路是以前店后坊上住宅的“竹竿厝”建筑为主的传统商业街,但两者建筑风格迥异,香港路为典型的闽南风格的“骑楼式”,而台湾路则是典型“中西合璧”的非骑楼式,其代表建筑“万圆钱庄”“新生布行”等著名老字号商铺的建筑具有明显的南洋风格。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店铺经营模式、小吃制作手艺等都是这一历史街区不可缺少的、具有灵性的“精神”与“物质”象征,也是区别于其他街区的特色所在。

 

           漳州:老街印象

 

                      

 
 



    街道是城市的座标,沿着街巷,可以抵达城中的每一个角落。徜徉漳州老街,走上这些宽宽窄窄、直直曲曲的老街巷,踏着脚下光滑的石板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骑楼,楼上的老商号依稀可见老街昔日的繁华与荣光。

    凹凸的青石板路,红黑相间的砖墙,大红色的木店门,散发着古色古香。店铺里摆卖摩登的时装、最新的文具和时尚的手机,以及沿街叫卖的小贩、穿着入时的青年男女,却是另有一番风景……由漳州的台湾路、香港路、澎湖路、北京路等交错而成的这一片百年老街区,现代商业的繁华与浓郁的古风古韵在不经意间碰撞和融合,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任时光流转,世事沧桑,给人以无限的感慨和回味。

    纵横交叉的台湾路、香港路是漳州老街区的典型代表,也是漳州唐宋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中心和精华。香港路、台湾路历史街区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街,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

 

  

     


 

                                       经过的云洞岩景区

 

      

 

                             漳州中山公园出南门,就到了漳州老街区


       


 

                                       台湾路

 

 

     随处可见招牌斑驳的老字号店铺,依然透着昔日的商业繁华和现代的生活气息

 

       



     


     


     


 

             



      


       


       


      

 

      


 

 

                                            香港路

 

 

      与台湾路交叉的就是香港路,著名的双坊牌楼“尚书、探花坊”和“三世贰宰、两京扬历坊”就在这条小街。 

    这两座石坊为明代的两位进士所立。尚书探花”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605为林士章所立。林士章是嘉靖年间探花,曾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三世宰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亲、祖父而立。蒋孟育是万历进士,在漳州结“玄云诗社”,与张燮、郑怀魁等漳州才子合称七子”。


    



     


      


      


              


      


               


             


       

 

                          文庙

 

 

     文庙前醒目的牌楼”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东西桥亭

 

 

      

 

         北京路上寻常人家

      



               


                 西方文化也早早地进入这里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记录着一段中国近现代史


      



      


       


              


              
 


       


      

 

              



              


      


 

                      漳州古街

 

  

 

     

     唐代古称的南市街现叫香港路,原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城市的中轴线。相邻的另一条街叫台湾路,海峡两岸的地名在这里融合这不是巧合,因为闽南人早年去台湾香港谋生的特别多,这些街上的杂货铺小吃店比比皆是,保留着南洋闽南特色的历史街区。 

     香港路的两侧有着独具闽南建筑骑楼式的“竹竿厝”,还侥幸保存着“尚书探花坊”、“三世宰貳坊”等明代文物古迹。在探花牌坊旁边有一座全国最小的庙宇——伽蓝庙,仅有三平方米,建在小巷口顶上,已存在了数百年。这个仅容一人转身的小庙,却样样俱全,伽蓝圣王像前日日香火缭绕,成为古街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看点”。

     走在青石条的路上,这块地方还是很古老,自然的破旧,怀旧的情绪把我们牵回到过往的岁月。在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漳州府衙门府埕的街拐角,五香卤面、手抓面、豆干面粉、春卷等等小吃闻名遐迩,其实吃不稀奇,重在我已来过.

 

       

    在小巷顶上3平方米的小屋内,伽蓝圣王俯视了古街的沧桑风云,默默地保佑着一方平安。伽蓝小庙可以说是“社区庙”,与民居融成一体。
 

  

          老字号“天益寿药店”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看门面就能感受到当年的威风模样,

    在东南亚也很有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漳州千年古城之殇:民国闽南建筑大师李明月之孙如是说
“幸存的更要珍惜”—有感漳州古城保护历程(2012年)
〖福建行漳州:双门顶明代石坊、岳口清代石坊、漳州古街
细数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附图]
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第一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你去过几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