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电影经典生活篇之三十:《武训传》

老电影经典生活篇之三十:《武训传》

 武训传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山东堂邑县(今聊城西)柳林镇武家庄男孩武七跟随母亲行乞时,见一群孩子在快乐地读书,非常羡慕,遂萌发了读书的念头。但母亲告诉他:读书时要花钱的,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学读书,也上得起学;穷人的孩子读不起书,也不准读书的。武七家境贫寒,命运多舛,他五岁丧父,和母亲只能以乞讨为生。为了积攒上学读书的钱,他学着江湖艺人的样子四处卖艺挣来200文钱,跑进一家私塾,跪在地上求老师收下他,结果在一群富家子弟的嘲笑声中被老师赶了出来。

不久,母亲也去世了,七岁的武七成了一个孤儿,一位善良的伯母收养了他。武七十三岁时,不愿再拖累含辛茹苦的伯母,开始给人打零工谋生。十七岁时,他流浪到馆陶县薛店村,到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张举人家打工。张举人见武七踏实肯干,特意把他留下做长工,每年六吊工钱。在张家当长工的日子里,武七与仗义豪爽的的车夫周大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举人为人奸诈,他心狠手毒。武七耳闻目睹了张举人耍笔杆用心计机骗取农妇张二嫂的土地,骗目不识丁的小桃的父亲在小桃的卖身契上画押,小桃卖身为奴等罪行。残酷的现实让武七渐渐懂得了富人为什么不让穷人读书;也开始感受到穷人不识字就会被人欺负。

武七二十岁时,老家来人,带来家已经揭不开锅的侄孙小茂,也带来了收养他的伯母病重的消息。武七想支取积攒了三年的工钱,托来人带回去给伯母治病。但张举人将武七的账改成已分两次支付完了三年的十八吊工钱。武七见张举人身为乡绅,又识文断字却不讲良心,便指责他不该欺负穷苦人。张举人恼羞成怒,诬陷武七讹诈诳钱,令打手们将武七吊起来毒打。周大闻讯后闯进来,将打手们撂倒,救出了武七。周大背着遍体鳞伤的武七离开张家时,义正词严地警告张举人:将来一定让你们偿还这笔血债!张举人决定除掉周大这个心腹大患。他勾结县把总,以周大是太平军“余孽”、现又当了土匪为由,将周大抓起来施以重刑后又关进死牢,等待处死。

 昏迷了三天三夜的武七,在周大和他的朋友李四的护理下终于苏醒过来。张举人的老婆四太太为报复反抗的小桃,要把小桃嫁给镇上的曹屠夫。小桃心系武七,坚决不嫁曹屠夫,想以自杀解脱,被好心的女佣钱妈劝阻。钱妈让小桃跟武七一起逃逃出薛店,脱离苦海。小桃按照钱妈的指点,带着小茂逃出了张家。

武训忍着饥饿伤痛,沉思苦想,终于想明白穷人不识字,就会成为睁眼瞎,就要永远受富人欺负;而富人们不会让穷人上学读书,他决定自己办一个让穷孩子免费读书的义学。小桃带着小茂找到了武七。武七把一个泥塑的不倒翁送给了小茂,以表明自己要像不倒翁一样永远不倒下,一定要办义学的决心。到处寻找小桃的张家打手来到破庙,掳走了小桃。小桃为保住自己的清白之身,当天夜里便悬梁自尽。听说小桃自尽的消息后,被囚禁在死牢的周大、栖身于破庙里的武七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我们要报仇的呐喊。

武七踏上了筹资兴学的艰难路程。他怀着对土豪劣绅的深仇大恨和对小桃的深切怀念,到处流浪,开始了卖艺生涯。他剃掉了自己的大部分头发,把剃掉的头发卖掉攒下了第一笔兴办义学的钱。把自己打扮成留着一支小辫子的小丑。武七四处流浪,演杂耍,说快板,扮演小丑;还曾扮成狗,被人拴上绳子,戴上嚼子,让孩子们骑在身上;甚至充当靶子,任人踢、打。武七的所作所为遭到了许多人的白眼,也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被孩子们称作二豆沫。为了穷孩子,为了办义学,武七忍受着白眼、殴打和各种屈辱,继续流浪筹集资金。夕阳西下时,武七他来到小桃的坟前,静坐沉思,与自己的心上人说着心里话。

周大在朋友李四的帮助下,与死牢里的太平军囚犯越狱出逃。周大找到武七、李四,要他们一起加入太平军造反。武七更想办义学,不想去舞刀弄枪。周大理解武七的志向,不再强求,并勉励武七:你来文的,我来武的,咱俩一文一武,让那些狗官们知道咱老百姓不是好欺负的。

十年过去了,武七终于积攒下了一百二十吊钱。在小茂的建议下,武七把钱存在了地保高春山家。当晚,高春山派人偷走了武七存钱的契约。武七带着小茂恳求高春山再给自己写一张契约,高春山却完全否认武七在自己这里存钱,自己也从未写过什么存款字据。武七面对赖账的高春山,无凭无证,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小茂为自己轻信高春山懊悔不已。武七想起了摔倒了还要往上冲的不倒翁,咬紧牙关,从零开始,继续四处为兴办义学筹款。

武七以办义学为自己事业的经历终于感动了堂邑县一些开明的乡绅,他们也开始以各种方式赞助武七筹办义学之举。光绪十四年,武七用积攒的善款和开明乡绅赞助的款物、土地,在堂邑县柳林镇兴建了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五十岁的武七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想起早已去世的母亲,长跪在母亲的坟前告慰老人:娘,穷孩子也能念书了。

实现了办学愿望的武七仍然四处奔走,继续为兴办更多的义学学堂募捐筹款。一天,武七在路上遇到已参加太平军的周大,周大告悲愤地告诉他:洪秀全攻下天京(南京)称王后,就忘记了天下的穷苦百姓。他作威作福,老百姓却还像从前一样吃苦受穷,受富人的欺负。咱们要齐心协力好好干,总有一天天下都是咱穷人的。周大的话让武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武七因兴办义学声名大振,到五十八岁时,武七已兴办崇贤义塾、鸦庄义塾(馆陶县鸦儿庄千佛寺旁)和史巷义塾(临清县御史巷)三所义学。山东巡抚赐名“武训”;光绪皇帝授其义学正名号;赐黄袍马褂;并为他建造牌坊。但武七不愿意接受封赏,也不肯跪谢皇恩,被官员们强行穿上黄马褂,跪地谢恩。周大率领队伍杀回柳林镇,封赏现场乱作一团。武训回到崇贤义塾,看见孜孜不倦苦读的学子们,他心情激动。他满怀深情地对学生们说:你们记牢了,将来你们长大了,千万别忘了咱庄稼人!千万别忘了咱们穷人!我记得我的一个朋友说过:只要咱们好好干,天下总有一天都是咱穷人的!他不顾学生们的挽留,扔下黄马褂,仍然肩背布褡,手拿着讨饭瓢,步出校门,步履蹒跚而又坚定地向远方走去。

 

七岁的武训用自己挣来的钱到私塾求学,遭到富家子弟的嘲笑和老师的驱逐。

十三岁的武训给富人家打工,又被人家赶了出来。

武训(赵丹饰)到馆陶县薛店村富豪张举人家打工,吃苦肯干,被人扛一袋面,他扛三袋。

武训被张举人留下打杂,种地、担水、磨面什么都干,张举答应人每年给他六吊工钱。


张举人(周伯勋饰)见武训要支取工钱,便篡改账目,武训三年积攒的十八吊工钱被他动动笔就给昧吞了。

     武训见张举人如此没有良心欺负穷人,与他争吵起来。张举人令手下痛打武训,教训教训他。

 

     周大冲破阻拦,救下被吊起来拷打的武训。

 

  车夫周大(张翼饰)救出武训,并警告张举人要他偿还血债。张举人与县衙勾结,将周大打入死牢。

    小桃(王蓓饰)遭被张举人算计,小桃要自杀时被钱妈救下。钱妈指点小桃与武训逃走,脱离苦海。


    武训对小桃说:自己一定要办义学,让穷人的孩子读书,不再受富人们的欺负和欺骗。
  
  武训沿街卖艺,甚至让人踢打,换取钱财,为兴办义学筹集资金。

     周大和狱友们一起,杀死狱卒,成功越狱,投奔太平军。

    武训所到之处,颇受孩子们喜欢,孩子们戏称他“二豆沫”。

        武训把积攒了十年的善款存到地保高春山家,但存款凭据被高春山偷走,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武训被骗后,只好从零开始,继续沿街乞讨、卖艺,筹集善款。


      为了筹集够兴办义学的款,武训甚至扮成狗,任人骑打。

     武训三十年的苦苦追求,终于有了成果。他听着小茂报着善款账目,笑逐颜开。


       武训兴办的第一所学堂——崇贤义塾终于开学了。


     武训马不停蹄,继续四处流浪,筹集义学款。

      武训听说学生读书就是为做官的回答后,很是失望。他希望孩子们读书后要为天下穷人做事。

      武训被官员们强行穿上“黄马褂”。武训说:“我一个穷要饭的,穿上黄马褂再要饭就没人给了!”

      武训来到崇贤义塾,告诉孩子们:你们读了书,将来一定不要忘了庄稼人,不要忘了穷苦人。

     武训扔下“黄马褂”,仍穿着一身乞讨时的破衣服,继续流浪乞讨、卖艺,为兴办义学筹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千古奇丐——武训
[转载]千古一丐:武训的故事
他是唯一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国史的人,绝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
老新堤传统文化回溯(十六)
千里行乞办义学千古奇丐远名扬
义丐武训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