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电影经典主创人员导演篇之五:《崔嵬》

老电影经典主创人员导演篇之五:《崔嵬》

 

崔嵬,山东诸城人,1912出生。原名崔景文,曾用名崔微晖、崔浚。家境贫寒,10岁随父逃荒至青岛,12岁去青岛烟草公司当童工,因不满并反抗工头的欺侮遭到解雇。后在亲友资助下入青岛礼贤中学读书。1927年,因抗议当局杀害共产党人,被开除学籍。后转入青州中学,又因写《农村生活一瞥》一文,揭露地主勾结土匪鱼肉乡里罪恶,被驱逐出境。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学习编剧。1931年回青岛,翌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并组织海鸥剧社,因创作并演出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对日本侵略妥协卖国的戏剧遭到当局缉捕,逃往北平。1933年夏,化名崔浚考入北平民国大学。1935年到上海,参加左联领导的东方剧社、戏剧生活社和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组织创作演出舞台剧《工人之家》、《这是厂里的规矩》、《流产》等。1936年改编并主演著名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末参加陈波儿等组织的上海妇孺前线慰问团,赴绥东前线慰问演出,并编写了话剧《察东之夜》、儿童剧《墙》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崔嵬参加中共领导的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奔赴西北各地,创作演出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话剧《张家店》、《顺民》、《八百壮士》、《保卫芦沟桥》等。19382月,应中共中央之邀,筹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并在该院戏剧系任教并参加演出,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任戏剧系主任,领导火线剧社,创作演出《参加八路军》、《三个游击队员的故事》、《矿工队》、《黄鼠狼给鸡拜年》、《灯蛾记》等。1942年调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社长,参加冀中反扫荡斗争,创作了《战斗生产》、《英雄立功记》、《反敌伪合流》、《十六条枪》等话剧,改编京剧《岳飞之死》、《哭祖庙》、《苏州城》等。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武汉解放后,任武汉军管会文艺处处长。

1950年创办中南文艺学院。历任中南文化局局长、中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艺术委员会主任兼导演,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影协第二、三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崔嵬是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具有很深造诣的戏剧、电影艺术家,也是卓越的革命文艺活动家,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作、导演、演出了诸多戏剧、电影,是新中国22大影星之一和中国电影百年百星之一。除众多戏剧外,其参与创作的电影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先后主演《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宋景诗》等影片,导演《小兵张嘎》、《天山的红花》、《青春之歌》、《北大荒人》、《红雨》、《山花》等故事片和《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平原作战》等戏曲片。1962年,在中国首届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大会上,以其在《红旗谱》中饰演的朱老忠获最佳男演员奖,其导演的戏曲艺术片《杨门女将》获最佳戏曲片奖。1980年,其导演的《小兵张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暨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庆典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文革”时期,崔嵬长期遭受打压、迫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197927日因患肝癌逝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崔嵬从青岛走上影坛的老一代电影艺术家
22大电影明星,导演《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儿子26岁不幸离世
中国电影大师崔嵬逝世39周年,盘点他的经典电影作品
金山
老剧照,老影人:崔嵬,老一代电影艺术家
电影演员崔嵬:一生塑造多个经典角色,病危前仍在创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