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奇还远远不够,你真正需要的是追问



 阅读中国,悦读经典 




活动现场


哲学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哲学到底有用还是无用?无论是哲学系科班出身的学者还是对哲学一窍不通的小白似乎都对这两个问题充满了兴趣却都无法尽说其中的道理。北大博雅讲坛第85期有幸请到胡军教授和江怡教授同大家一同探讨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源于惊讶,但好奇还远远不够

江怡

本文来自北大博雅讲坛第85期



我完全同意胡军教授讲的两个观点,第一,哲学它是来自于惊讶,来自于好奇,惊讶和好奇是人的本性,这句话是出自于谁的著作?出自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如果想要了解世界,我们首先是好奇,其实好奇并不是我们后天被规定的特征,好奇是人的本性,是人们从追问事物的本性出发,来好奇整个世界。


但是我们追问事物的时候,我们其实追问的是知识。这一点我和胡军教授不太一样,胡军教授说哲学开始与惊讶、好奇,我要说的是,开始于好奇的东西还不是哲学,是什么呢?是知识。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追问事物的原因,追问事物何以成其为自身,是因为我们要求知,所以追问事物本身是什么样子,追问事物向我们呈现出来的样子背后的根据是什么,这其实是知识所要追问的话题。哲学恰恰就是追问知识的方式或者追问知识的活动。所以,胡军教授讲这个也非常重要,虽然我们不一定把追问或者说把好奇当做哲学的起点,我们把它当做知识的起点,可是在古希腊追问知识与从事哲学研究,这两件事情其实是一回事。我这里做了一点小小的区分,这个区分非常重要。

    

江怡老师

    

这里实际上是这样的关系:当人们惊讶于世界的发生,惊讶于事物的存在,惊讶于我们周围事物变化的时候,人们要不断追问这个变化的原因根据是什么。当我们要追问一个事物的原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哲学。但是我们所追问出来的结果则是知识,因而哲学本身不是一种知识,但却是追问知识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这是古代人给我们提供的非常好的方式。


当古希腊人把哲学当做一种对智慧的追问时,他们并不满足于对智慧本身的掌握。苏格拉底说,雅典人自认为很有知识,什么都懂,问什么叫正义,什么叫勇敢,谁都可以说出一些东西。而苏格拉底来在跟所有人对话之后发现,他们给出的最后答案或者知识都是不可靠的。所以,苏格拉底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因为我无知,所以我最有知”。当然,这里的无知并不是说他没有知识,而是他在追问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质疑我们已经获得的知识。而对知识的质疑和对知识的追求,恰恰构成了哲学工作特有的形式。所以,哲学是用来追问知识的,或者追问事物发展变化背后的根本规律的,这是哲学要做的。哲学不满足于我们已然获得的知识。而当哲学确定了知识,哲学就会转移阵地,把阵地留给了科学。所以,在这种意义上说,科学是跟随着哲学步伐前进的,而不是相反。


伊瑞克提翁神庙


哲学不仅是在追问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通过追问知识的过程而被人们所掌握的。哲学的这种追问方式,或者说是哲学式的思考方式,之所以困难,很多人觉得它很抽象,很难理解,很难把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哲学这样的方式本身。哲学不像科学那样可以得到最后确定的结果,相反,哲学追问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不是那么确定的,或者不是被所有人都可以接受为真理的。


反过来说,被接受为真理的东西恰恰已经进入科学的领地,而没有被接受和质疑的东西,往往会成为哲学家们不断去追问的话题。我想,以这样的方式来考察哲学的性质和特点,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在做中西哲学比较的时候,我发现,中国哲学家们也有追问智慧的努力和工作,但是最终比较满足于对智慧本身的把握。比如,我们会把先贤的教导作为人生指南,把古人留下的训话当做我们生活的指导,但我们恰恰遗忘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我们失去了一种质疑和批判的态度或者能力。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现有的东西,而遗忘了我们其实更需要的是质问我们所接受的知识,它们真实的根据,或者它们的可靠性、有效性根据是什么。

一只好奇的猫


而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确认追问知识是否成立的方式,或者追问事物根本存在的原因的方式,这就是逻辑。所以,逻辑学和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逻辑学恰恰通过我们追问知识的不同步骤,通过每一个环节,来确定我们所获得的知识的有效性。所以胡军教授说,在西方语境中逻辑表现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就是说,唯有我们以逻辑把握哲学,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西方哲学的价值所在。


可能有人会说,在古希腊哲学中,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又提出,只有追求值得过的生活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因而把哲学的视角,从关心外部的世界,转向了人类本身,转向了人类的生活。这个时候哲学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的确如此。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当代哲学产生最大影响的不是他的形而上学,也不是他的知识论,而是他的伦理学。我们读他的《尼各马克伦理学》,可以感受到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在今天仍然有效。但这个时候你就会追问,如果像你刚才讲的,逻辑是用来把握哲学,或者以哲学式的方式讨论一切对象或者一切问题追求方式或者形式的话,为什么我们今天更加关注古希腊留给我们的伦理智慧,而不是知识智慧,或者理性智慧。这是因为,在整个古希腊哲学传统当中,对知识的追问本身并不是简单追问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了解,对知识追问本身同样也包括我们的实践智慧。



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知识分为三大类,一个是理论知识,一个是实践知识,一个是制作知识。理论知识是关于科学的,也就是我们发问世界本源,关于事物存在根本原因的学问。而实践智慧是关于我们能够获得一些行为方式的科学,而制作的科学,就是我们今天讲带有技术层面,可以带来我们生活改变的知识。


在三大类里面,尤其前两类,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都大量渗入了用逻辑的方法如何处理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因此,当哲学家们把哲学的工作看作是我们处理面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的一种更为抽象的理论化方式的时候,这种抽象和理论化,其实就表现在我们是以逻辑的方法去把握对象的。我们不是凭借直观,不是凭借联想,也不是凭借想象,这些是不同于逻辑的方式。



所谓直观的方式,主要是指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经验直接把握对象,使对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使其成为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对象。比如,当我们拿起一个杯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杯子,我们的视觉器官看到的都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们天生的这样一种感官能力,把握对象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表面情况。


但是,当我们能够知道这个瓶子的形状,我们是通过直观的方式把握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一个对象整体的把握是通过直观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方式恰恰是用我们已有的经验来把握对象。但这样的把握对象方式显然是有局限性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受到经验的局限。每个人的经验都是有限的,即使你具备某些经验,但是你的经验却是非常有限的。心灵哲学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思想实验:设想有一个物理学家,他在出生以后,就在一个黑白房间里生活,但是他通过学习了解了关于所有颜色的知识。突然有一天,他离开这个房间,进入一个多彩的世界。这个时候,我们就问他具不具有关于颜色的经验。他当然不具有,他只具有关于颜色的知识。因为我们每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导致我们不可能通过直观的方式把握现象,所以,用直观显然不可能让我们很好地把握所有的对象。



那么联想的方式如何呢?什么叫联想?联想也是通过经验中的对象所造成的某一种直接的关系而形成的,这就是我们心理学上所经常使用的联想概念。但是如果我们的认识活动是凭借经验认识对象,无论是通过联想还是通过直观,无论是通过哪一种方式把握对象,只要是以经验的方式把握对象,我们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麻烦,我们就会根据有限的经验推出无限对象的可能性。这样我们就需要设定一种能够超越有限的经验而达至一种无限对象可能性的方式。什么东西可以超越经验而达至无限对象可能性呢?只有一种东西,这就是逻辑。因为逻辑是以形式化的方式,来给我们规定了事物存在的各种可能状况。而这种形式,它不依赖于经验,或者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特殊的、有限的经验获得。所以,哲学为什么要采取逻辑的方式来表征论证,来给出我们对于某个具体对象的理解,原因就在于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特殊的对象限制。我想这正是西方的哲学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胡军教授刚才反复强调论证,论证的概念就是以逻辑的方式对我们的思维活动给出一个有效推理。




- 版权信息 -

作者:江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哲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人类的抽象思维
观念、思想和知识
西方哲学史摘录(背诵版)现代西方哲学
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区别是什么?
更高进阶的哲学视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