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花流水鳜鱼肥
“桃花流水鳜鱼肥”此句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著名词作《渔歌子》,语言清丽,色调鲜明,意境幽美,后世常被引用或化用为表达隐逸闲适之情的语典。
《渔歌子》
唐 ·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自称“烟波钓徒”、渔樵为乐的张志和,最后的岁月隐居湖州城西西塞山,在此写下了几十首《渔父》《渔歌子》等著名诗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张志和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轼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黄庭坚闻而继作。
鹧鸪天·句耳
宋 · 黄庭坚
句耳。”因以玄真子遗事足之。宪宗时,画玄真子像,访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诗上之。玄真之兄松龄,惧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渔父云:“乐在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桂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此余续成之意也。
西塞山边白鹭飞。
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浣溪沙》
宋·朱敦儒
《浣溪沙·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
西塞山边白鹭飞。吴兴江上绿杨低。
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
斜风细雨不须归。
《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
宋 · 徐俯
西塞山前白鹭飞。
一波才动万波随。
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穰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
宋 · 徐俯
西塞山前白鹭飞。
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
《鹊桥仙·春阴淡淡》
宋 · 李祁
春阴淡淡,春波渺渺,帘卷花稍香雾。
小舟谁在落梅村,正梦绕、清溪烟雨。
碧山学士,云房娇小,须要五湖同去。
这里袭用张志和的词句以表现隐居生活的美好。
《虚舟相逐至现阳录示旧日避风诗和韵纪事》
宋 · 程公许
击船三日风当止,雨欲逗晴云乱飞。
沽酒店家都是薄,买蔬山市晚方归。
客装淹速信难料,友社欢谐知可依。
唤醒玄真共心赏,桃花流水鳜鱼肥。
《太常引·桃花流水鳜鱼肥》
元· 刘秉忠
风雨不须归。管甚做、人间是非。
两肩云衲,一枝筇杖,尽日可忘机。
之子欲何为。归去来、山猿怪迟。
《〔双调〕殿前欢 闲居》
元 · 赵显宏
去来兮,东林春尽蕨芽肥。回头那顾名和利,付与希夷。下长生不死棋,养三寸元阳气,落一觉浑沦睡。莺花过眼,鸥鹭忘机。
去来兮,
去来兮,生平志不尚轻肥。林泉疏散无拘系,茶药琴棋。听春深杜宇啼,瞻天表玄鹤唳,看沙暖鸳鸯睡。有诗有酒,无是无非。
去来兮,楚天霜满蟹初肥。黄花似得渊明意,开遍东篱,笑山翁醉似泥,喜稚子诗能缀,爱仙果甜如蜜。烟萝路绕,车马声稀。题歌者楚云楚云闲,任他孤雁叫苍寒。去留舒卷无心惯,聚散之间。趁西风出远山,随急水流深涧,为暮雨迷霄汉。阳台事已,秦岭飞还。
元.乔吉〔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元·刘时中〔双调.折桂令〕《渔》:“鳜鱼肥流水桃花,山雨溪风,漠漠平沙。”此为倒置袭用其语。
梦中南归·左冲右突出重围
现代:薛青萍
左冲右突出重围,廿载坎坷土满衣。
烽急久传熊北伺,霜高早见雁南飞。
班超投笔年犹少,王粲登楼事已非。
一笑飘然归去也,
二、“桃花流水鳜鱼肥”名家画作
“鳜”与“贵”谐音,“鱼”与“余”谐音,鳜鱼寓意“富贵有余”。鳜鱼是画家们很喜欢入画的一种题材。笔下的鳜形态各异,变化万千,表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明末清初大画家朱耷,是为大明皇室宗亲,自称八大山人,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言“恨不前生三百年,愿为八大山人铺纸磨墨”。
朱耷笔下的鱼皆有苦大仇深之状,特别是怒气冲天的鳜鱼,张口噘嘴,白眼朝天,鱼鳍乱舞,浑身都是武器。再看看四周,空白无边,竟然是一条无水之鱼。诗云:
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
再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
这种悲怆之感,贯穿了八大山人的一生。国恨家仇,让他无一日心神安定。
八大山人 鳜鱼
而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他画的《鳜鱼图》构图简洁明了,一根柳条穿过鳜鱼的大嘴,引领向上,旁边着一根大蒜和两块嫩姜。鱼和大蒜位于两个对角线上中间,使得画面非常稳健。题曰:“大官葱、嫩芽姜,巨口细鳞时新尝。”这就是庸常生活的真谛,更是芸芸众生所需要的一种乐观而积极的生活态度。
齐白石曾作一画,上有一鲇鱼、一鳜鱼、一鲢鱼,题款为“既有长年大贵,又可谓曰三余。八十七岁白石”。这“三余”老人在此画中没有细说,但在另一幅画着三条鱼的画中,在题款中有着详细的说明:“昔人有三余,'余’字谐'鱼’之音。予亦有三余,曰: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九十一岁白石。”
齐白石 鳜鱼图
张世简 桃花流水鳜鱼肥
吴青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吴青霞 春江鱼肥
王雪涛 鳜鱼
唐云 桃花开候鳜鱼肥
陈师曾 桃花鳜鱼
孙其峰 桃花流水鳜鱼肥
田世光 鳜鱼图
潘天寿作画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从此画中可以领略大师笔墨的苍古、凝炼和老辣。
潘天寿曾在1926年的《鳜鱼图》中有题:“鳜鱼,巨口细鳞,色青微黄,有黑斑,腹淡白,味甚佳美,杭州所产殊多,名桂鱼或桂花鱼,盖谐音也。”
“鳜”者“贵”也。一般画家画鳜鱼者,均取富贵之意。而在潘天寿一生中,尤其后期所画鳜鱼,均取其冷峻孤傲。
潘天寿 鳜鱼图
李苦禅 鳜鱼肥
题识:鳜鱼肥且鲜,梅芳同志一笑。苦禅写。
李苦禅 单鳜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背古诗
唐宋词鉴赏:张志和·渔歌子
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史上最著名的词,惊艳中外!
张志和《渔歌子》五首
渔歌子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