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蒂芬·平克,人性中的探索者 | 深度解读


尽管前段连日雾霾困扰北京城,但糟糕的天气并没有阻碍溪山读书会同学的探索和交流的热情。1月7日下午,溪山读书会2017年第一场读书会在湛庐文化如期举行,20余名同学踏着轻雪而来,相聚湛庐文化,就世界顶尖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的代表作“语言与人性”四部曲,开展了一场高质量的图书对谈。

本次读书会邀请了四位嘉宾,他们被称为平克分享“四骑士”。他们既是平克的粉丝,又与平克有独特的交情和故事;他们是独立思考的坚守者,又是平克思想的传播者。他们分别是:湛庐文化平克四部曲责任编辑郝莹,国际新闻人、专栏作家安替,溪山书友、爱书善思的林毅,溪山读书会1班同学、博学广才的“博格拉底”——郑博元。

活动由湛庐文化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张晓卿主持。她是溪山读书会2班同学,也是溪山教务处志愿者。

溪山读书会2班同学,湛庐文化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张晓卿

平克:人性中的探索者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湛庐文化平克四部曲责任编辑郝莹。她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平克的生平及其学术地位;四部曲在策划编辑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本套书的推荐人及平克来华事宜等三个问题。

湛庐文化平克四部曲责任编辑郝莹

平克,真正的大师

郝莹提到,平克在当代心理学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极高的社会声望。20世纪80年代,他是MIT认知神经科学掌门人,专注于儿童语言习得研究,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其后,平克被哈佛大学聘用,现为哈佛大学教授。平克从语言切入,进而研究心智和人性问题。他是《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在《前景》杂志“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平克名列第三。

郝莹介绍了平克的一些轶事。平克的现任妻子瑞贝卡·戈尔茨坦也是一位著名哲学家。平克在其著作《词与规则》(Words and Rules)的举例中引用了戈尔茨坦小说中的不规则动词“stridden”,他们因此相识,并在2007年结婚。戈尔茨坦非常敬仰平克,她说,自大卫·休谟之后,就没有哪位思想家打动过她,但平克是个例外。

进化生物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也对平克赞赏有加,道金斯说,他第一次听到平克是有人说,平克是语言学界的道金斯。道金斯说,无论自己被称为哪一个领域的平克,自己都会非常激动。道金斯和平克惺惺相惜,他们二位的友谊在学术界也是一段佳话。

湛庐文化引进平克之路

随后,郝莹介绍了湛庐文化在引进平克四部曲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她说,平克四部曲湛庐文化引进了五六年之久,一直在寻找好的译者,追求最好的呈现方式。

湛庐文化从2014年底启动平克四部曲的策划出版工作,2015年6月,推出平克的经典著作《语言本能》。《语言本能》原版出版于1994年,是平克近20年儿童语言习得研究成果的总结,一经出版,立刻引起强烈反响,是语言学领域的必读之书。湛庐文化译本的译者是井冈山大学中文系老师欧阳明亮,欧阳老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平克原版的风貌。

随后,湛庐文化陆续出版了《思想本质》《心智探奇》,还为《心智探奇》开办了精读班的课程,由译者郝耀伟领读。直至2016年12月,历时两年,湛庐文化最后出版《白板》,“平克四部曲”终于面世。在策划出版这套书的过程中,湛庐文化收到众多读者的反馈,读者对这套书的喜爱,也让我们非常自豪和满足。

最后,郝莹介绍了关于平克最新的消息。《白板》这本书初版于1997年,2015年,在美国出修订版时,平克增补了1万多字的内容。平克非常关心中国,在书中经常引用关于中国的例子。目前,北京大学有意邀请平克来华,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开展系列演讲。

郝莹感谢读者喜欢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也和读者一起期待平克本人来华!最后,她送给大家一句话,结束了演讲,也引起观众的掌声:湛庐文化,镇店之宝,集齐四本,召唤神龙!

外星人、人类和AI的语言比较

第二位演讲嘉宾是国际新闻人、专栏作家安替。他解析了三个核心问题——语言决定思维吗?语言是如何进化的?AI会有语言吗?

近距离接触平克

首先,安替回顾了自己和平克接触的故事。他曾经在2015年采访过平克本人。当时采访的主题是针对平克对于暴力的看法,平克认为,未来暴力会越来越少,人类的善本能会发挥作用。安替则认为,平克的理论没有说服自己,因为自己对平克的结论持怀疑态度,所以当时的采访并没有发表。他表示,尽管自己不认同平克针对暴力问题的研究,但自己仍旧十分佩服平克针对语言学的研究,平克在语言学中的泰斗地位,无可撼动。

国际新闻人、专栏作家安替采访平克

语言决定思维吗?NO!

之后,安替剧透了一部即将引进的大片《Arrival》(中译名《降临》),这部电影改编自星云奖获奖作品《你一生的故事》,原著小说的作者是华裔作家姜峰楠。《Arrival》展示了一个语言学理论,即语言决定思维。主人公听懂了外星人的语言,她就用外星人的思维思考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吗?

平克《语言本能》的第一部分重点在驳斥语言决定论。平克认为,语言不会决定思维,思维定式不会受语言影响。掌握多种语言的人,可以自由地转换语言,但是他们不会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词汇的匮乏,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不会产生思维的缺失。安替认为,平克深受乔姆斯基的影响,是乔姆斯基最好的代言人,平克在用乔姆斯基的理论和大众对话。

语言是如何进化的?

那么,语言是如何进化的呢?语言的进化,最好的证据就是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是夏威夷岛上的一个地方。当时,夏威夷岛有大量的移民,他们来自中国、菲律宾、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一代克里奥尔人的语言中,有非常明显的本国语言的痕迹。例如,一位92岁的日本移民,在采访时这样表达:Me cape buy ,me check make(我卖咖啡,我挣钱)。这句话虽然没有正确的语法,但是当地真实的英文,大家都可以听得懂。

克里奥尔的二代移民,完全没有了类似的问题,他们的英语变得自然而流畅。语言从不完美到完美,是靠社区中生活的孩子,他们向完形填空一样,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自然和丰富。只要一代人,就可以达成语言的完成性问题。这一点,在手语中表现也十分突出。

安替认为,我们应该对小孩子有足够的尊重。对待90后的二次元语言,我们应该足够包容。他们不是在毁灭语言的纯粹性,而在在进行语言创造。

如果AI有语言?Oh,my God!

最后,安替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工智能有语言吗?如今,AI的深度学习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谷歌围棋连胜60场,百度大脑战胜了人类的最强大脑。现在的GPU,在模仿人类的神经网络,达到阈值,建立连接。

安替认为,如果有一天,AI之间可以相互通过语言沟通,谷歌大脑能和百度大脑之间传递中间算法,那么AI的语言进化将迅速完成,到那个时候,奇点就真的来了!

心智是什么

溪山书友、爱书善思的林毅第三位进行了主题演讲。他的演讲分为缘起与动机、目录与翻译、脉络与观点、四大相关人、其他等五个部分。

烧脑,真的很烧脑!

林毅先介绍了自己与溪山读书会的渊源。他第一次参加溪山读书会的活动是在2015年12月《指数型组织》一书的活动,当时正值自己博士论文结题的攻坚阶段。受《指数型组织》一书的启发,林毅回去就把自己即将完成的博士论文里面模型的英文缩写进行了修改。结果答辩时效果很好,获得最高荣誉。2016年9月,论文还被选去参加国际工商管理博士学术论坛。

这个机缘,充分印证了“开卷有益”。林毅始终对溪山读书会心存感恩,也珍惜与湛庐文化的缘分。2016年12月,他参加了湛庐文化主办的《心智探奇》精读班,在20天的时间里,认真阅读了这本鸿篇巨著。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接受读书会邀请时,先是觉得惶恐,又觉得不能只索取、不贡献,因而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林毅认为,市场上的图书品种众多,但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他称为“马桶书”,当然这是一个戏谑的说法,主要是指这类书比较简单,浅显易懂。另一类书,就是以《心智探奇》为代表的烧脑书,而湛庐文化出版的,大都是这类前沿高端的烧脑书。

溪山书友、爱书善思的林毅

湛庐文化的工匠精神

林毅说,为了准备当天的演讲,他在kindle上下载了《心智探奇》的原版对照阅读。在对照的过程中,他发现,湛庐文化团队在编辑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智慧。

首先,从目录的呈现上来看,湛庐文化的译本几乎看不到任何原版的痕迹,但是极好地呈现了原书表达的意思。

其次,林毅举了一个例子:“人的智能=神经网络+符号处理过程”这个二级标题,当时非常吸引他,但是他并不知道原文是哪个单词可以表达这个意思,对照原书之后才发现,原来是“connectoplasm”这个词。他认为,这一个词可以体现出湛庐文化团队在本套书出版过程中的工匠精神。

《心智探奇》这本书是认知心理学的经典著作,核心观点就是:心智是一套由计算器官组成的系统,它经自然选择的设计来解决我们祖先在茹毛饮血的生活中所面对的那些问题。从脉络上看,这本书以心智计算理论和物竞天择理论(自然选择,竞争,变异和适应)为纲领,说明心智是如何让我们能知觉(辨识影像)、推理(思考问题)的。进而,平克揭示了人类的情绪谜团,详加审视了人类社会关系网络的各个节点。最后,平克剖析了人类追求艺术的动机以及思索生命的意义等。

平克,何以成为平克

这本书牵连出四位重要的学者(或理论),分别是萨丕尔-沃尔夫、达尔文、道金斯和乔姆斯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两个版本,强的版本是:人的思想是受他所使用的语言所决定的。而弱的版本则是: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想的差异。安替已经讲过了语言决定论的问题。

达尔文和道金斯对平克的影响自不待言。根据溪山读书会1班同学易爱民解读的《自私的基因》的核心观点就是,“人类历史就是竞争把基因传下去的权力”。乔姆斯基则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的语法知识:这种先天的语法结构使得地球上所有自然语言的基本语法都是相同的。平克深受这四位学者及其理论的影响,《心智探奇》是一部涉及多学科、多理论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最后,林毅思考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平克会成为这样一位学者呢?他认为,这和平克的出生地与生长环境有关。平克出生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而那里正是多元文化的发生之地。


由左至右: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歌手席琳·迪翁、歌手贾斯汀·比伯

人类心智=天性+教养

溪山1班同学、博学广才的郑博元第四个进行主题演讲,他分享的作品是《白板》。

常识,并不简单

郑博元非常幽默风趣,首先他向观众抛出一个问题:“人类心智=天性+教养”这个公式,你们懂吗?认同吗?大多数在场书友都表示认同。他接着说,但这简约的答案却并不简单,平克和心智有关的这四部曲,每本书都有四五十万字,是真正的大部头。他之所以有兴趣读下去,就是想知道,这个大家都懂的关于人性的“常识问题”,为什么平克能写出四五十万字!《白板》的副标题是“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但这个常识并不简单,它是人们从生活的大量实践中辛苦得来的!

溪山1班同学、博学广才的郑博元

随后,郑博元介绍了《白板》的体例和基本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白板说”在当时知识界占据的优越地位,以及向其发起挑战的有关人性的新观点和文化,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是这一挑战引发的忧虑,第三部分如何缓解这一忧虑,第四部分则是作者的一套人性观,对认知的形成和对人类认知能力局限性的认识,使我们对人类苦难的根源和道德错觉的产生有深刻的认知,第五部分则是对科学人性观引发的政治、性别、教育等方面的争执进行了澄清。

郑博元再次风趣地表示,平克四部曲看过后,他认为,如果四部曲里选择一本书,可以从不那么烧脑的《白板》开始,如果只读《白板》中的一章,一定要读第13章“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对自我有个深刻的认识。

郑博元接着介绍了《白板》书中提到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首先是 “白板说”的提出者,英国17世纪经验主义哲学领袖约翰·洛克。洛克的“白板说”,不认为存在先天的人性,所有的人性都是后天教化的结果,从而瓦解了皇室世袭制和贵族特权,在当时具有非常进步的意义。洛克主张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并且保障人民拥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时,其统治才有正当性。这是现代民主和自由的理论基石。

与“白板说”并行的其他两种人性假设是“高贵的野蛮人”和“机器中的幽灵”,这两个理论的提出者分别是卢梭和笛卡尔。在《白板》这本书中,平克纵横捭阖,大张大合地批判了这三种流行的人性假设。平克将正方观点、反方观点都摊开,逐一指出其中的疏漏之处,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人性假设。

郑博元还介绍了对平克书中谈及的另外两名科学家,一位是极富争议的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他是“多级选择学说”的倡导者,支持人类存在自私的基因的同时,还拥有着利他精神、合作和建立联盟的能力等遗传天性。如果这些好的特征确实写在了我们的遗传密码里,我们也许有朝一日能找到办法来强化它们,建立起有生命力的联盟,并且逐渐让联盟变得更大、更富有包容性。

另一位是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迈克尔·加扎尼加,他揭秘了左右脑分工模式,让“左脑”“右脑”成为日常用语,让脑科学进入普通人的视野。加扎尼加联姻生物学与心理学,开创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纽约时报赞誉:“加扎尼加之于脑科学研究,堪比斯蒂芬·霍金之于宇宙论。”

认识自我 

随后,郑博元重点介绍了他感兴趣的章节和观点。在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一章中,平克提出“核心直觉”的概念,包括直觉物理学、直觉工程学、直觉心理学、直觉经济学等。平克认为,由于我们的身体构造和认知构造,人类大脑适应的适应一个已经不复存在的世界,只有经过持续教育才能修正人类直觉缺陷,教育是一种技术,它是试图在弥补人类心灵不擅长的领域,包括写字,数学,经济学,进化生物学,概率和统计学等。

郑博元指出,学习不是快乐的,因为学习本质是反直觉的!人类的实践智慧可能是和语言(它使方法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共享)和社会认知(它使人们能够合作而不被欺骗)一起进化的,从而造就了一个依赖观念力量而存在的物种。

平克提出人类的苦难源于一切人际关系中固有的局部利益冲突(亲缘选择理论)。道德感充斥着各种怪异和系统误差,并不足以保证能够将不道德的行为挑选出来,从而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智力,责任心和反社会倾向具有部分的遗传性,这意味着即使在完全公平的经济系统中,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平等和自由之间进行权衡。

在儿童一章中,平克列出了行为遗传学的三条法则:人类所有的行为特征都是可遗传的,基因50%;家庭环境的作用要远远小于基因的作用;共享环境0;在人类复杂的行为特征方面,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变异不能够用基因和家庭作用来解释,独特环境50%。

郑博元补充到,读到这一点的时候,他突然释怀了。对于孩子,我们给他的50%的影响,在他形成的一刻,其实就完成了。而共享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几乎为零,家长不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背负很多思想负担。当然,这个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广泛的争议,但是正是因为争议,其实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平克在结语中写道,对于人类的许多弊病而言,一方面人性既是问题所在,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出路。我们既要打通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壁垒,又要注意不同学科的适用范围。

我们一起相爱吧!

在演讲临近结束之时,郑博元用下图形象地道出了男女司机视野的巨大差异。同时幽默地指出,纵使男女差别如此之大,还是一起相爱吧!

尽管天色已晚,但来访同学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更有同学意犹未尽。


溪山读书会2017首次读书会活动合影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望而生畏的书,读不得不读的书!
斯蒂芬·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语言本能》、《心智探奇》、《白板》、《思想本质》
人性经不起考验,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瞰他人
读懂烧脑大神史蒂芬·平克,有一句话是关键
湛庐书单 | 10大烧脑神作,给终身学习者的思维升级宝藏
理解人性,语言是根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