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再认识

早期复极综合征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 是指至少两个相邻导联的QRS波终末部和ST 段起始部交界处的J点抬高达到0. 1mV, 伴有ST段凹面向上型抬高。该心电综合征通常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J点型:QRS波和ST 段之间的锐利转折消失, 而代之一段平滑移行曲线; 另一种为J波型:在QRS 波和ST段之间出现一个挫折或直立小波, 小波振幅0.1毫伏,时限20毫秒。

长期以来临床实践经验判断早期复极综合征为一个良性的过程,每一个临床医生包括权威的心脏病学专家都将早期复极定为心电图正常变异,无需特别的关注和处理。有报道心电图有早期复极改变人群发生率美洲2.2%、亚洲2.6%、非洲9.1%, 多见于年轻人、男性、黑色人种及运动员。在K latsky 等回顾性研究73 088名入选者, 观察早期复极人群是否具有更多胸痛及住院风险。在经过长达10余年随访后, 确认下侧壁导联早期复极综合征人群与正常心电图人群相比并无更多住院率及胸痛发病率。

但是,在过去10余年中,来自多个国家的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 和心脏性猝死的病例报告显示, 寻找到唯一的阳性发现是心电图上有J波或J点抬高。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个例的发现都会传播给每一位医生,提示伴有J波或J点抬高极少数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可能发生猝死。近年来随着Brugada征、J波与室颤相关的发现, 以及J波的基础研究进展,人们对此征的认识发生了改变。

心电图特点

1J点抬高和J波形成: 主要发生在V2 - V5, 少数见于Ⅱ、Ⅲ、aVF导联, V1V2导联出现J波时, QRS波呈rSr`, 类似右束支型;

2ST 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 常见于胸导及下壁, 抬高的幅度胸导高于肢体导联, 但很少大于5mm; T 波高耸;

3QRS波群起始部缓慢, 下降支快速或有切迹、顿挫, QRS 波群振幅增高, 时限缩短;

4)心电图短期内较少呈动态变化;运动时ST段可下移或恢复正常等

2 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分型

1)按部位分型  ①心尖部ST段抬高型(V3-V5导联);②前间隔ST段抬高型(V1-V2导联);③下壁ST段抬高型(Ⅱ、Ⅲ、aVF导联);④复合型。

2)  按良性和危险性分型

Ⅰ型:早期复极综合征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出现在V1-V3导联,一般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属于良性改变。

Ⅱ型:早期复极综合征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出现在V4-V6导联,常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如缺血性心脏病等。

Ⅲ型:此型改变可不典型,见于V1-V6导联,可合并或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机理

早期复极发生的可能机理有

1) 心室除极不同步:心室游离壁的除极顺序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而乳头肌区域心肌除极顺序是从心肌中层同时向心内膜和心外膜扩展;

2) 部分心肌提早复极:左室前壁和后壁的广阔区域除极较早而左室侧壁和后基底部以及右室除极化较迟;

3) 离子流的区域性差异:心外膜下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平台期Ito Ikr Iks Ica Ik-ACH Ik -ATP 增强和内向INa 减弱导致电位降低,而心内膜下心肌细胞无类似变化,引起了动作电位2相和3相跨膜电压梯度增大,可出现较明显的ST段抬高。

4) 早期复极发生心脏性猝死机理:J波出现和ST段抬高代表心肌离子流改变,动作电位2相和3相跨壁复极离散增加,诱发二位相折返,发生心室颤动、猝死。

研究进展

目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试图回答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与室颤的关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注册研究的一个长QT综合征合并房颤家族,家族中2个十几岁的孩子表现为早期复极综合征,QTc正常,其中一个12岁男孩有晕厥,心悸症状,长QT综合征评分3分,临床疑似诊断,期待基因诊断进一步明确。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报道了山西省太原市社区自然人群的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率。在3047例自然人群中,总ERS的发生率为12.80%J波型ERS发生率为3.41%J点抬高型ERS发生率为9.39%J波型ERSJ点抬高型ERS男性的发生率均高于女性(P0.01)。J波型ERS5564岁年龄段的发生率最高(4.01%),J点抬高型ERS3544岁年龄段的发生率最高(12.42%)。J波型ERS在下壁导联(Ⅱ、Ⅲ、aVF)、右心前导联(V1-V3)和左心前导联(V4-V6)的发生率分别为:1.48%0.75%1.18%J点型ERS分别为:0.69%5.25%3.45%。合并疾病者与非合并疾病者J点型ERS的标化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而J波型ERS的标化发生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 

  Rosso等针对J点抬高是否能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开展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45例特发性室颤患者与124 例健康对照组及121例年轻运动员相比, J点抬高在病例组中有更高的发生率( 42% vs13%, P = 0. 001), 其中以下壁导联( 27% vs 6% , P =0. 006)及侧壁导联( 13% vs 1% , P = 0. 009)明显。特发性室颤组中J点抬高的发生率最高, 其次为年轻男性运动员。T ikkanen JT等系统回顾了10 864名芬兰中年人群的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率及随访11年预后。该组人群的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率为5. 8% , 其中J> 0. 1 mv 的发生率在下壁导联中为3. 5%, 侧壁导联中为2. 4% , 下侧壁导联中为0. 1%;下壁导联的早期复极综合征可增加中年人群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校正后相对风险1. 28, P= 0. 03)。值得强调的是, 36名下壁导联J点抬高超过0. 2mV的患者呈现明显增加的心源性死亡风险(P< 0. 000 1)及心律失常致死风险(P = 0. 01)

早期复极综合征和心脏性猝死之间有一定关联,因此,对于早期复极综合征需要重新评价,特别是有晕厥病史或者有家族史的患者,需要各位重视,进行危险分层评价。

早期复极综合征危险分层方案建议

低危

中危

高危

临床症状

男性,运动员,无症状

胸闷、气短,器质性心脏病

心绞痛、猝死、晕厥、室性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

家族猝死史

可有

心电图改变

V1-V3导联J点抬高,ST段凹面向上抬高0.10.4mV

QRS时限≤100毫秒

⑶ 心率正常

QTcQTd正常

⑸ 持续心电图改变

⑴ 窦性心动过缓

V1-V5导联J点抬高,ST段向上抬高0.10.4mV,并有扩血管药物依赖动态改变

QRS时限≤100毫秒

⑷ 可出现窦缓

QTcQTd正常

⑹ 间歇性心电图改变

⑴ 室性心律失常,左束支传导阻滞,常出现窦缓

⑵ Ⅱ、Ⅲ、aVF、Ⅰ、avLV5V6导联J点抬高≥0.2mV

ST段向上抬高>0.4mVaVR导联抬高>2mm

QRS时限>110毫秒

QT间期延长、QTc缩短QTd异常

心电图J点和ST段抬高变化规律

明显的昼夜频率依赖改变

不明显

无明显昼夜频率依赖变化,但有动态改变

心率变异性

正常

中度减低

重度减低

运动平板试验

运动后J点和ST段抬高回落到基线

ST段压低,T波倒置,室速

冠脉造影

正常

正常或单支病变

单支或多支病变

电生理检查

正常

正常或诱发VT

诱发VTVF

心肌酶肌钙蛋白

正常

正常或轻度升高

明显异常

β受体阻滞剂

加重心电图J点和ST段抬高

对心电图J点和ST段抬高无显著影响

对心电图J点和ST段抬高无影响

异丙肾上腺素,奎尼丁

心电图J点和ST段抬高消失

对心电图J点和ST段抬高无显著影响

对心电图J点和ST段抬高无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丨遗传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及诊断一文总结
【063】高危早复极综合征新认识
复苏后,什么样的心电图是电风暴即将来临的先兆?
心电图幻灯片详解
另类心电向量图讲义8-室上嵴图形、早复征、Brugada波与大J波等VCG诊断(上)
早读 | 七种特殊类型心肌梗死,你都见过哪几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