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电学一词一图讲解3【钟氏现象】


     1972年,Edward Chung首先描述和提出心房内差异性传导(aberrant atrial conduction)的心电图特征和诊断,因而该心电图表现又被称为钟氏现象(Chung phenomenon)。

 【定义】与心室内差异传导相似,心房内也可发生差异性传导。并根据是否呈频率依赖性,又可分为时相性和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性传导。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性传导即为钟氏现象。它是一种少见的心电现象,发生率约为1‰。

【心电图表现】①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②形态变异的“窦性”P波可出现在各种早搏(房早丶室早)、并行心律,或其他的原因引起的长间歇之后;③窦性P波形态变异,即较长间歇后的第1个或若干个窦性P波的形态、甚至极性发生改变;④形态变异的P波出现的时间与窦性P波出现的时间相符。

【发生机制】钟氏现象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由于心房内传导束各部分不应期不均匀、异位激动在心房内发生隐匿性传导而引起。

【临床意义】与心室内差异性传导不同,钟氏现象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风心病、冠心病等),常出现在心衰患者,可能由于心房缺血、缺氧、压力增高、心肌纤维化等使心房内产生差异性传导。除此,应注意钟氏现象与房性融合波、房性逸搏、多源性房早等房性心律失常相鉴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钟氏现象(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性传导)
【心系列347】窦性P波形态突变或多变的心电图分析
显著的窦性心律致房内差传心电一例 附钟氏现象个人理解20200620
钟氏现象掩盖部分肺型P波1例
卢喜烈:P’onT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
【心电学】陈清启教授:常见心电现象-蝉联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