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管心脏电生理》第二十讲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二十讲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内折返性动过速(intra-atrial reentrant tachycardia,IART)是指起源于窦房结区域以外心房任何一部分由折返机制形成的心动过速,约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5%。约50%患者有心脏器质性病变,一部分发生在心房手术后,也可发生在心脏无器质性病变者。

一、形成机制

 心房局部组织病变造成心房内组织的传导不均匀和不应期不一致而形成折返环路,是产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基础。其折返环路位于窦房结区域以外的心房任何部位,形成传导速度和不应期不一致的两条径路。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多因适时的单个或多个心房期前刺激进人折返环相对不应期,发生传导延缓后诱发,快速心房起搏刺激时也可因发生房内传导延缓而诱发。

二、心电图及电生理特点

1. 心房分级递增刺激频率增快或程序期前刺激偶联间期缩短至心房相对不应期时均能重复地诱发及终止。

2. 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形态多变,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表明心房上部先激动,反之为心房底部先激动。 P′波在aVL导联呈正相或双相提示右心房先激动。P′波在V1导联呈正相,食管导联P′波早于V1导联出现提示左心房先激动。

3.一般P′R<RP′,P′R≥0.12s,多数P′-P′频率固定,R-R不固定,心房率常在120-240次/分,可有不同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但不影响心动过速的周长和维持。

4. 心动过速时快速心房起搏常形成拖带现象,显性拖带可见房性融合波。

5. 有时心动过速自行终止前会出现P-P间期逐渐延长,系折返环路内发生传导延缓所致

6. S1S2法扫描时,可看到孤立的房内折返。

图13 采用S1S2 340-10ms诱发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管心脏电生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浙江心电规范】浙江省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技术操作与诊断规范(试用版)
心内科——心律失常(二)
刘桂芝:食道心脏电生理在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浙江省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操作与诊断规范(2021修订版)
李忠杰:如何应用食管心脏电生理诊治心律失常·365医学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