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为艾灸?科学剖析艾灸的治病原理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古老的医术之一。这种看上去有些“神秘”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当今防病治病的较好的医疗手段之一。

何为艾灸?

艾灸,是指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阳补气、消瘀散结、健身防病之功效。艾灸疗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古老的医术之一。这种看上去有些“神秘”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当今防病治病的较好的医疗手段之一。

艾灸的治病原理

1、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

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与吸收。

艾灸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具有镇静、镇痛等作用。

2、调节免疫功能

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

例如,人体受寒后通过艾灸结合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袪寒升温;反之可以散热。

3、经络穴位调节作用

中医学认为,作为一个整体,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相互连接协调的,而起连接作用的正是身体的经络穴位。

艾灸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可以通过相连的经络释放到全身,起到相应的作用。

4、药理作用

艾草是艾灸区别于针灸和穴位按摩显著的不同,艾灸必须要使用原料“艾”的药效功能。

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灸疗法的起源

艾灸疗法究竟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至今未得到解答,并无从考究。但是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及人们的推测,艾灸起源的时间为西周之前。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为燃料。

这个距今2000年以上的古代医疗方法,在中医学上至今仍发挥着较大的防病治病的医疗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周强|中医外治五术形式简单,内涵博大精深,如何灵活配合应用
艾灸的原理之:整体调节(附语音)
忧郁了,按按“开心穴”!
颈椎后面长了个“富贵包”,医生叫我去买点黄豆,没想到就治好了
艾灸(悬灸)的作用
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