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配套专题检测】:专题十五 小说阅读 1
  

中国小说阅读

(时间:45分钟 满分:70)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

孤石

聂鑫森

汽笛响起来的时候,朱庆已经把刨床开动了。刨刀缓缓地在又宽又长的钢板上行进,犁出一卷卷薄薄的钢屑,星星点点的暗红色火花寂寞地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把整个钢板的平面刨一次,需要差不多四十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他可以去喝茶、看报、找人聊天。

偌大的一个车间,只安装着几台大型刨床,他的师傅黄子正就站在不远处,双眼瞪着刨刀。几十年就是这样一个生命形态。其余的人,或捧着一张过时的报纸,或呆望着屋顶白天也亮着的日光灯,俨然一群泥塑。

朱庆觉得很岑寂,很孤独。

这种感觉并不是他进了工厂后才有的。

他一生下地,就被丢在外婆家。爸爸妈妈长年累月在大西北找矿,只有春节才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住上十几天。他孤寂的心刚刚盈满暖意,爸爸妈妈又走了。

他自小就不爱多说话,也许是由于说话的机会太少。外婆不会唱民谣,不会讲故事,只是在吃饭时不停地说:你吃饱了没有?再吃一碗吧。后来,高中毕业了,没有考上大学,他到工厂当了一名刨工。

朱庆转过身子,望着窗外。

窗外有一块小小的园地,正中立着一坨一米来高的山石,上面覆盖着一层紫褐色的苔衣,石根周围簇着草叶,很像一幅立体的图画。这一坨山石,使他想到云蒸霞蔚的峰峦,想到碧林深处的楼台亭廊,想到砍柴人的带点野味的歌谣,想到轰然直下的瀑布。他觉得这孤石是活生生的,它懂得他,他也懂得它,正像李白所说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他决定找几个伙伴来,把它抬回去,立在车间外,这样他和它就可以日日相伴了。

他给山石浇水、植苔,在山石周围培置小草,拾来断砖围出一块园地。山石上渐渐地生出紫褐的苔斑,石缝里冒出小小的草叶。

师傅看见他弄得工装上满是泥水,目光里闪出许多的迷茫,叹了口气,说:到底是个孩子。

在刨刀运行的那四十分钟里,朱庆再不感到难熬了,他可以和山石无声地对话。他把这件事写在信上,寄给远方的爸爸妈妈,他想他们一定能够理解这一份寂寞和孤独。

好容易盼来了一封信,信上说那是沙积石,属于软石的范畴。然后又叮嘱他不要玩物丧志,要好好工作,听领导的话……

朱庆读信时的那种失望,沉得像铅块,压得他的胸口格外难受。他们一辈子找矿,和各种各样的石头打交道,一切都变得司空见惯,他们无法想象儿子的这一发现所带来的惊喜。唉,人总是容易变成一种职业的符号。

有一天,山石突然消失了!

师傅对他说:厂长说这块石头很好看,就叫人搬到厂部会议室去了。

朱庆跳起来,恶狠狠地说:那是我的石头!

师傅拍拍他的肩,说:你真不懂事

他溜到厂部大楼,一口气蹿上五楼,找到那间大会议室。镂花木架子上,搁着一个浅红的紫砂盆,盆子里立着他的孤零零的山石,可怜巴巴的样子。他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泪水。

下楼的时候,他碰到了西装革履、满面矜色的厂长。

他突然大声说:你偷了我的石头!

厂长还没有回过神来,他已经咚咚地走远了。

刨刀不知撞到什么硬处,咔啦一声脆响,刀子断了。他听见师傅在吼:朱庆,你的魂丢了?

是的,他的魂丢了。

第二天,他向厂部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

1小说中画线部分描写了主人公眼中的山石,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鉴赏能力。回答此类题首先分析其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然后分析作者的意图,即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画线句子用了比喻、排比、联想,其目的是表达对山石的喜爱与对生活的向往,为下文作铺垫。

答案:(1)运用比喻、排比、联想(或心理描写)(2)描绘山石形态,形象地表达主人公对山石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师傅黄子正说的你真不懂事一句话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推断与分析能力。很明显师傅的话表明了两代人的代沟,而下文中主人公找厂长理论辞职也属于你真不懂事的范畴,可见此句也是为下文作铺垫。

答案:(1)凸显两代人在观点和处理问题方式上的矛盾关系;(2)为下文写朱庆找厂长理论和辞职作铺垫。

3小说中的朱庆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朱庆自小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精心打理山石,热爱生活;与山石对话,内心情感丰富;写信与父母交流,渴望被理解与关爱;与厂长理论并辞职,说明他敢于反抗。

答案:(1)热爱生活,勇于改变现状;(2)沉默寡言,内心情感丰富;(3)孤独寂寞,渴望得到理解与关爱;(4)果敢而执拗,坚守自己的精神领地。

4本文题为孤石,请探究孤石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鉴赏的能力。孤石,孤单的不仅仅是石头,还有人。孤石表现了与主人公一样的人的生活,孤石表现了社会上的不公与错位,孤石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孤石寄托了作者对朱庆们的同情。

答案:(1)以物喻人,借孤石形象地表现主人公的生存状态,寄寓作者对朱庆们生存境遇的关注。(2)小中见大,借助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提出青年成长过程中被社会普遍忽视的情感需求问题。(3)针砭时弊,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社会在价值判断上存在的错位现象。(4)引发思考,通过对不同层面人们不同处事方式的叙写,表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隔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

梯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就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三!

咬着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  )

A小说借梯子为道具,通过父与子两个人物的对话,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人对人的认识必须是防范和信任共存。

B.这篇小说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爸爸和儿子只不过是两个道理的传声者,就如相声里的甲、乙两个角色,因为微型小说不要求要素齐备。

C.写儿子在梯子上,爸爸却让他长时间地站在上面听自己讲故事,这一情节不真实;还不如让儿子跳两次,既可避免拖沓,给儿子的教训又更深刻。

D.父亲讲述的那个儿子是一个勇敢的儿子,父亲的儿子是一个胆怯的儿子,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E.小说主要以儿子上梯子、在梯上、下梯子构成故事情节,充分体现了微型小说的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一个突出特点:时间跨度小,写典型的生活横截面。

解析:B项,人物、立意、情节是构成一篇小小说必不可少的三要素C项,这一情节不真实评价错误,违背了小说创作原则;D项,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错误。

答案:AE

6小说中的爸爸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爱儿子;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地教育儿子;是一位具有难得的理性的爱的父亲。

7文中写到了哪几种花?分别简析其作用。(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小说在文章的不同位置恰到好处地穿插了对的描写,虽只言片语,却收效甚佳。在分析时,要联系景物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推动情节、揭示主题方面的作用,还要具体位置具体分析,开头的和结尾的会有所不同。

答案:墙头上的野花,交代事情的起因。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生动地描绘出儿子笑声的欢快。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形象地描绘出儿子的灿烂笑容,表现其内心由惊惧转为欣喜的变化和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8文中的爸爸先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就更不必说了。后来又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你对其中的哪一方面有较深的理解,请说明理由。(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思想大于形象,《梯子》中讲述的故事所揭示的主题庄重严肃,远远地超过了故事本身。这是老一代在用自己的沧桑人生昭示新生的一代:放飞人生这只美丽的风筝,只靠风和日丽还不够,只有热爱、钟情和方刚的血气也不够,还得有大勇、坚毅、睿智和冷峻、成熟、练达。(言之成理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5)

老街灯

王月鹏

这是最后一夜。当晨曦升起,当那个叫做明天的日子如期降临,老街灯将永远地告别这条街道。

已经多少年了,它一直守望在这里。街道的秘密,就是它成长的细节。那些匆忙的步履,那些徘徊的心事,喜悦或悲伤,孤独或喧嚣,都曾经走进老街灯温和的目光。老街灯珍藏着它们,永远不会说出口。

老街灯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对一条街道的守望么?当它的光越来越孱弱,终于无力继续照亮别人的路的时候,那些曾经被它照耀过的人,并没有为它指明一条道路。离开了这条街道,老街灯不知道自己将要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当它带着这条街道的所有秘密离去后,街道将仍然是那条街道,仍然布满匆忙的步履、徘徊的心事,仍然上演着一幕幕的喜悦或悲伤,孤独或喧嚣。

因为别人的遗弃,老街灯成了守夜人的珍藏品。在离开那条街道之前,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与守夜人原来是如此之默契。守夜人和他的妻子也老了,这条街道,这盏灯,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这么多年来,守夜人从来不揩老街灯的一滴油。现在,他拥有了这盏退休的灯。它就被搁在火炉旁边的一个靠椅上。我相信老人独自凝望它的时候,心底一定会涌动很复杂的想法。老街灯曾在那些风雨之夜温暖过他,就像此刻它在陪伴着他的孤独一样。炉火的温馨,让那些风雨往事披上了一层暖意。那些相依为命的日子是值得回味的。老街灯记得,守夜老人每个星期日下午总喜欢读一些游记类的读物,他高声朗读着那些关于非洲、关于大森林藏有野象的故事。他从未离开过这条街道和这盏灯,他的心里有一个关于远行的梦想。

是命运不肯放走他。当他终于可以走开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将要遭遇怎样的命运。有些东西,其实是我们无从把握的。就像在奔往某处景观的途中,我们无法拒绝沿途的景致一样——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还是忧伤的。甚至,它们的存在,或者这种存在所呈示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作为目的的所谓景观。而这一切,常常被我们发觉,却又很难做出有违初衷的选择。人的一生就这样固执地走了下去。

而守夜老人留了下来。还有老街灯,也一直留在了那里。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我们是匆匆的赶路者。

因为搬家,我翻阅起了旧的习作。它们已在牛皮纸信封里尘封十多个年头了。我无法让自己不按照当下的心态和眼光去重温那些文字。我在翻阅它们的时候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回归当初的心境。这些稚嫩的文字,它们收留了我的青春,遥远并且质感,它们打动了我。我珍视这份真实,并且期望写下具有同样品质的文字。多年以后,我也会像今天一样成为自己的读者。就像那盏老街灯,它曾经照亮了我的远行之路,也一直在记着我的回家的路。

另一种现实是,难耐寂寞的老街灯主动走进熔炉,被铸成一架可以插蜡烛的漂亮烛台,摆到了诗人的绿色书桌上。那些曾经的风雨,于是在诗人笔下成为浪漫的风景。也许,这仅仅是一个梦。但这个梦让我有说不出的伤感。                                                (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  )

A文章第二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老街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人们对老街灯的怀念之情。

B老街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最后却被人遗弃,这充分说明了人的喜新厌旧和冷漠无情。

C.文章第四段通过写守夜人老街灯的珍惜,告诫人们对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的事物一定要懂得珍惜。

D老街灯老了,守夜人老了,凡是老了的人和物,都必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湮没,不值得人们留恋,不值得人们伤感。

E.文章最后通过对梦想的描写,含蓄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一个人或物,如果不想被时代抛弃,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而相应地改变。

解析:A.比喻应为拟人,且文章第二段没有表达出人们对老街灯的怀念之情;B.喜新厌旧的说法于文无据,冷漠无情的用词程度过重;D.凡是老了的人和物,都必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湮没,不值得人们留恋,不值得人们伤感的说法与原文为老街灯而伤感的感情基调不符。

答案:CE

10如何理解老街灯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对一条街道的守望么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仅仅是守望;然后要分析句子的反问形式,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是老街灯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对一条街道的守望;最后联系全文分析守望的含义,既指老街灯对岗位的坚守,又指老街灯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

答案:(1)老街灯的存在是一种守望,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2)守望不是老街灯的全部使命,无论退出历史舞台与否,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启迪与慰藉,让人们的精神有所寄托。

11文章题目是老街灯,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守夜人旧的习作(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写守夜人旧的习作是为了衬托老街灯;然后要分析运用衬托这一表达技巧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即充分揭示了老街灯存在的时代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分析时要善于由点及面,由具体到抽象,要找出老街灯守夜人旧的习作之间的共同点,并分析其深刻的内涵。

答案:二者对老街灯起到了补充说明和烘托映衬的作用,借写守夜人和旧的习作充分肯定了老街灯存在的时代价值和其特有的精神内涵,揭示了老街灯所具有的不可忽略的精神作用和文化价值。

12结合文章内容和老街灯的象征意义,谈谈作者对老街灯命运的看法。(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探究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分析老街灯的象征意义;然后要对老街灯的象征意义进行点评,评价时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既要指出老街灯被遗弃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分析老街灯在新时代的精神文化价值;最后要根据题干要求谈谈作者对老街灯命运的看法,结合作者的态度,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老街灯象征曾经对我们的精神起过引导作用的传统文化(人或物),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渐渐远离现代文明而被遗忘、遗弃,有着历史的必然性。(2)人们紧跟时代的步伐,但不能忘记老街灯对人的作用,应珍视其精神、文化价值。(3)老街灯如果耐不住寂寞,迎合时代潮流而改头换面,无异于自我毁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百喻人生小故事303
史蒂文森《点灯的人》
第几号街灯
【智慧背囊】梯 子
成长的梯子
【诗歌】街灯下的地摊 | 吴树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