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司家族Biogon、Hologon、Diagston、Planar、Sonnar、Tessar、Tele

 1、Biogon

Biogon 镜头的外型是由Dr. LudwigBertele发明,它现今在光学史中仍是设计的水准标记。其设计深受摄影家喜爱,经年不衰。因为相机内没有反射镜,可以让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很小,此其优点之一。因此,镜头的设计工程师就研发出这支Biogon头,它几乎可以完全矫正变形现象。Biogon镜头的设计几乎是对称的,它的变形现象比单反相机所使用的Distagon广角镜头还低。它深受专业摄影家的重视,一般摄影时,均爱使用它,因为它在任何摄影情形下,均有出色的表现。

在1932年,Sonnar型镜头更进一步的发展,引导出了Biogonf/2.8镜头的设计。这是一只35mm系统的高速、广角的镜头。第一只Biogon镜头是由6片镜片分成4群所组成。在1952年,它由7片镜片所组成的新设计所取代以获得更优秀的像场亮度以及对变形的进一步改善。

从此之后,Biogon的标志在其他同等级的广角镜头中被CarlZeiss建立了一个标准,因为它非常的快速且像场也特别地平坦。这个特色也同时表现在Biogonf/4.5(120系统)这只由8片5群所组成的超广角镜头上,它能够提供的角度达到90°。

这个焦长只有像场对角线一半长度的Biogon镜头能赋予全部的影像范围几乎完美的分辨率和色彩饱和度,即使在全开光圈的情?下。桶状变形和影像边缘的失真相对上是不存在的。

Biogon特别适合在建筑、时装模特儿和全景摄影,也适合拍摄在狭窄空间中的机器或是工业流程。

2、Hologon

Holgon镜头是广角镜头中最有名的镜头。这个镜头是在60年代早期由Dr.Glatzel所发明的,这个超级广角镜可以在106度的角度内制造出没有变形的影像。Holgon这个字是由希腊holos所衍生的——意思是全部,你可以将每一样东西拍进一张相片里,因此在风景及建筑摄影中就变得非常有名。

Holgon的镜片弧面几乎是半球面及完全平面所组成,制造这种镜片需要特殊的的技术,而且镜片的定位必须非常地精确。目前只有Zeiss有能力依照规格生产这种镜头。Holgon称得上是光学史上的艺术品,也是现在买得到的镜头中最神奇的镜头。

15mm f8 Hologon for Leica 这只镜头并不是因为光学表现优异(变形矫正及颜色反差非常棒,但画面明度不均匀,必须藉由原厂滤镜才能使画面亮度均匀),而是它的光学构造只由3片镜片所构成的。如果对镜头有认识的话,应该知道广角镜头是最难设计的,因为会有严重的变形所以要用镜片矫正,通常20mm以下的超广角镜头用个十几片镜片矫正是很正常的事。虽然光圈不够大,也不如Zeiss15mm/3.5 实用 (Leica那只15mm/3.5镜头是Zeiss做的,而Nikon的15mm/3.5镜头则是向Zeiss买设计图自行生产的,由此可见蔡司的设计实力),但Hologon有其独特的魅力。

Leica 那只名镜(Hologon 15mmf8)由于总产量不超过350支,非常稀有二手的在美国要价8000到一万美金。Holgon称得上是光学史上的艺术品,也是现在买得到的镜头中最神奇的镜头。(G系列那只镜头是德制的,要买德制镜头的人可以考虑,如果只是平常拍照,不用到望远及Macro镜的人可以考虑G系列,因为每支镜头都比单眼的优秀。) 

3、Planar

Planar型镜头是由P.Rudolph博士于1896年在Zeiss所设计出的。这是镜头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第一个能够在大光圈时提供无像散的像场且能对球面像差做高度的矫正。这款镜头在追求高速的同时也能对色像差有杰出的矫正。

传统的Planar型设计,是由两组对称于光圈的透镜所组成。尤其以光圈两旁相对称的高曲率透镜弧面形成一个近似封闭的空间为其特色。由于这种设计有Gauss型望远镜头的特点,所以这种目前被许多镜头制造厂商所使用的设计型式,都统称为Gauss型镜头。

在20世纪,这型的设计更进一步引导出高速镜头的设计,例如为35mm电影机所设计的Biotar型高速镜头(f/2,f/1.4),或是光圈值达f/0.85的X光机镜头,发展给NASA用的50mmf/0.7 Planar。

新的Planar型镜头维持数十年的传统,将起始光圈设定在f/3.5至f/0.7之间。Planar型镜头也能将所有镜头工学上重要的改良立即吸收到它的设计之中。这项特色使得现代的Planar镜头始终居于领导地位。即使在全开光圈下,整个像场上也都能呈现优越的解像力,使得Planar镜头真正地成为一支世界性的镜头。而它也特别适用于中型相机和135相机。

4、Sonnar

Sonnar镜头是传统式的设计,摄影家们已寻求多年。过去几年中,不断地加以修改,如增加其速度,减少镜头的像差,以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准确。Sonnar镜头针对小型快拍或正式人像均非常理想,即使在全面光圈它也可为影像区边角提供高对比。Sonnar是采用传统型的设计。大约在60年前,随着Sonnarf/1.5和f/2这两个高品质、高速的镜头出现,对35mm系统的摄影具有决定性的贡献,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Sonnar型镜头的小尺寸和较短的后焦距对新型35mm系统相机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Sonnar型镜头的发展在往后很快的使这型镜头能运用在长焦距镜头和大尺寸的底片上面。到目前为止,这型的镜头不断地改善和更进一步地发展。大量的新型Sonnar都有高速、锐利、色彩饱和和优秀的像场照明等特色,一些特别的长镜头在专业或业余的人像摄影、望远摄影、新闻摄影、舞台摄影或科技上的摄影都有极高的评价。

[2008-02-01 05:22 补充如下]

Tessar:

Tessar型镜头是由P.Rudolph博士在1902年所设计的。特色是用最少的光学镜片却能得到最高质量的影像,Tessar型的镜头已经在世界上很普遍地被使用,这是Rudolph博士这项精巧设计的巨大成功。90年来Tessar型镜头已经建立起它独特的地位,随着镜头设计和光学镜片的发展,更加证明了这项产品的灵巧方便和经得起考验。它在镜头设计史上的艺术地位已经被确立了。今天,Tessar镜头意同于锐利的分辨率、高透光率、均匀的像场亮度和杰出的变形矫正。这个型式的镜头使用在彩色摄影上不需要更改任何设计以消除色像差的问题。如同所有的Zeiss镜头,Tessar镜头在设计时就已经做好色彩矫正的工作了。

Tessar镜头现已被广泛地使用在风景、建筑、人像和运动等摄影上。

Tele-Tessar:

与像场的对角线相比之下,Tele-Tessar型的镜头有一个长的焦距。这型镜头所提供的优势是它的设计简单,同时能使最前面的镜片到底片的距离比实际焦距还短,有时可以减少到25%的长度。

这型镜头的特色是拥有4到6片的镜片,且前组聚集的镜片群和后组较分散的镜片群之间有一段长距离。后组的镜片相对之下比较小因此允许光线通过狭小的机身孔。也因为重量轻,所以能够手持拍摄,即使用的是600mm长镜头。

第一只Tele-Tessar镜头是由W.Merte于1921年在Zeiss开发出的。由于使用新型的镜片,适当的光学特性加上广泛地使用计算机系统来辅助设计,使得今日的Tele-Tessar镜头有着非常优异的表现。也因为镜头的角度可以小到4°,所以当你从观景窗看出去的时候,它就像是一支有力的望远镜。

在长距离、运动、新闻、探险考察的摄影领域中,Tele-Tessar型镜头是一个完美的选择。而较浅的景深也时常被运用成为影像的特质。

T* Coating:

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有的光学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使它们的光学设计都.非常的完美也是一样﹕这个问题就是影像质量下降。是因为在所有空气与玻璃的交界处都会产生反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Zeiss科学家亚历山德拉斯马库拉博士(Dr.AlexanderSmakula)所发现的,他发明了防反射镀膜技术并且获得1935年的专利,过了好几年才将其中的秘诀公开。这项发明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要去降低军事双筒望远镜所产生的反射,避免敌人侦测到观测兵在哪里。不过,主要的目标是降低玻璃和空气接触面所产生的反射。这项发明改革了所有光学技术的领域,而且也可以设计配有很多镜片的高性能镜片组,而且也不会降低对比。从那时起,Coating就用来增进光线的传输。不过,防反射镀膜的进展并未因此而停顿下来。多层镀膜的使用甚至可以压制一些广泛范围光线的反射----最后发展出有名的T*-coating,从1972年CarlZeiss就使用在镜片上。

今日,Zeiss利用镀膜法让Zeiss的每一个镜片传输正确的颜色就是说,Zeiss充分利用整个光谱传输,包括每一种玻璃类型的光谱吸收来获得整个光谱传输需求。和一般中性镜片做比较,能够高度传输蓝色区段光线的镜片叫做冷镜,而能够高度传输红色区段光线的镜片叫做暖镜。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常常需要根据用在个别镜片上特殊玻璃的折射率,规定每一种镜片表面个别的镀膜法-----当然,这样会让制造过程变得更复杂而价格相对提高。

镜片的外表和的表面大部分的时候都很干净,但有时却脏的很难处理。针对这个问题,改进镀膜的耐久性就成为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

在离子法镀膜过程中,使用具有高能量的气态离子。这些具有高能量的离子的使用有二种目的﹕其中一种就是,它们会释放镀膜的原子动能,让原子加速。另一种目的是:它们让这些基本镜片的表面引起震动,让镀膜的原子能更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这些离子将镀膜的原子带到最适当的位置上。传统的防反射过程里,那些沈积的材料容易形成不正常的柱状晶形-----没有离子撞击,结果变成一个不松不紧的结构。离子法镀膜过程可以产生很光滑的表面,在硬度的增加和耐磨性的改进都有很好的效果。

让我来说明更进一步方法T*--coating。这种光学相位校正镀膜是Zeiss特别为了双筒望远镜内部的顶部棱镜(roofprism)所发展出来的,顶部棱镜所发生的相位移.对于有使用顶部棱镜的双筒望远镜,严重影响其影像质量----这是Zeiss的双筒望远镜可以提供给使用者的另一种更好的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司镜头经典结构大解析
镜头的结构
“德味”的诱惑--【康泰时】铭镜
蔡司七剑——七个蔡司系统中各自最令人心动的一支[色影无忌文章]
蔡司主义
ZF接口蔡司镜头全面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