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评价日清战争前,日方发布的檄文《告十八省豪杰书》?
userphoto

2017.08.18

关注
该檄文发布在两个国家即将开战前夕,也就是说其背景是两个国家处于敌对状态,而无论是从当时时代背景还是现在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与朝鲜当时都还属于传统保守的农耕文明,二者都拒绝融入兴起于西欧、已开展了三百年的进取、外向扩张型近代化文明,而日本本身是一个非常善于进取学习的民族,就像他们在1300年前大规模从中国隋朝与唐朝汲取文明一样,已迅速主动全面融入这一人类史上新型文明形态,其国家发展策略与人民意识形态已转向了西方的扩张模式,国家形态已从封建幕籓体制转变为帝国体制,对外政策也从江户时代的故步自封亦即闭关锁国模式转而开启欧洲式的对外征服与殖民模式,毫无疑问,就战争行为上看,日本是主动进取方,而中国是被动防御方。而就当时地缘环境与其国家能力而言,日本无力也无须像欧洲国家那样去全球各地“找地盘”,对他们而言对岸那近在咫尺的落后腐朽、蠢弱不堪的大陆就是最好的目标。只是有个问题:有点大。摧毁一个大国最好的方法不是强攻它而是让它陷入内乱自行瓦解。显然该檄文的真实目的很简单:从内部分化清朝中国,蛊惑汉族人意识形态,使中国数量庞大的汉族人与属于少数民族的满族统治阶层对立起来,以为其征服中国的侵略战争服务。从国际格局来看,大国被肢解对周边国家而言是最有利的安全态势,任何时期中国陷入内乱或分裂对日本是最有利的地缘态势,就像苏联或印度之对于中国,亦或历史上的匈奴、突厥、蒙古之于中国各代王朝。不要天真的以为日本人是对中国人充满感情的民族,被该份檄文中大打中华文化牌的煽动性言辞所蒙蔽,其本质就是一项辅助军事行动的文化与舆论策略。现在,包括当时的很多中国大众不清楚该檄文的作者宗芳太郎其人为日本派往中国的极其精明的间谍,宗芳太郎出生于日本政局动乱的幕末时期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从小接受了日本传统的武士教育,其本人就是武士。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布皇道于四海,开辟万里波涛”,吞并朝鲜半岛,征服中国,与西方强国并列的“大陆政策”。大陆政策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目标情报,因此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很多情报人员,年轻的宗芳也被派往大陆以各种身份做掩护在中国各地搜集各种情报。他以最出色的能力履行着他的使命,直至最后病死在中国,他一共在中国生活了约40年,他在中国的情报成为日本帝国政府对清朝几乎一切重大政策与行为的基础。从甲午战前北洋舰队的一切连中国人甚至北洋舰队本身自己都不如他研究掌握得透彻的军事情报,到马关条约的政策蓝本,从戊戌变法中的维新党到广州的南方革命党活动等等许多情报都是他的“杰作”这份著名的檄文就出自他手。看过他的情报你会惊讶的发现日本人居然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他在中国的活动他都留有日记残留下来,现在大陆已开始整理出版,名为《宗芳日记》。他因极为出色的工作而破例得到明治天皇接见,并在日本被塑成雕像以国家英雄被纪念。了解这份檄文的背景就不难理解它的目的了,简单理解就是离间。以所谓的中日同文同种,满清是蛮族的种族观念鼓动汉人与清庭对立,甚至使汉人将日本的侵略视为解放战争从而不抵抗甚至支持,这将极大的瓦解中国的抵抗力,同时改变日本的侵略者形象,意图取得道义支持。客观的看,这份檄文显示出宗芳过人的谋略与才识,更显示了日本发展了近千年的武士文化所造就的极度进取性的民族文化,而在这种极度追求精益求精的充满活力的进取型文化面前,中国自百家争鸣充满活力的春秋战国时代结束、自秦朝帝国时代开始就已固化并步向衰亡的松散型的农耕文化将毫无抵抗力,这种文化上的极大反差就是中日两国各自迥异的近现代史现象,及自1894年甲午战争为标志到1945年止中国在与日本对抗时节节败退,甚至及至现在日本早已作为最发达现代化国家之一存在了数十年,而中国依然还处在中低端发展水平的最深层次原因。而就所谓同文同种及中华文化正统性问题而言,同文同种只是中日两国的表象。两国文化的历史路径与结构模型并不相同。虽然古代中国文化三千年来都把自己视为东方甚至世界的中心,亦即“天下”体系。以华夏为中心认为其余世界都是蛮夷从而构建出一套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世界体系,这套体系以早期的华夏族群为主体、以天子为核心到后期以汉族人为主体以皇帝为核心一直延续至近世,这种天下文化理念是唯我独尊的,具有排他性,认为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但是日本也是。日本人从其无文字的传疑时代一直到引入汉字的信史时代也有其一套日本版天下体系,这套体系以大和民族为主体以天皇为核心。其文化中,天皇是天之子,大和民族是天皇的子民,当然,因为中华文化的存在,他们不可能像中国人一样称自己为世界的中心,但是对他们来说日本是与中国并列的“天下”体系,虽然对中国来说日本毫无疑问也属于“蛮夷”之列,但日本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与中国并列对等的。所以他们会在致随隋炀帝的国书中写到“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会把遣唐使看成对等的国家交流,会把蒙古忽必烈的建交要求定位为对等外交,因而也会有丰臣秀吉企图灭韩征明的万利战争,会有明治维新后迅速吞并琉球并在朝鲜半岛驱逐清朝势力的举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人鼻子下为何留一小撮胡子?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却有重要用途
不能忘记历史,日本侵华的原因综述
日本明治维新为何成功
【每天老照片】-1万-2160- 中国因为日本的侵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日本为何要侵略中国
​2万日军,裹挟一万妇女钻进长白山,结果却莫名消失,背后缘由令人惊心
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去世前吐出了6个字,揭开原因却令人震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