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书法艺术创作浅谈------本文作者书画篆刻艺术家黄鑫

浅谈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研究

一、艺术个性是艺术家的生命

 

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文化。书法艺术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的艺术创造,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书法是一门奇妙的艺术。

中国书法既是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又是诗意的线条化,以表现和抒情为主。她是借助于汉字形式的结构,充分发挥毛笔的特殊性能,通过抽象的点画线条的流荡旋折、收擒纵放等造型运动,将主观内宇宙和有灵世界各种物态以及生命形象集中、提炼、浓缩、转化而为“有意味的形式”。书法是线条(点画)的艺术组合,线条的质量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是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创作上很讲究笔墨结构,笔墨结构不仅在形似,而且在于神似,在于笔韵。

中国书法艺术从一开始就和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文人和书法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情缘。有不识字的“画工”但决没有不识字的“书奴”。明岳正发出这样的议论“画、书之余也。学者于游艺之暇,适趣写怀,不忘挥洒;大都在意不在象,在韵不在巧,巧则象,工则俗矣”。书法艺术并非纯形式观赏艺术,它须读其文以品味其文学内容之情境;观其艺,以欣赏其书法形式美之情境。书法作品表现形式是线条艺术,其基础却是字外功夫。书法属于美学范畴,而其创作又不可避免地与文字学发生关系。书法作品应文、书两境俱美,并且无错字之瑕,才可谓完美的书法艺术作品。书法不是“独立”的艺术,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中国文化而“独立”。书法不仅是表现自我书法个性美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表现自我文学个性美的最佳载体。发自自我性灵之诗文,以之作书更为自然,更能深入表现其意境。宋人晁补之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因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所独有。”妙是一种体现心境于形质之中的精神旨趣,需要用灵心慧性去体悟。悟,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直观而透彻的察照能力。这是书法家人格的涵养,天机的培植,心灵的化育、德识才学等内外工夫的全面修养,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软性综合积累。能感、能思、能憎、能爱,能运用思维财富而独有所悟,才是一个真正人的完整的生存方式,才能体现出作为人的高贵面与尊严感,才能体现出艺术存在的意义,才能创造出放射人格光辉,获得独立艺术品位的伟大作品。

鲁迅先生说过“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它的创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本,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书家要获得艺术个性的自由展示,首先要冲破僵化的艺术思维模式,去认识必然,挣脱必然(即认识客观和认识自我。感悟自然和忘怀自我)才能进入自由的创造境界。书法品位的提高,在于培养完美和谐的个性情感,塑造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创造活泼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生动鲜明的时代风貌。对于书法艺术而言,学问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丰富作品内涵和形式创新上,同时也包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时下,草书的创作十分繁荣,能者甚多,新作万千。大有铺天盖地之势。行草书艺术是最需要精谌功力,创作实作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草书需要坚实的书法功底,草书需要才情,最具有艺术表现性的就是行草书。书法中诸体的创新,以行草书为容易,实也最难。难在何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行草书艺术成就最高,最讲功力和才性,也最讲笔墨和结构。《书概》说:“观人与书,莫若观其行草”。书家的情绪、情感以至自我的气质,也在草书的律动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草书之难在于快速实成骨力与气度组合,展现作者控制笔墨、架构字形、调度通篇的能力。需要从形质到胆识的修养,是“非力运之能成”的书体。灵动使转提按中生发峭拔之质,能自如的收放开合流露舒宕之气,错落有致、擒纵适度。书法创作很讲究笔墨结构,而书法笔墨结构的追求。永远不仅在形似,而且在于神似,在于笔韵。今人作草、有胆有意而无笔无形者比比皆是,常令人有欺世惑众,急功妄为的感叹。学行草书要有所突破很难,其次形式与内容的拓展,在这些难处上不少人踏步不前,望而生畏,不是在传统面前踟躇不前,就是忽略传统过早地另立门户而不得书法要领。在从事行草书研习书家之中,有既扎实学习传统,又十分注意张扬个性,在笔墨语言方面进行钻研探索并取得成果的人甚少。

有汉字书写以来,写字就不期而然地发展为书法艺术。现在有些人写的不是汉字,而是“类汉字”,有的根本不写字,书法与抽象画要不要有所区别?书法不是画画,它是以汉字书写自然发展形式的艺术。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过程共同成长的,它是汉字一种共生物。没有汉文字书写,也就没有书法存在的必要。书法可以作为专门的艺术发展,不写字只造型,与抽象画合流,失去自身的特点,也就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研究着种种的速成办法,制造出日新月异的轰动效应,人们对接受必要的“过程”失去了耐心。中国书法发展几千年延续至今书法艺术仍然有无比的生命力,是“过程”孕育了她坚贞的品格。明未唐志契说:“临摹最易,神气难得,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艺术创造离不开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若没有创造性的个性,就失去了灵魂。书法讲究“风神”,风神是指书家作品气韵的个性风格。“书、心、画也”,也是心物的交融,是自我心灵的反映,在字里行间中隐含着形象的生命。晋人尚韵,个性出于自然。唐人尚法,个性成于法度。书法的个性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如果书画家是一位庸庸碌碌毫无个性的人,他肯定不会超越古人,超越别人,超越自己,也就创造不出新颖独特的作品。平日对艺术理论、美学现象的关心,但对书法美学特征也应系统深入地研究,对与书法有关的方面的问题要多关注和思考。书家对书法的理解以及把握是颇具胆识与魄力的,有着聪慧与颖悟,在艺术语言的个性化方面再加以磨练与强化,有过人的才气,多是在于文化或书法的思考,气质修养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神圣的艺术殿堂中,能起到作用的是自我的审美追求与价值取向,有着常人做不到的妙处。书法的表现不仅是停留在技法上,书法中能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心灵感受,达到脱俗神妙的境界,书法的根本在于精神,而光靠技巧是写不出好的书法作品的。书法要注重字外功夫的修炼,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打好扎实的基础。

写草书难,识草书难,大草更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书法圈外的人,不知正误,更难别高下。草书崇尚意境,继承传统精湛内涵,当今书写大草的人现在还不能达到唐人那种忘怀机巧坦然表现、清湛绝伦的境地。有些书家在创作中明显的失误影响了书作的大局。谈到草书创作部分书家对结构的刻意强求,太过于表现,出现文字结构上的俗气,在传统书法里是很少见的,我们应认认真真向传统学习,老老实实的打好基础,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去创新。不可轻走捷径、拔苗助长,其结果会适得其反。如盲目过分崇拜某种书体或某种书风。如果书作者挡不住诱惑,迎合低俗,趋赶时髦,而放弃了自己原来有价值的追求,就势必沦为低俗。钱钟书先生说:“俗的东西就是可以感动‘大多数人’的东西——此地所谓‘大多数人’带着一种谴责的意味,不仅指数量说,并且指品质说。”

当今书坛有些人急功近利,缺乏品德修养、文学修养、艺术修养,摆脱不了低级庸俗,甚至搞不正之风,拉关系,走后门,自我吹嘘,自我推销,把高雅的艺术活动变成追名逐利的商业活动,离书法艺术越走越远。作为书家还是写字都来不得半点俗气,学写字重要,但做人更为重要。当一名书家要有充分的心境,静心沉入历代经典作品之中去感悟,体验古人用笔技巧的微妙变化。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象外之象,无味之味,仅靠字内的扎实功夫,则一辈子将无以企及。书法界重视书者的文化修养,同时,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不是所有具有高文化积累的人都有较高的人生境界,都可以不假他力地成为书法艺术家,但书法家不能没文化修养。对书法艺术潜心和专注可以造成阶段性极佳的精神状态。对书法艺术无比热爱使艺术触角变得超常地敏锐鲜活,以理解的动态切入,并作有益的汲取,取得意趣上的重要收获,吸取其营养以充实其形式与内质。

很多书家在创作中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唱诵在心头的歌,这几乎是艺术创造成功的奥秘,书家钟情过的艺术素材,便是他创作的最好源泉,抄写一些唐诗宋词名言古句都已成了一部分书家常有的事,当今大家也不离外。经常看到被书家写俗的东西还常常在大赛中获奖。为什么新鲜生动的艺术感受有吸引力的东西都没有了,希望书家能有自己的独特审美角度,挖掘美感不与人同的内容,能够意识到美的创造途径,属于创造和欣赏的范畴,拥有独特优美和典雅之美,能开阔视野,捕捉传统精华,艺境深远、趣味离古而平淡自然风格独特的艺术语言。每位成熟的书家,必须有明确完整的目标,有相当规模的在书法艺术语言风格上比较一致的作品,才能显示自己的风格面貌,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在当下书坛实际创作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书家完全以导师的面貌出现,有的临习当代一些书家风格,笔画中一成不变,俗不可耐,为什么这些人不师法于前贤呢。另有一种人是字形结构上过于夸张变形,严重比例失调,结构形式过分险绝,甚至难以分辨,字中笔画反差太大,对比过于强烈,以致造成极度失调来体现个性,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有人以风格不一书体不同组合成章,对结构、章法变异的刻意强求,过于表现的结果出现在我们面前,我就把他们定位为名大于法,统称为红色书法家。谈到书法艺术水平的高低时很容易伤害到一些人,笔者认为这是站在艺术的角度来衡量一个人的艺术水准的高低,对于人格方面也无碍,有些人在学习过程中借鉴了一些古代或现代书家的短处来作为自己的优秀学习范本作为长处来发挥,岂不是贻误终生。

很多书家都谈到艺术个性与传统、艺术风格、技法线条、用笔用墨。真正的书法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将自己学会的某一程式重复在自己的笔下。书家如何将平时锤炼的技巧、创作冲动中的种种意象,在很短的时间内体现在作品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书法创作还存在着身体的状态问题。书法创作不全是精神活动,一部分因素是依靠手臂及身体其他组织的肌体运动。而心理的放松程度,对手臂的肌肉活动直接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关系到作品的效果。书法创作的成功与否,心理状态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对书写心理问题的影响,时间地点和环境都会产生一种不同的效果。书法创作是在一个时间流程中不断展开的,它必须遵守汉字书写的先后顺序。一次性不多更改的特质艺术创作。艺术个性是艺术家的生命,无论哪一门艺术,缺乏艺术家艺术个性的作品,总是不大被人看中而难于长久流传的,书法艺术也不例外。艺术的个性是一种创造,是既在法度、情理之中,又能超乎寻常之外的创新,是艺术家技艺功底,学识修养、气质品性、审美情趣乃至创作灵感都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综合体现,不是故作惊俗刻意雕琢。

 

 

二、书法艺术品质的深度觉解体悟

 

当代艺术家们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日盛,它消灭了往日安宁与淳朴。但另有一些书法家被生活重压挤到悬崖者也大有人在,他们为生活重任所累,买不起宣纸墨汁,创作便只能作罢,生活的待遇不是每个人都公平的,它会扼杀许多天才,同时造就很多平庸之士,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制造出许许多多文化垃圾,这同时需要我们充做清道夫去清理和识别。有很遗憾,文字可以包装和设计书家,但真心的发展还在于书家的作品,天赋和才华是书家的灵魂,像风缘起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造就,窥视到书家心灵真实的可信程度。

当今书坛中也有混水摸鱼的那些功力浅薄的人,忘乎所以,把传统优秀文化搅得一塌糊涂。有些人缺少文化素养,他们没有较好的文学、文字功底。现在的兰亭奖、全国展、中青展、楹联展、新人新作展便屡屡获奖的作者,作品中错字、别字叠出,繁简不分及不规范草体字等,不符合对联规则(平仄对仗用韵)写成对联,都暴露出自己不足的一面,国展的品质和高水平区别在哪里?有些作者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水平低劣,这种情况出现,是评委权力相对集中或一家独言,几人私下结盟出炉,纯属于一种江湖作风决定了作品的命运,不论作品水平高低,评选过程中,评委与评委之间的搞串联,是否符合要求就让它入选获奖,每届的展览说法不一,根据一些获奖作品的分析,评委在整个评选过程中也过于浮躁。过于扶持弟子其实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对他将来书法艺术发展方面留下一道很深的伤痕。书法官们大部分思想也不统一,闹矛盾的也有,互相依附在此难免。几年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相继转型,面对翻滚的商潮使他们的心态严重失衡,也变得更加复杂,杂乱的思想里产生利益与文化的分歧,利益因素有直接影响了学术的品质问题,学术上的公平与否只凭一家之言。书法艺术必然要体现学人的思想和传统文人的禀赋,并不是挂着头衔来说服天下有识之士,带给书坛的只是短暂的狂热,经不起历史的见证,其彻底暴露了某些书家的艺术水准的高低,代表不了中国书坛文化的过程,象这类书家只能是在自娱自乐,自我狂欢。作为书家太缺乏自已独立的艺术语言,没有开阔的胸怀,艺术的进步只钉在书展的竞技赛场上,就象作生意赶行市一样,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坐上这趟班车上路,一但得到了官方书展赛事的默许,生成与传播就随着不断升温。官方规定的标志杆那些展览体制那又是谁订出来?官方书展的艺术性质已越来越令人生疑。直接一点说就是部分书法官们可能强化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名声;宣扬自己的政绩,扶着、抱着弟子成长,想方设法让这些关系挤进拥挤不堪的书法圈,共同分享疯狂的大餐,这时候就有想过给以后究竟还能留下些什么?这样下去可能会使许多人误入歧途,不少人被引上弯路迷途远程,劣性品质影响了整个书坛学术的权威性,每次评选出来的结果,难道都没有一些遗憾?评选机制完善和程序的完善与合理,以及评委们的综合素质都有待于提高,“学高为师,德高是范”,身为评委要站在公平合理的高度,负有艺术的责任感,为书坛办实事,名垂千古。有些实力不够或非专业书家,他们所具有的专业素质修养就没有资格坐上评委的这把交椅。评委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和必须具备的行业道义,长者的风度另人仰慕与敬重。当今书坛书家互相吹奉也是常有的事了,甚至违背了书法艺术的根本真令人痛心,一个人光做学问还不够,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做人,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者风范,有利于平等的学术讨论,更有利于书学研究的正常展开和健康发展。

当代百万弄墨染翰的人,人人自称书家,个个自称第一。多少想当书法家的人,穷毕生精力,池水尽墨也难成书家。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尽法子出人头地,作为有很深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文人。而成书家的人,则又不是专此一技。诸如毛泽东、鲁迅、董必武、李叔同等则不然,他们无心作书法家,但他们对书法的天才敏锐感悟,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胸怀宽广,高尚的人格,文书并茂在中国书坛却占有了他应有的地位,使他成为世人公认的书家。一切伟大的艺术创作,如果它以雄强秀美为特征,那么在它的背后必有更深邃、更隐蔽的内涵只是我们不易发现,保留有一种神秘。

每一个书法家都是从摹写别人的作品开始的,但有的人从摹写中走出了自己的路成为书法艺术家,有的人永远依附在别人的作品上成为附庸,缺少感悟丰富的书法家语言,艺术个性和创造天才,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素质。摹写不是为摹写而摹写,不能停留于某家的影子里,艺术家需要临摹但摹写必须转换,从摹写别人的视觉形式转换到形成自己的视觉语言,从摹写别人的精神气质转换成对自己的内在精神情感的张扬,通过个性的形式语言述说抒写自己的情感。书虽小艺,但要达到高境界,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它要求学书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件好作品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书法作品既然走出书斋,也就成了“商品”或“产品”,而作书则成为一种社会活动,但也要考虑到社会较果。入展、成名、名利双收,由书法带来的名誉居于高位获得声望和利益。市场经济型注入了活力滋生了书法的各种弊端,企及边语境里。我们不能漠视客观事实的发生,我以为这种形式的发展有一种根本性的失误,希望艺术关怀现实生活,关心书法艺术生存发展和命运。借用古人的文字语言机械书写,当今书坛名家也普遍现象,甚至有些书家抄写错字,抄漏字的不少。一件完美的作品不能乎略了文字内容的重要性,大家挖空心思追求技巧与风格的变化,形式表现以及时代特征抱着探索创新的目的自得其乐。近二十年来繁荣昌盛的书法时代,文字语言无法反映当下的生活、情感、思想与精神,只能取悦于普通人的感官。时下市场经济无孔不入,对于艺术家的评价日益被艺术以外的因素——如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所控制,因此对于艺术家人格的要求越来越弱化似乎一个艺术家的成就是靠经营或市场运作出来的。就拿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杏花村”杯电视大奖赛来说,命题给书写的内容千篇一律,只看字写的如何,而不管内容是否生动,是否有书法艺术的学术性书法文化内涵?像此类形的比赛只能算是一种技术竞赛,而不是艺术盛会。作为书家,不能把书法艺术当作一种笔墨游戏,或逃避现实。一个书法成名以开始写字到能够写出一般性的书法作品,再到较为得心应手的创作,学书过程充满了波折,经历了若干艰辛的实践和理性和思考,演变和提高真正走上创作之路时历尽了千辛万苦,能得到书坛的认可那是一种荣幸的事,但由于评委艺术水平良莠不齐,距精品尚远,缺乏艺术的高度,“杏花村”电视大赛算是在玩够一场好玩的游戏。现实的中国,现实的中国艺术界,在许多时候,真正的艺术或学术水准是不管用的,真正撑起一个人名声、地位的是艺术以外的东西。书法艺术的发展在今天情境尴尬,正因为它的难度,才决定了它的价值。在这个时代的一批书家的作品创作无法超出清末书家们创作时的动机,决不能代表当代书坛艺术发展的方向或基本策略。我们要站在一个大时代的转折点的高度上,站在实际的出发点,承担起这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夜来随笔,悟言直必亏,木直必折,吐纳作文。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然语言之规律不可变。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意不在也不敢指责书法届的评委专家,我知道实话实说总免不了会让有些人认为是“大不敬”。以上是十年前撰稿,当时在那么热闹的书坛我只是想从中多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见识一下。我学识浅薄,说了一些让书坛有威望的书家心里有点纳闷。意思浮浅,知与不知,实为千秋之隔,但笔者可求安然无恙。

  本文作者:黄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翰堂】秋子:当代甘肃书法30人批评(四)
王祥之书法作品欣赏
【典藏名家·冯丽】经典 | 收藏 | 传承
書畫印•寫意宋莊④ | 逸品唐昌虎
当代书法创作的观念与方法-------徐利明
五百年来无此君——读王铎草书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