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景舒书法毫厘之差

陈景舒书法毫厘之差

 

        ——名家败笔论之一

 

 

自魏晋以来,有关书法的论著,浩如烟海,骈文骊句,比喻缤纷,莫衷一是。时至今日,艺术市场兴起,名利场产生,不少人为求墨宝,“门前踏破铁门槛、苦向名家觅真迹”,造成名家应接不暇。有些在忙于应酬中,导致书法艺术浮躁,要量不要质。

令事情更为复杂的是,一般人认为凡是出自名家手笔的都是好的,都是有价之宝,赞赏“皇帝新衣”的现象仍未绝迹。只赞不弹、批评缺席,解读名家作品以偏概全,风向一边吹,对此,我认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健康的,必须拯救与修正。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鄙人知道批评是刀,既能伤人又能伤己,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仍决定,解放思想,逆势而上,冒犯前贤,得罪名家,“褫其华衮、示人真相”,把名家在书法艺术上的美中不足,以真以诚,陈说己见告诫天下,祈有益于世。拼尽平生学养之微薄底气,直到枯竭,喷血成花而死,夙愿也。

我不愿率尔操觚,我知道一个道理:名家手笔,烂熟于碑帖,承传有序,点画飞动,笔笔有出处,笔笔有交待;笔笔精妙、阵法森严,尤其是一生舞文弄墨,长期浸淫的老人家,更是造诣非凡,非等闲之辈,非吾辈所能泛评。何况古往今来,学书者无数,成功者寥寥,不少人满怀希望,穷其一生研究投向书法艺术的江湖,而最终纷纷消逝,隐姓埋名,了无声息。成功者是撕杀出来的,你欲想点评功成名就的大家,有如从鸡蛋里面挑骨头,谈何容易;更何况“笔下一时之美丑,点划之间与名家终身之学养无涉”。

但鄙人属不撞南山不回头之人,认为目前艺术市场真正的名家越来越少,去争“名家”的越来越多。君不见,江湖上,名家辈出,头衔满天;在艺术市场上,名家和名家书法一齐批发。其中不乏在对待传统经典以及当代书风发展的交汇中,林林总总的众生相:不拘一格者、漫不经心者、藉此轻狂者、浅吟低唱者、虚怀若谷者、心骛八极者、不知天高地厚者、难以名状者……谁的书法卖得价高,谁被时人追捧,便是生存法则,便是硬道理,管他艺术与否,内涵有否,群起而效之、仿之,如法炮制之。不分良莠、看方成圆,路不熟悉而急奔,能免磕撞者幸矣。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是:“书法艺术的提升不能没有批评”!

鄙人有三十年收藏鉴定研究历练,对各家书画过目无数,能数家珍,知道其中得失妍媸。不少名家在江湖地位未树立之时,尚能勤恳用功,老实挥毫,一笔一划皆能用心用法用德,并能有所建树;一旦江湖地位确立,成为老师巨子,则不免气大心粗,欠缺推敲,大笔一挥以气欺人,以名压人。说穿了,名家书法败笔,有如“名医杀人,药到命除”。这是轻易分解不出毒素的慢性药或暗藏玄机的甜药,而非苦药。让人不觉不察,无动于衷;积习成痼,可不畏哉!

你想分辨出名家哪一笔是好笔、逸笔、绝笔,还是败笔,首先你要知道运笔中有轻重、疾徐、正侧、曲折、顿挫、虚实之分,执笔方法和运笔时使用的力度、速度有关,同时又与书家本人的创作审美意识、艺术观有关。尤其是长期以来对某一名家先入为主,盲从世俗的看法,根深蒂固而不知其美丑。你的建言会被曰为“只论常情,还是计于偏嗜”?“名家”还大可反戈一击:“你懂多少?这是我刻意追求“神妙直到秋毫颠”的不同凡响之笔,是我个人追求新的突破,故意用笔,想体现行笔的终极力度。”遇到这种情况,别人会认为你的批评是一个傻子想斗赢十个聪明人的作法,而不会认为傻子是聪明的。更有帮闲者故弄玄虚说:名家大师这一笔恰恰是生动奇异之处,正所谓“虽其病处,乃自成妍”,恰好产生千姿百态的书法艺术效果。这一“妍”字不正是产生千姿百态的书法艺术效果吗?矛虽利,盾亦坚,滴水不漏的解释使你无言以对。批评难必有阻力,比赞美要难十倍。现实可悲者是:真知灼见被鱼目混珠、难得糊涂的“高见”所误导,批评难以奏效而徒劳无功。类似这种伪真理学说,比比皆是。甚至有人会说:你说某名家所书有败笔,我偏要,好像淘宝淘到错版人民币一样兴奋?又有如吴冠中打官司,假画越打价钱越高,想买还轮不到你,假照拍、画照卖,让吴冠中诸色人等在拍场上哭笑不得,瞠目结舌。

书法作品美中不足常被美丽的谎言所掩盖。究其原因,书法不像其他艺术品那样美丑鲜明。书法难分“好、很好、极好”,“不好、不坏、好坏参半”,虚拟的空间很大。“差不多”之说贻害了近现代一百年。不思进取,在学术上将错就错,不了了之。这是伪书道、伪国学,要不得。当年鲁迅先生要求“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言之切切,而现在要一个不拥有鲁迅大名的人去论是非、评美丑,会无人理你。如果碰到有不少“粉丝”捧场的“名家”,就会有人出来要保、要护短,你奈何得了他吗?名家啊名家,你要实至名归而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有人对你警醒是多么重要。尤其是仅仅因一画之败笔而被后人议论,多么不值。

下面我举个书法败笔实例,来阐述我上面的观点。如图(隶书“闻鸡起舞”,作者陈景舒)

 

 陈景舒,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19861988广东鲁迅文艺奖得主,著名书法家。

 书法“闻鸡起舞”的败笔在于“起”字之一捺。

指出问题的要点:虽然遣毫方法,笔毫之健,都能体现出来极具书法功力,可惜其中一笔锋棱过份,显得突兀,结体夸张,其精气神皆冲出整幅书法之和谐气象,使人有美中不足之感。当否?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副会长

研究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黎展华

200810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陆俨少被金钱诱惑,停止了艺术的追求!
书法思辨 沈明勋 2
当代书法艺术名家——陈在明
国粹艺术名家——陈荣富
书法作品中的败笔、病笔、俗笔、恶俗笔
「艺术传承」——书法名家陈锡权书法作品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