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的临床解读

蚂蚁医生

本期主题: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的临床解读 

为什么要进行骨密度检测?

何为骨密度 (BMD)?

骨矿密度(BMD)简称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
骨密度仅能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骨折发生的危险与低BMD有关,若同时伴有其他危险因素会增加骨折的危险性。

骨密度仅能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

测量骨密度有何临床意义?

哪些人群要进行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方法有哪些?


如何选择检测部位?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DXA)

DXA检测法的T值和Z值

T值是将测得的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种族的正常人群骨峰值比较的出的值;(只用于诊断,不用于随访的比较)

测得的骨密度-正常人群平均骨密度峰值

正常人群平均骨密度的标准差

Z值是将测得的骨密度值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正常人群比较得出的值

测得的骨密度-同龄人群平均骨密度值

同龄人群平均骨密度的标准差

如何解读DXA报告单?

  • 三条曲线,中间的为参考曲线,上面的为正2个SD的曲线,下面的为负2个SD的曲线当病人测量后会出现一个黑点在图上

  • 图表背景是三种颜色表示的骨折危险性的评估

哪些因素会干扰骨密度的测量结果?

  • 身上的金属物,如纽扣、硬币、挂钩、拉锁等,这些在测量中应除去

  • 近期服用了肠道内不能吸收的药物,如钡剂、钙剂、椎管造影剂等

  • 一般食物不影响测量,但最好在餐后2~4h后进行测量


定量CT骨密度测量 (QCT)

腰椎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多长时间复查一次骨密度?
  • 预期BMD增加等于或超过最小有意义变化值(LSC)时,应进行BMD随访测量

  • 通常在开始或改变治疗方法后1年或当疗效确切时,1年以上的间隔也是可以的

  • 快速骨丢失时,如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更高频率的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密度检查单怎么读?
2016 年意大利指南:骨质疏松症——诊断指南
骨密度检测,走在骨质疏松诊疗一线!
指南 | 中国定量CT( QCT) 骨质疏松症诊断指南(2018)
骨质疏松与骨密度检查
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