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德国的《柏林日报》评价余华的《活着》,此书的价值无法用任何评论的词语来形容,“伟大”这个词在这本书面前也显得渺小。蓝色的封面,白色的褶皱,蓬松的纸张,这本书一定有过不少借阅者,借回来的时候我这样想。当时我借了三本书,这本放在最后看。我喜欢苦尽甘来,《活着》的名气和朋友的推荐让我很是期待这本书的内容。对于优秀的东西,态度不得不仔细。?

我所看的这本《活着》有五个版本的自序,一一看完后我感受到的是五个不同阶段作者自身对《活着》的评价。最早的中文版自序里作者“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我以为这种高尚正应该是我们所追求和敬仰的。看到这里,我想到的是《世界上的另一个你》里的流浪汉丹佛·摩尔,一个高尚的人,还想到了独木舟《我亦飘零久》里提到的印度死亡之家的义工,那是一群高尚的人。高尚不在于地位不在于财富,而在于心灵在于灵魂。当你看到一个人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印度死亡之家,待上一年甚至很多年,毫不嫌弃地照顾着那些垂死之人,处变不惊地处理着污秽之物,你一定会感到震惊,感受来自灵魂的震动。也许你也会像我一样不敢相信,这一刻,我深深地鄙夷自己,我是个俗不可耐的俗人,玷污了那份高尚。急着发展的社会一直在撕扯着我们的情感,一点一点,将那本真抠得面目全非。儿子照顾病重的父亲,母亲打好几份工供儿子上学,等等新闻头条都能让人感叹唏嘘好几番。我有那么一点不明白,儿子照顾父亲不是天经地义的尽孝吗,母亲抚养儿子不是本能和义务吗,哪一点值得如此高调炫耀或宣扬。莫不是这些本能都开始稀有和短缺,开始物以稀为贵了吗。我想不明白,也不希望明白。我想定是我太俗,不懂得其中真相和高明。?

余华先生提到《活着》建立于一首歌的感动之上。“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我最为感动的是最后一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生活里我们总是抱怨,不停地抱怨,为一点点小事,为一丢丢不开心,为一些些烦恼。然后在这样细细碎碎地抱怨里我们不自知地荒度了一生,也泯灭了我们该有的快乐和美好。没有一句抱怨的话,难能可贵,更贵在经历了一生的苦难。“我们不过是沧海中的一粟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罢了,这样说来,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

看《活着》时,脑海里总会不自觉出现对应的人物画面,似曾相识的感觉翻腾着。突然忆起小时候懵懂时期看过由《活着》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福贵》。那时候太小,不知道什么是情节,不懂其意义,只是单纯的觉得福贵这个人太败家隐隐觉得可惜,看到后面又为他担心,替他感到特别难过,陪在身边的人怎地就一个个都没了呢。现在再看书,那些文字就像是刻到了心里,慢慢回味上来后觉得福贵其实是个幸福的人啊。那些难过得快要死掉的时候熬过来之后,剩下以前的回忆,就是幸福了。从少爷到贫农,从生到死,从一家人到一个人,这一生就要结束了。有一句话说,有一种落差是既辜负了你的野心也对不起你受的苦难。我想,起码福贵承得起后者,对得起苦难,不枉此生。《活着》里的旁观者这样说福贵,“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从来没有过一个人像他那样对我和盘托出,只要我想知道的,他都愿意展示”“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又一次地重度此生了”。这样铭记过去还能平淡讲述自己的人一定拥有一个强大的灵魂,因为所有的回忆和过往即便美好也经不起回想,毕竟回味越深回到现实的反差越大,更何况再一次经历那些苦难。我想这就是余华先生所写下的高尚了。?

毋庸置疑,余华先生写下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伟大”一词确实显得渺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能接受之痛
写给女儿的书评之一——《活着》
余华《活着》读书笔记1
《活着》读后感
你为什么《活着》
余华《活着》:看徐福贵的一生,明白为何方向正确才能感受生命的震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