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换季就生病,与天气和身体里的“堵”都有关

每当季节交替时候,门诊的病人就会增多。

有的娃,每个季节变化,都是首批到诊所报到的;有的是刚开始能扛一阵,一旦遇到生病的多了,然后自己也开始了,比如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家还能行,去了幼儿园就扛不住了,总是不可避免地加入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特定的比如在入夏或者入冬之前一定会生病一次,像是与气候约定好的'仪式'。所以,总有人问,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

天地气机的升降浮沉,形成了四季,四季各有其时令特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可以很好地反应气机的状态,除此之外,还有寒热、润燥这些特点。

人也是如此。人自身是个小宇宙,自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自身的气机变化也要与天地之气相应,如果有所违背,不能及时调整,人就容易生病。所以避免季节交替时候生病,其中一个就是知四时气候,并且调整身体状态以更好地与自然同频。

冷了热了,及时穿衣服减衣服

该运动升发的时候,就别憋在家里

季节交替,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温度的变化,由凉转温,由热转凉,都是在短时间可以发生的,这也是导致人体生病的重要原因。

从调养上,避免受寒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出门带上外套,热了脱,冷了就及时加衣;对于小孩子,就要带上汗巾,出汗了背上要及时擦干。这就叫'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谓的虚邪贼风,不是那种呼呼刮的大风、突然降的冷雨,而是那些你忽略不见的细节:夜间没关的窗户,地铁的冷气,露着的脚脖子、肚子。你觉得你就是哆嗦了一下,打了个喷嚏,但是可能邪气就已经来犯。不怕明枪,就怕暗箭。等到气温比较稳定的时候,就算很热、很凉,反而生病的还少些。

其次就是顺应气候特点,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比如春夏之交气机升浮,天气开始温热,身体与之相应,也是容易出现气血上涌,从身体上来说,应天气之气,人也是带着生发之气,会觉得有精神,对未来有憧憬;身体也会想要舒展,想要动起来,整个人是气血精力充沛的状态。

那这种时候就要动起来,多出门接地气,多外出活动,到一些比较广阔的空间,开始释放身体的能量。身体内的能量不释放,堆积久了也是一种郁,身体不通畅就容易生病、上火。

那相应的道理秋冬之际,就应该开始收了,就要做一些相对静一点的,不那么耗散的事情了。

适应气候变化,要让身体的气机动起来

再次回到我们身体本身。气候的变化带给身体的影响属于'外邪'的侵犯,这种有的能避免,有的不能避免。天气我们不能调节,但是我们能调节自己的身体。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很多人理解的提升正气的能力靠的是'补',就是用什么能把身体'补'好。实际上,我们更看重的是'调',是'养':调阴阳,养精气神。

身体的阴阳状态是一个动态过程,想象下张三丰在水缸里推演太极时候的状态,水缸是我们的躯壳,里面的水就是身体的气血津液。水不动,死水一般,毫无生机;水动起来,就是无限大的能量。

那个动,是旋转的,流动的,此起彼伏的。调阴阳,就是让我们身体的气血津液能够顺畅流动起来。

气血津液运行顺畅的时候,气候一变化,身体就能及时响应。比如春夏气血该往体表走,就很快聚集在体表,这时候就算有点儿冷空气袭击,我们也有强大的抵抗力去防御。

所以应对换季时的气机变化,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体内道路的通畅。但凡这个水缸中间有个阻碍,水流不畅,太极球的能量就不能发挥出来。

防止身体被堵住

把精气神养足,就能安然度过换季期

哪些情况让我们的气血津液不能好好运转呢?大概率是被堵住了。

1.痰饮,就是身体不能转化的津液。容易生痰湿的要少碰:生冷寒凉的、高蛋白高糖的、不爱运动,经常熬夜等。

2.食积,吃多了身体来不及消化的。这种其实很简单,轻断食或者清粥小菜两顿,也就消化;到那时对于一些吃了不容易消化的:比如高油脂的、食物味道厚重的、干湿寒热食物混杂的,这些就要注意要有所节制有所选择。

3.气郁不畅,跟心情相关。

堵住身体通路的原因,最常见的就这三个。那么我们换季时节能做点什么呢?

总结起来,在这种容易生病的季节,提前做好饮食管理尤其重要。大原则就是:饮食有节制。小原则就是,根据自家孩子情况,及时针对性调养:平时体质寒的,生冷严格禁忌;平时容易积食的,少在外面吃喝;平时容易咳嗽咳痰的,生痰生湿的少碰。平时注意观察大小便睡眠状态和舌头上舌苔厚薄情况。如果突然跟平时良好的状态不一样,及时找原因调节,不要等到生病了才着急。

针对不同时节的特点,饮食上我们也可能有所偏重。

比如春夏多风温为患,许多人有头晕脑胀,眼睛红肿、口干口渴,或者感冒容易上火、发热、咽喉疼痛、流鼻血之类,我们可以适当泡点金银花菊花水,或者这个时节常有的马蹄、鱼腥草之类,都可以用一点,帮助祛风温热毒。

到了夏秋季节,温热干燥,津液耗散多,我们也可以考虑用点麦冬、鲜芦根、百合、莲子、银耳、雪梨之类泡水或者做羹汤,清余热补津液。

而到了秋冬季节,就可以考虑用点牛羊肉之类给自己囤点能量过冬~

平时我们说要少生冷寒凉,导致很多人视生冷寒凉为猛虎,殊不知,过度温热也会伤津。所以记住凡事过犹不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当下适合与不适合。

养精神,比较关键的就是睡眠和情志了。精力充沛的来源,是要有足够的气血津液,否则耗损过多,人就后劲不足。比如脑力劳动者要适时放空,增加一些体力劳动,减少一些思维;比如小孩子晚上就要早点睡觉,不要太晚了还又蹦又跳;还有注意个人的情志状态,要对自己的情绪有感知,生气了,郁闷了,开心了,失落了……对于自己的状态有感知,说明自己的神在,人是定的,没感知说明是散的,就要练习,让自己有意识。

方法多,写出来都比较死板。人各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很多人反应不知道怎么调怎么养,如果你真的很关心自己的身体,那就让自己丢开所有杂念,就去感受。

让身体告诉你答案。比如穿多点才舒服,就穿多点,先不要想好看不好看,适合不适合,就穿衣上对身体有用的,就是你是否觉得舒服、暖和或者清爽,先做到这个感知,再在这个基础上去挑选款式。比如我们说有的人要忌口寒凉,偏偏你就喜欢吃凉的才舒服,那你就去感知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吃了凉的你有没有不好,没有,那说明那就不是那需要忌口的人,那你要做的就是有所节制就行,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说话,要让自己有感觉。

对于孩子依然如此。关心小孩的时候就真的用心去关心去感受,不要想其他的,就是去感受,他不舒服了,不舒服的程度是多少;他不开心了,需求是什么;他拉肚子了,是因为今天做了什么吗……先不要想怎么做,先感受、感知!有时候你真正看到了,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文 | 杜阳
编辑 | 小雅

插画 | 茉莉红&石林


作者简介:杜阳。85后水瓶座,理性幽默的执业中医师。擅长治疗儿科常见外感,脾胃问题,妇科内科疾病,在传承古训的同时喜爱用现代人的语言讲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法自然,长寿不难 (六)
一年一度的大寒时节又到了,大寒养生保健注意事项
气血
冬天牢记这6个小技巧,让你科学养生
入秋了要趁早做好养生 为了健康务必来看看
金秋自我保健五秘诀 预防疾病去秋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