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海破局

破  局

日期:2012-06-13 作者:郑蔚 来源:文汇报 

  • 图片作者:郑蔚
  • 图片说明:船用北斗导航设备。右边小屏幕可以用来发中文短信。
  • 图片作者:郑蔚
  • 图片说明:潜捕,是渔民在南海最主要的捕捞方式。
  • 图片作者:郑蔚
  • 图片说明:南海的鱼少了,鱼价不断攀升。 均本报记者郑蔚摄
  •   车近琼海市潭门镇,见公路边上竖一宣传牌。尽管上面的字迹已黯淡无光,但依然可辨:

      “休闲渔业,魅力潭门”。

      也许,在多年前当地政府立这块宣传牌时,南海相对比较平静。当地政府还曾满心希望能发展“休闲渔业”,来增添潭门镇的魅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而今天的南海渔业、今天的南海渔民,已经难再“休闲”。

      翻开潭门镇渔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更路簿》,第二篇是《立北海各线更路相对》,其开篇写道:“自三塘往北海双峙用乾巽,至半洋潮回亥。二十六更收。”此处“三塘”是潭门人在清代以前对南沙的称呼,“半洋潮”是今天西沙的浪花礁,“双峙”则是潭门渔民去南沙作业的第一站“双子群礁”。

      双子礁被潭门渔民俗称为“奈罗峙”,在南沙群岛的最北边,过去也是潭门渔民去南沙捕鱼作业的重要补给点。而如今,双子礁却被邻国越境占据。

      海南南海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胡卫东指出:目前,我国在南海断续国界线内的海域面积约为220万平方公里。(周边)各国主张的管辖权海域分别侵入了我国南海断续国界线内,其中越南主张的面积约为117万平方公里,菲律宾主张的面积62万平方公里,无争议面积只占44万平方公里。

      于是,南海风起浪涌,渔业纠纷频发。世世代代在南海打渔的潭门镇人,不愿意失去祖辈作业的渔场。他们义无反顾地出海,既象征着我国主权的存在,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南海的实际管辖,在海天间宣示着中国渔民祖祖辈辈的生存繁衍。

      除了潭门渔民的勇敢和付出以外,我们还需要切切实实的南海攻略,需要对渔民实实在在的支持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来多管齐下破解南海渔业的难题。

      潭门困境,亟待破局。

      

    在被袭扰和扣留的日子里

      农业部南海渔政局的统计显示,1989年至2010年,在南海海域共有约750艘中国渔船、1.13万名中国渔民遭到外国船只的攻击、袭扰或扣留。

      记者问潭门渔民黎明、黎文兄弟:“菲律宾在黄岩岛对我渔船的袭扰,对你们作业的影响大吗?”

      “当然大啊,过去国家只在西沙群岛设了禁渔期,今年将禁渔期覆盖到了黄岩岛。当然,也禁止菲律宾的渔船进入捕捞,不让它在中国的领海里破坏中国的法令。”

      记者在潭门镇中心渔港见到不少渔船在休整。有时,码头上也会传出消息:今天有两艘渔船出港。那是去南沙捕鱼的,南沙群岛尚未设立禁渔期。

      渔民说,在南沙的越南渔船,数量可能比我们中国的渔船还多。“平时看不见,一遇到刮台风,他们的渔船全躲到我们的岛礁来避风了。台风面前,人道第一。你再生气也要让越南船来避风啊,总不能看它沉在海里。”

      但袭扰我国渔船的外国军舰,哪有这么讲理?

      

    危险的不是海,是海盗

      小艇在碧色的波涛中左右颠簸,站在船头的黎明双脚却像生了根一样,一晃不晃。

      浪打过来,浪花溅湿了记者的相机镜头。船晃得更厉害了,他却浑然不觉,依然用慢动作脱下T恤,露出古铜色的上身和手臂上凸起的肌肉,再弯下腰,将潜水衣和潜水裤伸到海水中打湿,一一穿上。然后,戴上脚蹼、潜水镜和通气管。他回首笑了笑,咬住通气管跃进了波涛。

      黎明今年33岁,在潭门镇出海的渔民中,他是一位专门“下洋”的渔民。

      所谓“下洋”,就是潜水捕鱼。

      渔民捕鱼主要有三种方式:网捕、钓捕和潜捕。网捕的效率高,但“一网打尽”式的无选择性捕捞,对海洋渔业资源的破坏较大,何况在珊瑚起伏的礁盘海域无法作业。潜捕不仅是选择性捕捞,而且可以将鱼活蹦乱跳地送进市场。因此,潜捕成为渔民在南海最主要的一种捕捞方式。

      黎明头一次下海是1994年,那年他15岁。十五六岁,初中毕业,基本上就是当年渔家孩子告别学校出海谋生的年龄。18年的海上生活,让他练就了一身好水性。记者问他:“你能潜多深?”他不用“米”来回答,而是张开双臂说:“20个。”“个”,才是潭门渔民表达深度的单位。

      手电筒、一长一短两套潜水服、氧气管、脚蹼、潜水镜,是黎明每次出海必带的装备。他一年基本上出海5次,3次去南沙、2次去西沙和中沙,包括黄岩岛。

      每年的正月十七,是渔民出海的日子。航行四天三夜之后,船到南沙。那时,海水还比较凉,潜水时要穿一长一短两套潜水服御寒,而到了四五月份,穿一套长的潜水服下水就足够保温了。

      靠船上的氧气管,黎明潜一次水的时间可以长达2个小时。“南海的水清啊,在船上就能看到二三十米的海底。天好的话,阳光能一直照到海底的珊瑚礁盘上,很亮。我们下海主要抓龙虾、苏眉和石头鱼。石头鱼很笨,你用手抓它,它不跑,一抓一个准。苏眉就难抓了,你一过去,它就往珊瑚礁的石头洞里躲。如果洞小,就用手电照着它;如果洞大,就要靠手电游进去抓它;有时候洞很小,但是很深,你进不去又够不到,就要等在外面和它比耐心,有时会等上半个多小时。我们每条大船上都有五六个舱是专门用来养活鱼的,养鱼的舱底部有四五十个小孔,与大海相通,海水都是新鲜的,养在舱里的鱼虾就像生活在海里一样。”

      渔船上竟然有“漏”的船舱,会影响船的安全吗?

      黎明告诉记者,这些养鱼的隔舱都在船的中部,尚不及船整体比例的十分之一,绝不会影响船的安全。

      当然,海上也有交易和供给系统,有的船专司海上收购渔获,同时带去渔船上需要的蔬菜等物品。龙虾的海上交易价为每斤90元,码头交易价为130元至140元;苏眉的海上交易价为每斤220元,活鱼到码头的价格为每斤400元;石头鱼的海上价为75元,码头价为100元;大海鳗的海上价为10元,码头价也不过10多元,因此渔民对它兴趣不大。

      大海已经是黎明生命的一部分。“每次出海,你最担心什么?”记者问。

      “小时候出海担心的是海风海浪,现在是海盗。”他说,“外国的海盗有枪,他们有时伪装成渔民向我们讨水喝,或者来交换大米淡水,等我们的船一靠近就跳上来打劫。虽然一般不杀人,但会把船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我们的对讲机、北斗导航仪、电罗经、GPS,还有鱼、柴油、大米,统统抢走。有的海盗,甚至连我们的牙刷牙膏、背心短裤都要抢。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总有点担心,出了海就要提高警惕。边防也教过我们怎么辨别渔民和海盗:如果船员的着装不像渔民,就要迅速离开,千万别让他们的船靠近。外国的军舰和海盗,我们都要防。”

      

    “9·11”,在菲律宾监狱被关了28天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在潭门,你要找个被菲律宾非法抓扣过的渔民太容易了,没准坐你边上的就是。

      黄海就是这么遇见的。在潭门街头小饭馆吃饭时,他一眼就认出记者是来采访渔民的,主动说:“我就被菲律宾军人抓扣过,想听我的故事吗?”

      今年44岁的黄海,被菲律宾军人抓扣的日子还特别好记:2001年的“9·11”。他在南沙的中业岛附近海域打渔被扣,当时抓捕他们的菲律宾军警蒙着脸、穿着防弹背心,带着挂榴弹发射器的M16步枪。一开始他们特别紧张,以为遇到了“山猫仔”(当地土话,意即“强盗”)。因为南海曾发生过歹徒射杀一船中国渔民,20多人中只有4人靠装死尸漂浮在海面上才侥幸活下来的惨案。

      菲律宾军人将渔工押上军舰,留两名士兵押着船长开船跟在他们的军舰后面。大约开行了10多个小时,将他们押到了巴拉巴克岛。一星期后,又转到了菲律宾巴拉旺省的公主港监狱,被关押了28天。

      当时被扣押的中国渔船共有4艘,事件轰动了公主港,当地很多华侨组织立即去探望他们。但是华侨中以福建侨民为主,很多华侨只会讲闽南话,一位会讲普通话的华侨立即当起翻译。黄海是渔民中文化程度较高的,马上通过这位华侨翻译,寄出了两封信:一封给中国大使馆,向祖国求救;另一封给家人,让父亲无论如何不要支付任何赎金。他知道潭门镇过去发生过渔民被扣、家人被骗巨额赎金的事。等到做父母的打出几十万赎金后,所谓的“中间人”立刻无影无踪。

      黄海寄信的时候,有的渔民疑问,大使馆会来管我们打渔的吗?信寄出的第三天,大使馆就派人来监狱探望。这下渔民们的心不慌了。

      菲律宾的这所监狱,是用竹篱笆扎的墙。墙高最多也就2米,墙下面给猫啊狗啊钻了好几个洞,但黄海发现,真还没有人敢越狱。监狱的犯人告诉他们这些新来的:这里的狱警只要发现犯人逃跑,从不事先警告,直接开枪爆头。

      黄海后来发现,菲律宾监狱的犯人不越狱的另一个原因,是监狱本身特别“宽松”。一个关了11年的老犯人告诉他,跑干嘛?想老婆了让她进来。他坐了11年牢,老婆给他生了4个孩子。想做生意?行啊,让人买个壶,就可以在监狱里卖咖啡挣钱。绝对匪夷所思。

      监狱里还有换汇的“黑市”,用人民币可以换当地的比索。黄海记得当时人民币与比索的官价比率是1∶6,监狱里的“黑市”是1∶5,中国渔民要吃点亏。但给一盒好烟,狱警就会同意你去监狱外看一次病。黄海还利用这样的机会买了张电话卡,一下子把500比索的面值全打完了,给家里的父母亲报平安。

      监狱里一个牢房只有15平方米,但要住20个中国渔民,人挤人直接睡在水泥地板上,实在热得不行。那时白天的气温大约有近40℃,中国渔民就开始向狱方抗议,要求改善待遇。狱方最后同意了,给监舍里安装了电扇,条件才略有好转。

      但中国渔民们实在吃不下监狱提供的食物。每人每天发半条小咸鱼。黄海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怎么能把鱼腌得比盐还要咸。更难下咽的是一种叫“香蕉蕊”的东西,好像取自香蕉的根部,煮熟了以后尽是植物的草腥味,既没有香蕉的香味,也没有一点点蔬菜的味道,这种食物必须从小吃习惯才行。在大使馆的努力和华侨组织的协助下,菲律宾官方最后同意将中国渔民扣押在他们自己的船上,船上至少还有自家带来的大米可以做饭吃。

      最初菲律宾方面扬言要判他们6年刑,在大使馆的努力下,最后只能将他们释放了。重新扬帆回国的那天,船慢慢驶出了公主港,黄海的心情从来也没有这么好过。

      回首往事,菲律宾在他的心目中并非一无是处。黄海说:一是菲律宾的华侨这么爱国这么热忱,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二是他发现一般的菲律宾老百姓并不仇恨中国人;三是当地天气那么热,街道上却没有一个人光膀子。

      

    60多位渔民坐专机回海口

      在出海回来的路上,记者把黄海被菲律宾军人抓扣的故事告诉黎明父子俩。没想到,黎明说:“我也被抓过啊,还是和我爸一起被抓的呢。那是1995年,已经17年了。我那时太小,已经记不清了,你还是问我爸吧。”

      黎明的父亲,年已六十的黎德民告诉记者,他们是在南沙群岛的仙娥礁附近海面被抓的。菲律宾人的理由也是中国的渔船“侵犯”了他们的岛礁。而黎德民告诉他们,这仙娥礁本来就是中国的。当黎德民父子和其他渔民被押到公主港时,当地的巴拉旺省华侨商会和马尼拉华侨总商会都派代表来探望他们。华侨为中国渔民踊跃捐款,用捐款买了鸡蛋、蔬菜送到监狱里,由中国渔民自己做菜,因为当地监狱只向在押人员提供一碗白米饭。

      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向菲律宾交涉,要求放人。海南省委、省政府为被扣押的渔民送来营养费。款汇到菲律宾后,当地的华侨组织强调,他们会照顾好中国渔民,在菲的华侨展开募捐,还将海南寄来的营养费退了回去。

      尽管17年过去了,黎德民依然记得,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菲方最后只能放人。南航专门派了一架波音757专机到菲律宾接回了60多位中国渔民。这也是黎德民黎明父子俩平生第一次坐飞机。当飞机降落在海口机场时,从省里、市里到镇里的领导都在机坪上欢迎他们归来。

      “每个渔民手中拿着鲜花和两套新衣服,分别坐上了8辆大巴,绕行海口市区一周,然后到当时海口最好的琼苑宾馆参加欢迎大会。领导对渔民表示慰问,强调要支持渔业发展、照顾好渔民的生活。我们激动得不得了。”尽管17年过去了,当年的情景仿佛就在黎德民眼前。

      黎明说,尽管他们人回来了,但他父亲与叔叔等人合股购买的一条渔船,却一直被菲方扣留至今,所以损失还真不小。

      

    纠纷增多 资源退化 南海渔业难题亟待破解

      从琼海市前往潭门中心渔港,其中让人最纠结的一段路,竟然是从潭门镇中心前往码头的富港路。

      富港路是潭门最重要的一条大路,但名不副实,到处坑坑洼洼。镇里拉人的小三轮车为了绕过路面上的坑洼,不得不一会儿左行、一会儿右驾。遇到下雨天,一辆车驶过,溅起的泥水有几米高。“这么重要的渔港,怎么连条像样的路也没有?”几乎所有来潭门的人都很纳闷。

      也许富港路折射的,正是潭门的困境。

      一位在潭门工作多年的干部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工作12年了,我觉得潭门经济发展最快的,是2000年到2005年,很多渔民家都盖起了新房子。这六七年来,潭门的变化不大。”

      潭门发展的脚步缘何放慢?南海主权之争引发渔业纠纷的增多,以及南海渔业资源的退化,不能不说是两大主因。

      

    潭门渔民用上“南海110”

      在潭门镇渔民协会墙上贴的《南沙海域岛礁驻军及部分被占岛礁情况一览表》上,南沙群岛中由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管辖的岛礁加起来不过7个,而被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占据的却多达41个(数据截至2008年5月)。

      也因为南海捕鱼不安全因素在增大,当地政府总是希望渔民结伴去南沙捕鱼。这主要是希望渔民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别说是遇到海盗、外国军舰的袭扰,就是一旦遇到风浪,或者发动机出个故障、有船员生病啥的,也好相互帮助。

      但一位船长告诉记者,渔民不能不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渔民出海,不是为了看海旅游,目的不就是为了打渔挣钱养家吗?现在南沙、西沙本来鱼就比过去少了,如果几条渔船挤在一块儿打渔,还能打到鱼吗?再说,现在出一次海的成本那么大。所以,往南沙打渔的船,过西沙永兴岛的时候,大家还可能一起上岛报个关,和岛上的人聊聊。再扬帆启航,就只能各走各的了。当然,同是潭门镇的打鱼人,一旦海上有事,渔民之间肯定会相互照应,甚至舍命相帮,渔家人的乡情和血性还在。

      为了保障渔民的安全,边防部门为潭门镇所有的渔船安装了“南海110”。潭门镇边防派出所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全天无休为渔民值班。无论渔民出海有多远,是在西沙还是南沙,只要按下对讲机的按钮,就可以和家里通话。每天上午8时、中午12时、傍晚5时和晚上8时这4个固定的通话时段,边防官兵将最新的气象情况向渔民通报,渔民有什么需求也可以通过“南海110”转告。

      渔民陈海波就是通过“南海110”获悉自己儿子降生喜讯的。

      如今潭门镇的渔民还使用上了北斗导航设备。老船长陈奕传特意让儿子陈玉保拿来向记者演示:不仅能显示航线、航向、经纬度,还能收发短信,就和使用手机一样方便。一旦海上有险情,能以最快的速度向我国渔政、海监和边防部门报告。

      我国外交部领事司编印的《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10年插图版)》,也已经发到了潭门每个渔民手中。

      

    滔滔南海也需现代渔业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张本指出,2007年,非法越境进入我西沙作业的越南渔船为900多艘次;2008年为500多艘次。每艘船的吨位在10吨至20吨之间。越南渔船在西沙群岛的捕捞已经超过我国渔民的捕捞能力。而破坏性的炸鱼、毒鱼等掠夺式作业方式,使西沙、南沙的渔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在潭门镇上开小三轮拉客的冯惠向记者抱怨,潭门镇是海南最大的渔港,但鱼价怎么一个劲地涨?潭门人眼里最不值钱的灯光鱼过去只要2元钱一斤,如今也涨到了四元五;一种长着尖尖长嘴的当地话叫“生刀”(音近)的鱼,两三年前一斤卖五六元,如今卖到20元至25元。

      潭门镇上的鱼价贵了,源自南海里的龙虾、海参和苏眉少了。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赖秋明教授认为,我国南海海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捕捞年产量为200万吨,而2003年达到了400万吨,大大超出了评估的250万吨至280万吨的资源可捕量,致使资源种类减少、渔获物低龄化,正是拖网式捕捞和定置网作业这些掠夺式捕捞方式造成的恶果。

      其实,海洋资源的减少,是全球面临的难题,并非南海独有。但如果毫无节制地扩大捕捞生产,不顾生态环境地捕光捉尽,或者放任越界的外国船只在我南沙、中沙、西沙群岛炸鱼、毒鱼和滥挖贝类,那无疑将使南海里经济价值高的种群(海参、龙虾、苏眉等)和经济价值不高的种群(蝾螺、海胆等)均受重创,南海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将受到严重破坏。

      海南南海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胡卫东认为,在南海每一艘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渔船,都象征着我国主权的存在,我渔民的正常渔业生产有效地体现了我国在南海的实际存在,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南海的实际管辖,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南海渔业的开发扶持力度。他认为有必要提高对渔民的柴油补贴的幅度,通过切实有效的财政扶持政策,鼓励渔民更新换代渔船,淘汰老旧木船,提高渔民出海的安全性,降低渔民的出海成本。

      张本认为,应当加快建设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发展现代渔业。由于西沙的绝大多数经济生物是海参、龙虾、海胆、蟹类等游泳能力较弱的底栖生物,以及以珊瑚礁为栖息地的岩礁型鱼类,为人工增殖放流渔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回捕条件,应大力发展土著经济物种的人工繁育、育苗和放流的高新技术,从而促进渔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段宗敏心得--渔民镇船长村
    中国渔民:绝不放弃先人开辟的「祖宗海」
    南海究竟有什么?为什么?【组图
    独家|南海:全球过度捕捞最严重的海域之一
    中方在西沙中建岛立界碑 海南渔民再赴南沙
    他们现在要去的已经不是30年前那个自由流动的南海,而是一个边界越来越清晰的南海|王利兵 一席第92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