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物候·立秋
按传统历法,立秋是七月的节气。但按公历,立秋一般在8月7-9日之间,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35°。今年立秋交节时刻是8月8日4时01分。
一叶落知天下秋(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先看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即立秋头5天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因为这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了;中5天,大地上早晨会有白色露水产生;后5天,蝉也开始鸣叫了(古人认为蝉感阴而鸣,故称寒蝉)。元稹的诗把前两候的物象写了进去,还写到了七夕的牛郎织女。
至于“一叶惊心绪”,古人认为,一到立秋,梧桐树就开始落叶,甚至这还成了立秋的标志。据记载,宋代时国家有“迎立秋”仪式。立秋这天,皇宫里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百官到场等候,立秋的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这时,梧桐会应声落下一片叶子。因此还留下了“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成语。
立秋这天,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吃一些炖肉、烤肉、红烧肉等,补一下由于夏天苦夏造成的营养不足,还有吃瓜果“咬秋”、祭祀土地神等活动。农事也进入秋收的准备阶段,民谚有“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的说法。
其实就中国大部分地方来说,立秋只是进入名义上的秋天,气象学以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按这个标准,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各地天气还是很热的,人称“秋老虎”。所以传统历法还规定,三伏中的“末伏”必须在立秋之后,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8月12日庚申,所以这天为末伏。
夏、秋的交接是“火克金”。不过到了末伏,火很快就要克不住金了,秋天真要来临了。
我们可以欣赏一首唐朝刘禹锡的《早秋集贤院即事》,感觉一下凉爽: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灰管应新律,铜壶添夜筹。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火星”指大火,周历“七月流火”,正是秋天来临的时节。后面说:秋风(商飙)浩荡,全国南北都凉爽起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初伏养生应重补水
小暑热还是大暑热?小暑要到了,真的要开始“上蒸下煮”了吗?
(3331)问候亲友2021年8月13日早上好!(3331)
我们常说的“三伏天”是“初伏”、“中伏”和“末伏”,但是到底是什么时候?
三伏天将至,“伏包秋凉飕飕,秋包伏热得哭”,今年是秋包伏吗?
初伏、中伏、末伏那个最热,为什么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