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文盲23岁才学认字,写了1首诗传遍天下
       唐朝被誉为诗的国度,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古代诗歌文学的创作顶峰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名诗,以及成百上千的优秀诗人。《全唐诗》记载,唐朝时期,有名有姓、有作品流传下来的诗人,合计有两千二百余人。《全唐诗》收录唐诗四万多首,被誉为集唐诗之大成者,但考虑到岁月沧桑导致的失传因素,实际唐诗数量和诗人数量肯定要远远超出《全唐诗》之数。
       这个文盲早年身份是唐玄宗的侍卫。唐朝侍卫机构和成员,当时称为千牛卫和千牛备身。为了保证侍卫的绝对可靠,侍卫主要来源于当时的王侯将相、豪门大户的子弟。他们有万贯家财和满门富贵,轻易不敢做孤注一掷的行刺皇帝之举。当时长安城中有两大世家豪门,即有名的“城南韦杜”两家人。其中韦家自唐朝开国以来,出了很多高官显宦。


       韦应物于天宝十年前后,升任侍卫,他日后的诗作中对此有所记述:“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抚炉烟上赤丹樨”,“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都是对这段侍卫生涯的记述。唐朝侍卫每天得以亲近皇帝,如果表现出色,获得皇帝青睐,从此飞黄腾达也未可知。然而就在韦应物春风得意、前途无量之时,一场滔天大祸袭来,把韦应物的前程和盛世大唐的繁华,同时打击的破碎不堪。

       唐朝收复长安后,社会秩序逐步开始恢复。韦应物大难不死,痛定思痛,决心从头再来。他也想像当时的读书士人一样,走科举考试之路,博取功名富贵,靠自己的实力闯出一条进身之阶。然而,这条路对他而言却充满艰辛。因为韦应物的起点实在太低,他虽出身官宦世家,但从小却养成一身纨绔子弟的坏习气,只知道吃喝玩乐,却不知读书为何物,是个文盲。


       谁也没想到,浪子回头金不换,几年后韦应物不仅克服重重困难,学有所成,担任滁州刺史等地方大员,甚至成为一代大诗人,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他的代表作是《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成为经典之作传遍天下,入选语文教材,上过学的都会背这首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唐诗》四万三千余首唐诗、两千五百唐诗诗人【中卷301——600】
[转载]《全唐诗》四万三千余首唐诗两千五百唐诗诗人和《宋词》
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
《全唐诗》 四万三千余首唐诗 两千五百唐诗诗人
《全唐诗》大全集 四万三千余首唐诗 两千五百唐诗诗人
最近二十年新见之唐佚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