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中医总说“五脏六腑”,而不是“六脏六腑”?
userphoto

2022.05.03 内蒙古

关注

为什么中国人说到心是在正中间?老外说起心都在左边?

为什么中医常说心为君主之官,不受病,可是生活中却有那多人得心脏病?

为什么中医总是说五脏六腑,而不是六脏六腑?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吧。

在古中医里,说到“心”这个字,通常是指我们的灵魂之心。

假设你此时没有神游天外,你的灵魂和肉体是重叠在一起的话,我们的灵魂之心就好像一个倒放的大柚子,从前胸到后背都凸出肉身之外。尤其当人在极度欢喜、极度悲伤等强烈情绪状态时,主观的身体感受,就会感觉情绪的能量是从胸前凸出肉身之外的。

所以,古中医里“心”字所表达的坐标,并不偏左,而是在正中。中医里讲“气会膻中”、“心募巨阙”,显然,中医里的“气”字,更多是指不可见的信息和能量,精神层面的东西。

如果你读伤寒论,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文字,例如“心中怔忡”“心中懊恼”,明显是情绪的感受;

“心下有水气”“心下痞硬”等,如果以胸前正中为心的坐标的话,“心下”大体上是在胃部,其用药也多是在处理胃相关的问题。

“发汗过多,其人手叉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当人有这样不适反应的时候,手自然而然是按在胸前或靠下巨阙俗称心口窝的位置,并不会去按左胸。就是一个人老是喜欢用手遮住胸口正中这个地方,好像要保护什么东西的样子。也许在我们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里,确实有个什么东西。典型用药如桂枝甘草汤,也是偏重补心阳。

而我们在解剖上可见的、那个砰砰跳动的肉体之心,在古中医的观点里,则对应为“心包”。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人体有十二正经,两两互为脏腑表里,却不叫六脏六腑,而叫“五脏六腑”的缘故。

灵魂之心+肉体之心,心与心包合在一起,才是五脏里的心脏。

所以,如果你知道了古中医所说的心是指灵魂之心,那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心为君主之官不受病,因为如果真的有什么邪气攻击到我们的灵魂,或者一个人的心神受到严重打击的话,那真的是生命难以承受的。

而【肉体的心】是会生病的,比如现在所说的心绞痛,古中医称为【胸痹】,在医圣张仲景的书里是有很完整的治法的。另外,《伤寒论》厥阴篇里讲到的一些症状,就类似于今天的许多心脏类疾病。厥阴,正包括心包。

那在古中医里,表达肉体之心,这个在胸膛里砰砰跳动的东西,用的什么词呢?《黄帝内经》里说是【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所以它的名字叫“虚里”。但是随着流传,后世的许多中医慢慢也混了,毕竟,在肉体上解剖来去,似乎唯有这个砰砰跳的东西看起来最酷、最神秘、似乎最能担得起君主之官的名号了。反倒是有个日本医生,被日本人称为小医圣的永富凤的书里,表达肉身的心“心跳很剧烈”,就写【虚里如奔马】,并不用表达灵魂的“心”字。

部分文案内容来源:《JT叔叔讲中医·五脏与情志》

整理/配音:郭释文

动画制作:郭释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中医:心与心包的故事,灵魂之心与肉体之心
不要害怕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
灵魂的伤病是如何医疗的
(原创)春节是一次灵魂和肉体分离的长假
第三章4节:心脏的守护神、心包经穴位
【中医笔记】认识“阴”、“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