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高血压不可盲目清肝泻火
摘自2022-6-8中国中医药报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从发病特征来分,西医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和特殊类型高血压,认为该病病因有遗传、肥胖、饮食高钠低钾等因素。中医认为该病有肝郁湿热、肝火上炎、心火上炎、痰湿内阻等实证,还有气虚血瘀、精血亏虚、肾虚火旺、肝肾阴虚等虚证,另外还会有虚实相兼、证型相兼的情况,所以并非单纯肝火所致。如不属于火热之实证,再用清肝泻火药则难以奏效。
医案举例
案一
安某,男,49岁,2016年8月11日初诊。患者2012年患轻度脑梗,血压175/110mmHg,频发室性早搏,双下肢动脉软斑。刻诊:经常头晕,时有头顶阵痛,气短,胸闷,自感心悸不安、上胸部突跳几次,夜间盗汗,时时自汗,食欲可,大便日1~2次,质稀,时有不成形,小便正常,舌苔薄白,脉迟弦结代。血压165/100mmHg。
病机:心气亏虚,血流受阻。
治则:补心气,通血脉。
处方:炙甘草15g,太子参15g,桂枝12g,黄芪20g,丹参30g,鳖甲30g,郁金12g,炒白芍15g,川芎15g,当归15g,炒山药20g,红曲5g。12剂,水煎服。
9月1日二诊:药后心脏早搏完全消失,气短、心悸、头晕头痛及自汗盗汗明显减轻。舌苔薄白、脉弦,血压145/90mmHg。前方加炒酸枣仁20g、龙骨30g。12剂,水煎服。
案二
孙某,男,49岁,2016年11月15日初诊。患者右足掌麻木伴右膝及膝下酸痛4年,冬天重夏天轻,遇冷及风加重,自觉整个右下肢有凉感,时时头晕,双耳鸣夜间加重,轻度脂肪肝,腰、颈椎拍片检查无异常,舌苔薄白,脉沉降。血压155/95mmHg,近年来一直应用西药降压药。
病机:肾阳虚,血络阻。
治则:温补肾阳,活血通络。
处方:桂枝12g,当归12g,川芎12g,吴茱萸4g,鸡血藤20g,土元12g,木瓜15g,细辛3g,防风10g,威灵仙15g,酒制肉苁蓉15g,菟丝子20g,补骨脂15g,巴戟天15g。14剂,水煎服。
12月3日二诊:服药后右膝及膝下酸痛明显减轻,冷凉感已消退。仍有右足掌麻木,血压140/85mmHg,苔薄白,脉沉弦。前方加红花12g,14剂,水煎服。
临证感悟
高血压多数伴有眩晕、头痛等症,因《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言,很多医者即认为是肝火所致血压升高,遂投以清肝火的寒凉之剂,如遇肝火上亢者即可取效,如遇痰湿内盛、中焦虚寒、心脾气虚者,再以寒凉治之,则雪上加霜,致病情加重。所以凡遇到高血压,不经辨证即认为是肝火所致而应用清肝火药,决不可取。
有人认为高血压的治疗不可以温补,温补会致血压更高,因为中医有“温热则升、寒凉则降”的说法。笔者所见高血压患者专属心脾气虚者不在少数,应用大剂量黄芪补气同样会使症状消而血压下降。曾有报道说黄芪一药对高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血压低者用之能升,血压高者用之能降。案一应用黄芪20g,正应于此。虚寒病证的高血压者,同样也可以应用温补药,案二应用了吴茱萸、桂枝、巴戟天等温热药,同样也能取得病去血压降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妊娠高血压 经方案例
【临床医案】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经验谈
滋补肝肾引火血下行而降压
高血压的营养治疗 名医名方
《经方》杂志微友群刘济舟《柴胡剂的运用体会》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0)韩学杰博士主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