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次例行街道安全检查 出租屋曝出团伙虚开大案

一间不大的出租屋内,堆放了大量电脑、打印机、发票和公司印章等物品。蹊跷的景象,引起了到访的街道人员警觉。根据街道户管员提供的线索,税警双方迅速出击,突查出租屋,违法团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云舟工作室制作

最近,深圳市税务机关与深圳市公安局联合行动,跟踪追查,破获一个利用空壳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团伙,团伙成员胡某、幕某两人在办案过程中落网,同伙庄某迫于压力投案自首。经查,该团伙共控制了65家空壳企业进行虚开活动,共对外虚开发票1.78万份,涉及金额4.5亿元,税额7677万元。

目前,胡某、幕某和庄某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起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名犯罪嫌疑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费尽心机虚构业务,但街道户管员一次例行的安全检查,就让他们的违法行为见了光。



1

安全检查:出租屋内有蹊跷



2017年3月,深圳市福田区街道管理员小刘按常规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开展安全排查。在对某公寓楼内其中一间出租房实施检查时,小刘发现一名20多岁的青年女子开门后,神色有些紧张。小刘顺着半开的房门往屋内瞟了一眼,也就是这一眼,屋内的景象让他印象深刻——屋内办公桌上堆放了电脑、打印机、发票、印章等大量物件,十分杂乱,这一情形引起了他的警觉,难道有人员在屋内从事违法活动?但小刘未动声色,为避免打草惊蛇,按惯例进行安全检查后就离开了。

随后,小刘马上向深圳市福田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接报后,经侦大队办案干警马上分析了小刘提供的经索,认为出租屋内堆放了大量电脑、打印机、发票、公司印章等物件极不寻常,很可能涉及虚开发票等违法活动,于是将相关情况向深圳市税务机关稽查部门进行了通报。

税务检查人员获悉线索后,迅速将该出租屋所在地址输入金税三期系统中查询,发现该地址并没有被企业用于工商注册并登记用于公司办公。检查人员认为,该出租屋很可能是一个从事违法活动的窝点,于是深圳市税务机关马上启动税警联络机制办公室应急方案,与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共同组建专案组,针对案件线索制订行动方案,明确双方人员职责、如何对现场进行布控以及如何开展证据收集等事项,准备对该出租屋实施突击检查。


2

税警突击:发现大量公章发票



专案组对出租屋突击检查时,屋内有两名人员正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见到检查人员后,两人神色慌张,再三强调家里有事想离开现场,被专案组当场拒绝。为防止两人逃离,专案组在出租屋外安排公安干警对现场进行了封锁和值守。经询问,该两名人员一名为胡某,另一名为幕某,自称为深圳市JZ科技有限公司职员。

不到10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堆放了多台电脑和打印机,以及大量公司资料和发票等物品。随后,检查人员要求胡某等人员出示企业相关材料以便进行检查。在此过程中,胡某称JZ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子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此处出租屋是该企业的办公处。

但检查人员发现,现场发现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其中一些开票单位并不是JZ科技有限公司,而是深圳市AX科技有限公司。现场情况显示,该处地址应该至少有两家企业在此开票。

当检查人员要求幕某等人提供电脑开机密码时,胡某等人员以忘记为由,拒绝提供。但经验丰富的专案组对此早有准备,技术人员马上采用软件工具,对现场电脑密码进行破解,并随后从电脑中获得了3份重要电子资料。

检查人员发现,在胡某办公电脑中一份名为“内部企业”的文档中,记录了65家企业的信息,包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开户许可证明、营业执照和一般纳税人认定通知书的原件扫描件等,还有公司的开票资料,包含名称、税号、地址、电话、开户行和银行账户等信息。

在幕某办公电脑里一个名为“销项资料”的文件夹中,专案组发现了这65家企业给下游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统计记录。其中按月详细记录了每家企业的开票信息和销售明细数据,包括开票公司名称、上月存份数、本月已买份数、总份数、已开份数、已开金额和剩余可开金额等信息,同时,该文件夹中还保存了与相关开票业务相关的送货单、销售合同、银行回单和发票清单等电子文件。

而在幕某办公电脑的另一个文件夹中,专案组发现了开票收取手续费的账务记录,主要包括“××月账本”“××月收支总表”等,其中记录了大量购买发票客户、收费百分点数、收入和支出及分红等数据信息。就电脑中发现的企业及交易信息,检查人员对胡某和幕某进行了询问,两人一再声称对具体交易情况不知情。

根据现场发现的情况,专案组判断,这65户企业很可能是被虚开团伙控制的虚开企业,于是当场对犯罪嫌疑人胡某、幕某进行控制。经查点,现场共查获涉嫌虚开违法的资料53套,开票电脑、打印机等23台,增值税专用发票近千份,公司印章73枚,银行U盾180个,身份证件79张,手机92部,同时,专案组还查获了记载有买卖发票客户及收支信息的记录本、电子文档等大量证据资料。


3

逐户核查:65户企业虚开逾4亿元


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控制后,专案组马上兵分两路加大对涉案企业的调查取证力度,以掌握更充足的证据资料。

一组办案小组人员对65户企业逐户排查。通过金税三期系统核查,发现其中大部分企业于2015年~2016年期间在深圳市注册成立,多数为科技类企业、贸易类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包括电子产品、数码产品、机电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与销售等。在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后,这65户企业对外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大幅增加。以深圳市XL贸易有限公司为例,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前其销售收入为19.7万多元,认定后则剧增为1688.5万多元,增加了84倍。同时,这些企业开票一段时间后就不再申报,所有企业已处于走逃失联状态。

另外一个办案小组则详细调查了企业的资金账户情况。检查人员到银行调取了这65家企业以及现场查获的黄某、华某、叶某等人的个人银行账户的资金流水。经比对后发现,这65家企业的对公账号在收到来自下游企业的资金后,会迅速转入一些个体工商户,然后转入由团伙控制的黄某、华某、叶某等人的私人账户,扣除3到6个点的手续费后,再从这些私人账户转回下游企业特定账号,完成资金回流。通过对涉案企业票流、资金流实施调查后,专案组基本掌握了虚开团伙的操作手法和特征。

证据确凿后,专案组先后对犯罪嫌疑人胡某、幕某进行了多次讯问。在铁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胡某、幕某最终对虚开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犯罪嫌疑人胡某、幕某供述称,他们两人主要负责日常发票的整理以及相关购销合同、发票的录入、打印工作,而与下游企业的“销售”工作主要由庄某负责。他们根据由庄某提供的开票企业、金额、品名等开票信息,根据下游企业需要开具的发票品名进行“业务匹配”,从65户空壳企业中选择一户企业作为交易公司,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活动的情况下,伪造购销合同,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另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庄某迫于压力,最终也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经查,以胡某、幕某、庄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控制65户空壳企业,共对外虚开1.78万份发票,涉及金额4.5亿元,税额7677万元。目前,胡某、幕某和庄某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已被司法机关起诉。


要案点评

完善协作机制 增强打击能力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 蔡伟群

  本案是一起违法团伙利用空壳企业大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牟利的典型案件。涉案企业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前提下,通过虚构购销业务为下游受票企业虚开发票,并采取连环转账方式,伪造资金流,以逃避税务机关检查,涉案金额巨大,违法性质十分恶劣,严重扰乱税收征管秩序。

  案件的成功查办,与街道管理人员对违法行为较高的警惕性,以及税警紧密协作迅速行动有着直接的关系。街道管理人员常规安全检查中发现可疑迹象后,第一时间通知警方,税警双方迅速启动协作机制,分析研究线索,并由税警联络办公室组织抽调市、区两级税务人员、公安干警40余人开展突击检查和案件调查工作,既防止了犯罪嫌疑人走逃失联,同时现场还查获了大量涉税违法资料证据,为随后开展的案件调查活动以及最终对违法团伙的定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案是自2016年6月深圳市税务机关“税警联络机制办公室”挂牌后,深圳市区一级税务稽查局与区级公安机关联手查办的第一起涉税违法案件,为今后深圳市各级税务稽查部门与各区公安机关依托税警联络机制,高效打击涉税违法活动积累了有益经验。

  为有效防范类似虚开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稽查部门应加强以查促管工作,对已查办的虚开案件加大案例分析和数据信息整理力度,加强对无真实业务套领骗领发票、暴力虚开、虚假申报等涉票违法活动涉税风险特征、表现形式的归纳和总结工作,将其传递给征管部门,以此强化高风险企业涉票行为监管,防患于未然。

  此外,稽查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力度,搭建情报信息交换平台,完善“公安派驻税务联络机制”,通过实现市、区两级“公安派驻税务联络办公点”全覆盖,进一步夯实税警协作基础,提高对涉税违法活动的反应速度和打击效率。




来源:中国税务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税案」“黑卡隐身人”落网记
宁波:四部门携手斩断骗税链条
不可小觑!沿街兜售很“低端”?
【周三·案例】滕州国税局破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虚开发票1.6亿元
广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如何防范发票虚开骗税风险?
购销大“变身”,谁是“导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