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下)



  原罪

  执著于自己世界里的是非对错,你将沉沦于人生的苦海

  很久以前,整个世界尚处于混沌初始的阶段,只有一男一女——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生活得非常快乐,没有烦恼,整个世界就像天堂般自由,充满欢笑。

  直到有一天,夏娃遇见蛇,它诱惑夏娃,告诉她在伊甸园里有一棵“善恶树”,吃了树上果子的人会变得非常聪明。于是,夏娃便摘下了那个果子,与亚当一同分享。当他们吃下果子的那一刹那,他们的智慧开了,开始有了羞耻之心,开始懂得分辨是非善恶,于是他们再也无法住在天堂般的伊甸园,只能出来受苦。

  有许多人认为他们因违背神的旨意,所以会吃了那颗禁果,带着原罪继续繁衍生命。可是,我在《圣经》的《创世记》里却看到另一层更深的寓意,那就是人类之所以会受苦,是因为那个果子带来了所谓的聪明才智,而人类受苦和烦恼的根源,则来自于我们的好坏对错、是非善恶的观念。

  在中国也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有一个名叫李耳的人,一出生便很老很老,后来有人称他为“老子”。老子一辈子生活在自然当中,是个平凡又不起眼的人,据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岁。有一天当他出关,正要走出关口时,被守卫认出,他就是那位最有智慧的老子,于是希望他能留下一些话。

  老子向来执著“道可道,非常道”,他一直认为“道”是不可说的,世界的真相只要一说出来,便失去了它真实的面貌。可是,最后这位守卫的诚心打动了他,所以他便留下了五千个字,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道德经》的来源。

  在《道德经》里有一句话,那就是“大道废,有仁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都在追寻回到子宫里的感觉,因为在那个地方,我们不需要呼吸、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就能从母亲那里得到生命的资源而存在,并且获得满足。

  当我们存在于母亲子宫内时,丝毫没有“我”的感觉和意识。我们和整个宇宙融合在一起,和外界也没有分界线,是那么自然、简单地存在着。然而当离开母体的那一刹那,我们却立刻有了“存在”的意识,五官开始发挥功能,开始与外面的世界接触。每一个接触、每一个讯息使我们开始有了感觉,感觉到自己和这世界是分开的,而且认为“我是个单独的个体”。这时,“我”和“存在”两个名词便进入了意识层面,分别心、差异心、我执也在这一刹那在这个意识里开始萌芽。从此,我们离开了天堂,来到人间受苦。

  不论是基督教里所谓的“原罪”,或是老子所说的“大道废,有仁义”,甚至佛陀所提到的“我执”、“分别心”、“差异心”,以及心理学上的“意识”、“存在”和“我”等等,都是相同的。意识是如此宽广,它和宇宙一样无垠。通过五感,我们的意识也不停地滋长、扩散着。大量的意识逐渐累积,有些在日后甚至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或者无意识之中。

  每一个人在这世上都经历到他独特不同的经验,就如同在这世上没有两朵完全相同的花、没有两个相同纹路的贝壳、没有两个人的指纹是相同的一样,我们每个人学会了不同的仁义礼智,不同的是非善恶,于是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开始了,就像是《创世记》中所言,我们开始了受苦的一生。

  当我们和身边的人相处时,如果对方所学得的仁义礼智和我们相同,我们和他就能相处愉快,成为朋友,相知相惜;然而换言之,当我们所学的观念和对方完全不同时,由于我们无法抛开对“我”的执著,于是,我们会试着想去改变环境或改变他人,让心中的“我”感到舒服些。可是,有时候他人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只得开始受苦,和环境、他人之间也开始有了许多冲突与对立。

  在自己的内在深处,我们另外又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是非对错的选择。“我”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好的;我必须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好的、是对的;除非不去觉察,浑浑噩噩过日子,否则当我们意识发挥功能,看到自己所为所行,和生命深处的“我执”不同时,便开始自责。

  至此,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难道一个人懂得是非善恶、好坏对错是不对的吗?我也曾经一直依存在好坏对错、是非善恶里;我也曾经非常害怕脱离自己认为是好的、对的“自己”;我担忧如果人类的生活没有一个准绳,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曾经非常不相信人性是善良的,也曾以为人性是需要被许多教条规范,人们才能活得相安无事,否则天下就要大乱。因为当我们真的静下心来,好好地看这世界的真相时,我们将会发现,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那些生命相比,自认为文明的人类竟是最残忍的。人称万兽之王的狮子,看来兽性极强,极为残暴,但它除非饥饿至极,否则绝不会残害同类。但是人呢?天下大概只有人类不是为了自己需要,有时甚至只为想法理念的不同,或是享乐而去杀害其他生物或同类。可是,就因此而认定人性的丑陋吗?不!相反地,我坚信人类的本质是神性的,是佛性的,是充满着慈悲与善良的。

  然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那就是所谓的“原罪”。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的背景下成长,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观念,而人类最悲惨的一点就是,我们总是害怕离开自己的“我执”,因为我们将自己的存在依附在这个“我执”之上。所以,当面临要抛弃“我执”时,心中自然会产生某种恐惧,且更进一步希望能巩固那个“我执”,给予自己肯定的感觉。就因为这样,在人与人接触时,我们很难抛开自己的价值观,即使抛开了,也仅限于很浅的层面。大多数时候,要我们抛开“我执”,我们宁可去改变别人,试图去扭转他人的“我执”来符合自己的观念,于是,生命的痛苦也就这样开始了。

  相信许多已婚的妇女都曾有这样的经验:在踏上红地毯的那一端之后,渐渐地才发现丈夫竟有许多行为实在很难符合自己的观念,于是便想尽一切办法想改变对方。在古代,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在现代,就是用温柔或其他各种技巧,总之,无非就是希望对方做到自己的期望。同样地,在丈夫的心中也有一个完美妻子的模型,而他时时刻刻期待妻子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对父母而言,有个模范孩子的标准;对上司而言,有个模范员工的标准。而这一切一切的标准,我们总是等待着对方来符合,当对方做到时,我们眉开眼笑;倘若对方做不到,则所有的愤怒、埋怨、指责就此聚集,使我们痛苦不堪。

  真 爱

  爱他,如他所是,并非如自己所想

  一九九二年,台北市健康幼儿园的孩子出外郊游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整辆车燃烧起来,当场夺去二十几位幼童的生命。一位幼儿园教师林靖娟为了抢救小朋友,因而烧死于车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当这件惨剧发生时,众人震惊,在电视报道的画面中看见那些幼童的父母因幼儿的夭亡而发出一片号啕。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皆深爱自己的孩子,在痛失自己的子女之后,那种悲恸、那种眼见自己深爱的人从眼前消失的哀痛,令我心有凄凄而不忍目睹。同时,林靖娟老师的壮举也成了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每个人都被她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事后当地教育系统也举行了对林老师的颂扬和颁奖仪式,甚至决定为她塑立铜像,并将她的事迹收录于教科书中,作为学习的榜样。

  可是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幅画面也许被众人忽略,然而却深深击中我的心,远远超过那些父母的悲恸和社会上对林靖娟老师的歌功颂德。这幅画面是林靖娟的母亲和她三位姐姐悲恸欲绝的情景,尤其是她母亲所说的话,到现在仍在我心中久久无法忘怀,她说:“女儿,你只有想到那些孩子,你有没有想到我们这些深爱你的亲人?为什么你只有想到他们,没有想到我们呢?”这话深深刺痛我的心。林靖娟的母亲抚养女儿十几年,十月怀胎,三年哺乳,含辛茹苦地看着她长大;当她第一次会叫“妈妈”、第一次会走路时那种兴奋的情形;当她还在襁褓中,母亲却必须因孩子的哭声,要在寒冷的夜晚离开温暖被窝,起来哺喂哭泣中的女儿。十几年的点点滴滴,这个女儿的存在已经在母亲的生命中种下了无法抹去的深浓爱意。曾经用无数的爱灌注长大的女儿,为了别人家的子女,刹那之间消失无形,母亲的确难以承受!

  我真的可以理解林靖娟的母亲和她姐姐心中的悲伤和难过,甚至对她的愤怒,因为她们是真的爱她!然而我的心中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为什么有这么多由社会所建立的无形价值,紧紧捆绑着我们,远远超过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重视?不仅超越那些爱她的人所付出的爱,甚至超越了这个人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认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生命被强迫选择、催眠、灌输,依附在那些并不存在的价值观上?而那些价值观对他们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本身的存在。这个问题令我不解,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会比他的存在、他的悲伤、他的欢笑、他的愤怒、他的眼泪、他的一点一滴来得更重要。

  在我的研修课程中,我也经常告诉学员:有许多训练课程是依照这个社会上的价值而建立了一些成功的模式,然后训练你成为那些成功的模样,来迎合这个社会上所赋予的好坏价值观。然而在那些深爱你的人眼中,即使一百个卡内基、一百个比尔·盖茨、一百个社会上那些成功的人士,也都不如你更为重要。为什么你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而不让自己成为自己?当你努力地成为自己,以自己的存在为荣,你才会得到真正爱你的人。如果你努力想成为别人的样子,即使有人来爱你,那种爱对你来说也是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知道,他们所爱的只是你的某个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你。

  我们一生都在追寻真爱,尤其是在热恋中的情侣。如果你曾经真正爱过,你会发现在恋爱时最动人的一句话是:“我爱你,因为你就是你,不管你将来是什么样子,变老了、变丑了、变穷了,甚至少了一只手、一只眼,我都一样的爱你。”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生命中能拥有这样的真爱、一份能完完全全接纳我们的人的爱。我很喜欢基督教仪式的婚礼,牧师宣布二人结为夫妻的那个时刻,牧师会问双方:“你愿意爱这个人吗,无论他(她)将来是富裕或贫穷,是健康或生病?”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誓约,而我在生命里一直都在寻找像这样的真爱。

  是的,在真爱中没有牺牲与负担,真爱中也没有“应该”。所有的“应该”、“负担”、“牺牲”都会在生命中的某一天、某一时刻、某一层面要求代价与偿。我喜欢:“我爱你,是因为你值得,所以我选择要去爱你。”我也喜欢爱你时候的我,那个我充满了爱和温柔。这种觉知的爱不是为了别人而牺牲、委曲自己的需要而去爱,而是为了自己的所爱而去爱,这样的爱才不会给双方带来负担,彼此之间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有压力。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他所爱的就是你本身,我们称这样的爱为“无条件的爱”。

  当我们是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接受到父母亲给我们无条件的爱,但是这样的爱对我们而言,接受的时间和分量都太少了!很快地,我们就开始接受有条件的爱。我们的父母亲在内心深处受到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他们也认为我们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会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才会被喜欢、被尊敬、被爱。于是父母为了爱我们,开始用他们的爱来控制我们、塑造我们。为了适应这个环境,避开惩罚和痛苦,得到认同和爱,必须开始做些不是出自内心的行为。逐渐地,我们依附外界标准的性格开始形成。在这段六岁以前的成长过程中,能得到越多真爱、越多“无论你是什么样子,父母都是爱你的”,接受这种无条件的爱越多的人,他的存在意识就越强。但是父母亲都深爱自己的孩子,因此,非常着急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努力以社会规范来教导他们。许多为人父母者,无法看见自己里面压抑着对过去生命的浪费和不喜欢自己所造成的后果。他们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强,在孩子还没有充分得到无条件的爱时,就给他们有条件的爱,去塑造、教导他们。换句话说,孩子们对自己内在的存在,并不能拥有很充分的满足,而当年事日长,便开始在外在的世界中追寻认同和肯定,于是会用两样东西来弥补自我存在价值的缺乏,第一种是做些什么(doing)?第二种是拥有什么(having)?[注:作者近年讲学中又加上了第三种,成为什么(becoming)]来替代自己的存在价值。像林靖娟老师的事件,对她而言,身为一个老师,拥有高尚伟大的情操是她的天职,然而这真的是天职,还是后天的文化教育、社会价值观所赋予她的职务?对她来说,做这件事竟比她的存在还重要、比她身边的亲人对她的爱更重要。

  对某些人来讲,做一个好人比他的存在更重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做一个对别人有益的人,做一个温和、儒雅的人,远远超过他自己存在的价值。为了要做好这样的一个人,他可以抹杀、牺牲许多的自我以及真实的感情、思想,最后形成了他的存在只能依附在做些什么(doing)之上。如果有一天当他自己无法符合社会所赋予的价值观时,他就会不喜欢自己,会觉得自己实在很糟,自己的存在一点价值都没有,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甚至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而另外一种将自己的存在依附于拥有什么(having)之上的人——尤其在这个歌颂物质的时代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一类型的人。许多男人将自己的存在定位于拥有房子、事业、奔驰、宝马、劳力士之上;许多女性也把自己的存在价值依附于拥有幸福家庭、听话的孩子、爱她又温柔且事业有成的老公身上。同样地,我们也看到在这些用“拥有”来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背后,有多少危险和心酸。很多传统妇女当有一天她们的老公爱上别的女人;当她听话、功课又好的孩子突然变得叛逆;当她温暖的家庭突然破碎时,她们在刹那间丧失了自己的存在价值,觉得一切都毁了,生命里什么都没有了,自己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甚至因此自杀的也大有人在。我们也能看到有些男人生意失败、破产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然后一蹶不振,从此生命颓废,这些都是我们将自己的存在价值依附于外界,用doing和having代替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幼年时候我们所接触的无条件的爱太少。

  我们长大成人后,也毫不知觉地用同样方法爱我们的孩子,我们无法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我是爱你的。我知道你充满知觉,你知道自己的生命,也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无论你做什么决定,也许我们不能了解,但是爸爸妈妈一定支持你。”

  相对地,那些在充分接受无条件的爱之下长大的孩子又会是如何?西方国家从十九世纪存在主义开始,对人权、民主和对孩子的重视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再加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潜能运动发展的兴起,在那个时候有很多父母接受人类潜能的一些新观念,开始试着去给孩子一些无条件的爱,现在这些孩子都已经长大。在许多观光区你会经常碰到这样的西方年青人,他们大学毕业但不急着找工作,或逼着自己马上要做些什么。他们没有汽车,没有大房子,没有钱,也不曾拥有什么,就只是背着布包,有时骑着自行车,有时步行,到世界各国走一走。没钱时就到餐厅打工,当英文老师或家教,等存了一点钱,再向下一站迈进继续旅行。他们在大学毕业以后,可能会花三四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对他们而言,他们并没有做什么伟大、有用的事情,或者拥有一些物质金钱的享受,可是,这些受到丰富无条件爱的青年,心中有一个自我价值存在的中心,对认为自己存在有价值的人而言,他们今天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能够闻到许多味道,能够活着,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当中,能够感觉到自己和外面世界的存在,就是生命里最喜悦的事情。

  他们不需要将自己的存在依附于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内在是坚定的,外在是柔和的,当他们内在感觉到自己在生气的时候,无论有一千个、一万个人告诉他生气是不对的,他仍确知愤怒依旧存在,他还是生气的。这样的人能够敬重自己的存在和每一个当下存在的事实,遇上他自己没有觉察到的事实时,只要你能指出来,他也能坦诚而迅速地接受,身心很快地充满着柔软与变化。对这样的人来说,刚强与温柔是并存的,信念与变化也是同时存在的,这是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接受到无条件的真爱,所以他们知道自己每一个存在都曾经被接受、被认同,他们一直都能够与自己的存在重新接触,不需要将自己的存在依附于外面的世界,无论外面的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社会的潮流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他们的心中永远能够柔软地去适应这个社会,因此他们的生命力也是坚韧的。

  (部分略……)

  印度有一个寓言:一个国王用大量的黄金,搜集了全国最名贵的珠宝,打造了一张黄金床,床上镶满了名贵珠宝。这张床是如此名贵,所以他要确立一个合乎全国人民尺寸的标准长度。于是他量了全国所有成年人的身高,再除以全国人口的总数,得到了全国身高的平均值。按照这个平均值,打造了这张床。每天晚上国王一定要请一位大臣或百姓,夜宿寝宫,让他睡这张名贵的床。如果他太高,躺不下,国王就会叫一个刀斧手量量这个人的身高,然后用斧头砍去双脚多余的长度,好让他能刚好躺在床上。假如躺下的人身高不够,国王也会叫出两位大力士,一个人拉住他的肩膀,一个人拉住他的双脚,用力的向外拉,将这个人刚好拉到这张床的长度,当然有时候会拉断他的双脚,有时候会一命呜呼。但是,国王一定要让躺在床上的人符合床的长度,这是国王每天一定要做的事。看到这里,你对这个国王有什么看法?他是个神经病?他很残忍?不可理喻?你觉得他实在太残酷?但是让我告诉你,所有你对这国王的感觉和形容,都可以加诸在你自己身上,因为你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甚至不自觉。

  在你心中,也有一张如此名贵而又标准的床,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太高,而把你自己砍下一节;有时候你又会因自己太矮而抬起脚尖,挺起胸膛,让自己感觉高一点,这是大多数人在生命中呈现的状态。我们为了要符合社会制定的名贵而又有价值的标准,有时候膨胀自己,有时候委曲自己。(部分略……)

  我想再说一遍:真爱中没有牺牲,没有控制,真爱中没有操纵。对一个真正爱你的人而言,没有一样价值观,或其他的人、事、物的价值会超过你的存在。在真爱中只有敬重和真正的接纳,就是去接受你本来的样子。不是符合社会的价值观,而是回到你的中心,回到你的存在。你不需要成为比尔·盖茨或卡内基,才会有人爱你,你本来就是最棒的,你只要成为你自己,当然这个过程充满困难与恐惧。这八年来我的自我成长的路途也走得非常辛苦,但我相信:当有一天你能真正回到自我的中心,呈现自己的存在,和每一个刹那存在的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像一颗珍珠一样放射出光芒,会有人看到你,会有人来爱你,而这个爱你的人,是因为爱你本身而来爱你。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已经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最有价值的,同时你也会真正地去爱别人,爱他们如他们所是,而不是爱他们如你所想。

  成长与转变

  随着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感觉、情绪等模式的觉察,自己变了,你的世界也就随之改变了

  (部分略……)

  生命潜能的研修课程根据《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而设计了四大阶段,并将理论实际化,以期变成生命中的智慧。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智慧之旅初级班,也就是格物致知。所谓“格”就是接触,通过与他人、外界环境的接触,来觉察自己内在的变化和原因。在这课程中,我们先从“我是一切的根源”这个观念开始,来破解过去自己本身的人生结果,以别人的时间和经历,转过头来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在匆忙的人生中,用两天的时间,停下脚步,好好认识你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思想、感觉、情感的模式,其中有哪些是自动化的反应,而这些自动化的反应,哪些为生命带来创造性和好的结果,哪些又为生命带来限制和制约?

  在开拓生命潜能的道路上,没有一个老师可以告诉你,怎么样是对的,怎么样是错的,好坏对错仍然得由自己来选择,你必须向自己内心深处的潜能学习。在智慧之旅初级班中,你将开始体会进入自己内在的经验,除了洞察之外,还有一些生命里的觉醒。从初级班开始,我们不只是活在知识的领域中,更开始要为跨入生命智慧的殿堂做准备。初级班是一个启蒙,从“我是一切的根源”到觉察的训练与学习,从知识到进入生命智慧的殿堂。当你在初级班已经准备好要以更大的勇气向生命更深的地方做更深探索的时候,我们为你准备了中级班。

  智慧之旅中级班最重要的是——烦恼即菩提,也就是从诚意到正心。内心的世界很自然的因为更多的觉察而开始起变化,走入正心。届时内心对外在世界的看法将会不同,你的心将会找到自己的中心点,接着便会到达修身阶段。在此课程中,我们将协助你面对生命深处的创伤、痛苦和烦恼,让生命的智慧在自己潜能的领域中逐渐开花。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有些混乱,也可能会经历一些过去生命里一直不愿承认或者一直避开的痛苦,因此在中级班里,都是一些准备好或者有无比勇气的人,勇敢地在与生命接触,开始从烦恼中寻求菩提。经过三天的中级班之后,多数人很自然地成为一个更有勇气、更有智慧、也更成熟的人,当然他们必定也更快乐,因为他们已经决心离开表相的和谐,勇敢地向真实世界探索,准备去接触、正视、接纳生命的一些真相。

  生命潜能第三阶段,我们称为智慧之旅高级班,也称它为“自我父母重塑”,也就是《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进而平天下。你的行为、性格、肢体、言谈举止这些外在的行为很自然地起了变化,接着便进入齐家的阶段,也就是指你的人际关系、家庭自然会因而起变化,你开始影响身边的人,而治国平天下就是很自然的延展。我们知道今天所有的思想、人格、所有潜意识自动化的模式,都是自幼在与父母、长辈和环境互动之中所形成的,就如同前面提到如果我们有像华盛顿那样的父亲,我想我们就会和他一样具有勇敢和诚实的品格。高级班所指的“自我父母重塑”并非回家重塑我们的父母,而是深入我们的潜意识去清楚地看到过去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进而重新在我们内心塑造能付出无条件爱的“父母”。因为你在中级班的时候已经开始能够和自己的烦恼接触,当那些烦恼呈现时,在现实生活里你会有痛苦,会更敏感地感觉到有些混乱,所以在高级班里我们很需要重塑能够给自己无条件爱、关怀和支持的“父母”。当生活中有烦恼时,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内在得到支持,因此高级班也称为“自我支持”(Self Support)。在四天中你除了会经验到重塑自己内在完美的“父母”去抚平自己的一些伤痛,从烦恼中寻求菩提之外,更可以学习它的技巧。完成高级班之后,就开始准备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去实践和运用。最后我们更安排了一年的支持成长团体,它是在一年中用四十五周,每周一个晚上的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和一群同样能够经历自己烦恼,及正在学习如何做自我支持的人一同成长。当然有些人在完成高级班以后,已经能将那些技巧运用得很好。可是因为每个人的起步不同,也有一些人很可能在时间上有些困难,所以我们特地设计长期课程,协助你在开拓生命潜能的路上,能够通过团体的支持,逐渐让自我支持成为一种新的习惯,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种智慧。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千人在生命中起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内在世界变了,因此在事业、家庭、自己的行为、思想、观念,甚至于连身体也都跟着起了变化。

  去年,我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极为巨大的转变,本来过重的体重因内在有了勇气去面对生活中一直逃避的事实,因此在短短一个月中就减轻了十二公斤。本来我患有十几年背部的僵直性脊髓炎,也在短短不到半年当中,疼痛减轻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这八年来在开拓生命潜能的路上,有无数的人在生命里起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他们的心灵、灵魂也逐渐澄静下来。

  一个人的成长与转变有三种主要的动力:第一种是痛苦,第二是无聊,第三是启示。一个人即使不想成长、转变,当他遭遇无数的痛苦,向东走碰壁,向西走撞了一个大包,向北走跌倒,向南走遇到挫败,当他积压了许多痛苦而又没有勇气选择死亡时,就会开始思索:“我到底有什么不对?我到底需不需要做一些改变?”这时候所谓的“痛定思痛”会使我们开始走上成长的道路。(部分略……)

  当然在研修课程中会有许多启示,在我们的每一项活动里,都有可能经历到过去生命未曾经验到的领域,未曾经验过的一些感觉。我们在课程中设计这三种动力互相冲击,使一个人能踏上成长的道路,最重要的是,当这旅程到达某一个阶段,当烦恼即菩提成为生命的智慧时,你会突然发现真正的转变开始产生,这并不来自于拼命地想转变,而是来自于你开始接纳自己。过去我们总是想要改变,却也总是无法改变,我们常将自己认为需要被改变的地方看成是一个缺点,把生命中的这个部分当成一个敌人,请你想想当你面对敌人时,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我想第一个就是想要击败它、摧毁它。然后当你觉得打不过它时,你会避开它。这是大部人会对敌人采取的态度,然而如同前面所言,能量是不灭的,生命中属于自己情绪的部分也是一种能量,它无法被消灭、摧毁,你只能做到把它压抑下来。而压抑时,它会跑到生命的其他层面,但却仍然在影响、控制着我们。如果采取第二个方式——退缩,避开我们的敌人时,我们就会将它合理化、淡化,以为它已经过去了。但是同样地,它并没有过去,它一直在我们的生命、在各个层面影响、控制着我们,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想改变,却改变不了,所以真正的转变并不是我们想要排开它,真正的转变是来自于接纳。换句话说,当在生命潜能之旅走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当烦恼即是菩提,而你可以和烦恼痛苦接触,期待和害怕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时,也就到了闻过则喜的境界,你会开始知道并非用头脑知识的层面就能了解生命,而是在深层智慧的地方才能了解。当你发现生命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曾经帮助你生存下来,你会开始带着感谢的心去面对过去你认为是敌人、缺点的那些部分,开始将它们当作朋友,这时候,我们的态度自然就不会像是对待敌人一般想要摧毁它们、打败它们,或是逃开它们。当我们把它们当作朋友时,就会想去接近、了解它们,而当我们开始接近、了解它们的时候,这些部分就会在我们生命中溶解,成为我们生命能量的一部分,进入我们的统合,它们的能量开始被我们吸收,这时真正的转变才开始产生,而且是自然、快速的,一日千里,想停都无法停下来,这时候开始的转变会让生命中充满喜悦、平安、宁静,是一种在内心深处开花的感觉。

  (部分略……)

  如果你对成长与转变的观念只是想让自己成为某一种人,那你将会十分痛苦,因为它的真相不是如此,而那也太不值得。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不同的自己,每一个不同的刹那,都值得你去享受。生命的品质一天天的提升,每天你会因转变而看到不同的世界和自己。所以整个成长与转变是觉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目标、目的。

  如果你能了解成长与转变的三个特质——痛苦、无聊与启示,它们是成长力量的根源,那么在开拓生命潜能的这条道路上,你将会走得更平稳、更自在。

  拥舞自然

  接纳和欣赏生命中每一个春夏秋冬

  有一则关于老子的传奇故事中描述,老子倒骑着青牛进城。这个画面让我非常感动,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我却试着去体会老子当时的心情。我发现老子当时的心境,很可能就是我在生命潜能这个领域中努力想要成就自己的心境。

  生命里有许多的控制与操纵总是让我们看自己想看的、做自己想做的、走自己想走的路,可是我想,老子倒骑着青牛进城时,他一定不去猜测也不去看前面到底有什么,而是让一些风景自然地倒着在眼前出现,也因牛是慢慢走着,所以风景也是慢慢地、自然地、倒着浮现在他眼前。出现什么,就接受什么、就看什么、欣赏什么。我想这就是自然,也正是生命潜能终极的真义——能够接纳、欣赏,能够和这个世界每一个真实的发生、每一个存在在一起,不排斥、不批判,如其所是地去看、去欣赏。

  自然是最美的,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去做,永远无法做得比自然更好。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里,人类拼命想要征服自然,想要控制、操纵自然,然而慢慢地,我们发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是一种破坏,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破坏——南极的臭氧层有一个黑洞,热带的雨林更在逐渐减少中。人类渐渐发现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它是有生命的,人类在二十世纪末才学会如何与地球和谐相处。我们的思想开始改变,从操纵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雄心”里,开始学习试着去了解大自然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们又该如何与它和平共存,这也是最近几十年来环保意识兴起的原因。

  中国有句古语:“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物质文明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人类将回归到心灵与精神的层面;人类的思想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候,也开始会回归到情感、内在的世界;人类的操纵与控制达到某一个极至时,也会开始向大自然学习;人类的社会规则、礼教达到了某个极点,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人性的省思、对人性的尊重,也才会在这个时候逐渐复活、兴起。所以目前在欧美有许多从事人类潜能运动、从事人性与心灵工作的人,也认为从星象与黄道上来看,整个宇宙将从双鱼座时代进入宝瓶座时代。目前这股潮流,被称为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极其兴盛。亚洲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我们也可以看到,已经埋下了这样的思想种子。

  按照目前的社会形态,我们不妨好好省思一下,就金钱、物质而言,我们仿佛比以前更富足,是三十年前的几十倍或几百倍。可是,在三四十年前,每一户人家几乎都有自己的房子,但现在却有那么多的无壳蜗牛;在过去,一个五六口之家,只要有一个人认真工作,全家就可温饱,生活得非常满足。但是现在呢?有很多夫妻两人拼命工作,却无法满足生活所需,一辈子买不起一套房子的也大有人在。难道我们真的更富裕了吗?

  三十年前也许要花上两天的时间才能从北京到广州,现在只要搭上飞机,两小时三十分钟就可到达,从表象上看,我们赚到了四十五个小时又三十分钟,赚了这么多的时间,应该就更有时间才对,可是,与三十年前相比,生活的脚步却是更加匆忙。我们真的赚到了时间吗?

  对于人性的省思,老子、庄子与佛陀都有同等的智慧,庄子曾经描述:一只海鸟,被海风吹到鲁国境内,鲁侯看到它,非常喜欢,就把它供奉在太庙里,用最好的乐团奏乐,烹宰羔羊供奉它。但是三天后,这只海鸟却闷闷不乐地死了。庄子听到这件事情后,感叹地说:“唉!海鸟应该是被当作海鸟来对待的,而不是被当成一个人来对待。”我相信鲁侯是真心喜爱这只海鸟,希望它快乐,他用所能给的最好的来给它,可是却因此而杀死了它。很多人就像那只海鸟一样,因为深爱我们的人,用他们的爱来爱我们,因而杀死了我们。同样地,我们很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杀死”了我们的孩子。

  (部分略……)

  多年来,自我成长之后,在我的工作坊里、在研修课程中、在接触更多人的成长经验中,每当陪同学员共同面对根深蒂固的观念时,我总有极大的无力感。整个文化中对人性、对自然、对孩子的贬损和不敬重之处,根植在我们生命里如此深的地方。正如鲁侯以他认为的“爱”杀死了那只海鸟一般,我自己已为人父,所以深信每一个父母都深爱着他们的孩子,然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是需要教导的”等等,这些在我们观念深处对孩子的贬损,总认为孩子不如大人,却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部分略……)

  同样地,如果你在生命里能够拥舞自然,对自己的喜悦、愤怒、悲伤、恐惧,甚至于它们所延伸的许多感觉,都能够跳开自己的价值观,开始拥舞它们,深入自己各种不同的情绪中,你自然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曾经有一位国王为了让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因失意而沮丧,找来全国最聪明的七位智者,看谁能送他一句话,使他达到这种境界。这七位智者花了七天七夜的时间,终于找到“这也将过去”五个字送给国王。每当他开心得意时,这五个字会提醒他别得意忘形;当他遇到挫败时,也会提醒他不要让自己绝望。是的,在生命中的变迁和宇宙间的变化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它随时都在变。如果我们想要的是不存在的,或不想要一些存在的真相,那都是违背真实、违背存在、违背真理的痛苦。

  在生命潜能之旅中,你将渐渐开放自己的感觉,你会渐渐觉察自己内在的生命、外在的世界,是多么丰富与多姿多彩,你能够接纳、允许,也能存在于每一个当下,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像老子一样倒骑着牛,不去控制、操纵这个世界,而是允许它就是那个样子,能够接受每一个当下的经过,那么在那一刹那,我们也将自由。那时,所有与你接触的人,也都会从你这里得到敬重、自由和最深的、无条件的真爱。那个时候,你的存在就是给自己最美的礼物;那个时候,你就是道,你就是自然。

  再一次提醒你,这条道路是一个过程,是缓慢、渐进的,不是一个目标或目的,更不能速成。只要你走上这条道路,你就会每天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渐渐地你就越来越能拥舞自然。

  如 来

  我健康,是因为累了我睡、渴了我喝、饿了我吃

  森林里有一只美丽的雉鸡,它有非常漂亮、色彩鲜艳的羽毛。每天在森林里自由地来来去去,靠着自己的力量找寻喜欢的食物。有时可能辛苦了一天,却找不到喜欢的食物;有时也可能会挨饿,但它总是尽自己的努力维持生命。它活得又快乐,又自由,又有尊严。

  有一天,这只雉鸡在森林里舒畅悠游的时候,看到一位农夫走过来。农夫手上提着一个篓子,里面好像有一些东西。

  雉鸡问农夫:“请问你篓子里装了什么啊?”

  农夫说:“里面都是蚯蚓。”

  啊,这正是它喜欢的食物。于是雉鸡鼓起勇气对农夫说:“农夫,农夫,你可不可以给我一条蚯蚓?”

  “可以啊,不过你要拿什么东西和我交换呢?”

  “你希望我拿什么和你交换呢?”雉鸡说。

  “我很喜欢你身上的羽毛,这样吧,你用身上的一根羽毛,来和我换一条蚯蚓,怎么样?”

  雉鸡心里想:我有这么多羽毛,给他一根有什么关系,况且我又不需要辛苦地觅食,就可以有一顿美味,这很划得来。于是雉鸡就在身上用力啄下一根羽毛。那一刹那,掉羽毛的地方有一阵剧痛,但是慢慢的就不痛了。雉鸡用那根羽毛换了一条又肥又大的蚯蚓,饱餐一顿。它心里觉得这真划得来,只用一根羽毛就换来一餐美味。

  第二天,雉鸡又在同样的地方等着,看到那个农夫走过来,它又对农夫说?:“农夫,农夫,我能不能再和你换一条蚯蚓?”

  “当然可以啊!”

  于是雉鸡又用力啄下一根羽毛,身上仍然感到一阵剧痛,可是已经没有昨天那么痛了。雉鸡觉得自己又不需要辛苦就成功地换来一顿餐点。第三天、第四天,同样的事情不断地进行着。

  一天天过去,雉鸡在拔身上羽毛的时候,渐渐不再感到疼痛。它觉得这样的生活真好,不需要再辛苦觅食,就能每天过着安逸舒适的日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有一天农夫又从老地方经过,雉鸡仍像以前那样对他说:

  “农夫,农夫,我再换一条蚯蚓好吗?”

  农夫摇摇头。雉鸡很惊讶地问:“为什么呢?”

  农夫默默地看着它的身体,缓缓地说:

  “你身上已经没有羽毛可以给我了。”

  雉鸡低头一看,身上的羽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全部拔光了。

  农夫离开以后,这只美丽的雉鸡扑打着光秃秃的翅膀——事实上,这已经不算是翅膀——它无力也无法再飞翔。失去了美丽又能御寒的羽毛,最后美丽的雉鸡冻死在森林里。

  有一次,我和两个女儿在新西兰基督城的一家中国餐厅吃饭,看到一个母亲正在给大约两三个月大的婴儿喂奶,喝着,喝着,小婴儿大概觉得吃饱了,就将奶嘴顶出口外,嘴角溢出一些奶汁,母亲用手绢轻轻擦了擦婴儿的嘴角,再将奶瓶放入婴儿口中。婴儿又一次顶出奶嘴,母亲有点急了,再次用力将奶瓶塞入婴儿口中,这个婴孩摇着头,避开奶嘴,然后大声哭起来。

  我听不清楚母亲在对婴儿说什么,可是从她的声调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焦虑与烦躁正在急速升高。一次又一次母亲试图将奶嘴塞入婴儿口中,而那个婴儿也一次又一次摇着头。经过很多次的挣扎后,婴儿终于放弃了,他乖乖地吸着奶嘴,妈妈脸上浮现满意的笑容,仿佛她完成了一件想要完成的事情,或许母亲觉得这是爱她的孩子应该有的坚持。是的,这个母亲真的是在爱她的孩子,但是肚子饿、肚子饱,是由母亲来决定,还是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宣布?我看到这个婴儿正努力表达他自己的状况,然而他的痛苦,就像那只雉鸡在刚开始拔掉羽毛时,会有一阵剧痛一样。我不知道这个婴儿已经被拔了几次羽毛,但是我知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像这样被强迫离开自己的存在。

  为了生存,我们离开自己的需求、离开自己的感觉,我们的中心和自己逐渐疏离,渐渐丧失了和自己接触、洞察与觉醒的能力,同时也丧失了自我,虽然我们想要过自由的生活,可是却没有能力独立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的界限一次又一次被侵犯,到最后终于丧失了界限,而随着敏感递减法,我们的痛苦会一次次减轻,最后变得毫无知觉,就像那只雉鸡一样,一点也不知自己要拔掉身上最后一根羽毛了,反而觉得自己很聪明,可以换取一些“好东西”。这时,我们的第二天性,也就是所谓的性格就逐渐成形。

  (部分略……)

  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会教你该怎么做,他只会带领你进入更深的觉思与觉察,他只会协助你更勇敢地面对生命的真相,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在生命潜能的领域里,没有一个人是你的老师,真正的老师是你自己,最有智慧、最棒的人是你自己。我们只能协助你向自己学习,我们不能教你什么,只能静静地陪伴你,当你在摆荡痛苦的时候,我们尽可能提供所能给的支持,尽我们所能与你分享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震荡和当时的感觉,告诉你我们是如何度过的,让你知道在这条路上,你并不孤单。经历过这些震荡之后,你逐渐开始具备成熟的智慧与赤子般的天真以及和自己感觉在一起的能力。这时候,你能够在刹那间抛开自我,完全融入外面的世界,与周围的环境结合在一起,这个时候你达到了“境存我灭”的境界。而当你需要存在于自己的中心时,即使周围的人、环境如何巨变,你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与干扰,就做到了“我存境灭”。

  成熟的智慧是能够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及在“自我”当中获得健康的调适。

  一位禅师说:“我之所以健康,是因为累了我睡,渴了我喝,饿了我吃。”生命的本质其实就是如此简单,可是大多数人在生命里已经丧失了这样单纯的智慧,失去了与自然、与环境调适的能力。如果我们能随着环境与对象的不同,随时能抛开自我,与外界、他人融合,也随时能具有坚定的意志,不随潮流与环境而变化,当能够在这两个领域间来去自如的时候,就是“如来”。在达到“如来”的境界时,你就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体的两面。在你具备坚定的自我与坚定的信念时,你的心胸是柔软、开放的,只要看到的是真相与真理,就可以随时柔软地顺应改变。当你能勇敢、充分地去经历生命的每一个发生、每一个悲伤时,一份新的喜悦与宁静会在内心深处升起、开花。

  我们都是带着“如来”的本质来到世界。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的本质注定要消失,但是当我们失去纯真本质,而再次寻回它的时候,它才会永恒地留在生命里。

  黑夜之后的清晨会特别明亮,感谢生命里所有的伤害、所有的烦恼;盼望你勇敢地觉醒,勇敢地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如来的道路。我们会在路上等着你,因为我们要共同携手向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生感悟]短短的句子,深深的哲理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让他根扎得深。你明白了吗?#人生感悟 #哲学 #国学智慧 #人生哲理
#智慧之道 #人生哲理感悟
愤青哲理感悟:老子来这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 智慧哲理图片 ← 智慧身心健康网
易经六十四卦象的人生感悟哲理智慧解码
人生哲理和感悟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