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行组织者策略 (转) - 阑珊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先行组织者策略 (转)

教育理论   2009-09-13 15:33   阅读62   评论0  
字号:    

先行组织者策略

      摘要: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一个引导性材料,它通常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在介绍学习材料本身以前呈现出来,以便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故称其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学习者能够有意义地学习目前的课题之前,在他已经知道的东西和他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它们的桥梁

关键词: 先行组织者策略  提出  分类   功能  意义  局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先行组织者策略这个概念时常回响在人们耳边,可是,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又用到了多少这种一直为人称道的教学策略呢?先行组织者策略具体又指什么呢?基于有些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本文对先行组织者策略从提出到应用,从功能到弊端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希望对这个概念不是很了解的读者有所帮助。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

奥苏贝尔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即"认知同化说 (又称认知——接受)”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的一种动态的过程。过程的结果导致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分化和整合,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新知识或者清晰稳定的意识经验,原有的知识也在这个同化过程中发生了意义的变化。

根据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学习者己经知道的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奥苏贝尔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3类。

(1)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这时的学习就是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如,若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时已形成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已有知识),在学习圆时,圆也是轴对称图形这一命题 (新知识)的学习,就是下位学习。

(2)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这时的学习就是上位学习或总括学习,如,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概念,在学习新概念轴对称图形时,发生的就是上位学习。

(3)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仅仅是由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的合理组合构成的,因而仅仅能与认知结构中相关内容的一般背景相联系,而不能与认知结构中某些特定的内容构成了下位关系(从属关系)或上位关系 (总括关系),那么,这时的学习就是并列结合学习。学生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中所学习的大部分概念都是并列结合学习的例证。在并列结合学习中,由于只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一般的非特定的相关内容起固定作用,因此对于新内容的学习和记忆都比较困难。

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过程的性质,又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1)接受学习,即学习者把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给自己的学习材料,与其已形成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以实现对这种学习材料的掌握的学习方式;发现学习,是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已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依靠学习者的独立发现。与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相反,奥苏贝尔更强调接受学习。(2)机械学习,即不加理解,反复背诵的学习,亦即对学习材料只进行机械识记;有意义的学习,指的则是语言文字或者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有意义的学习需具备两个条件:学生要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学习材料对学习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并可以和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会导致机械学习。

在同化理论的基础上,奥苏贝尔提出了学习组织的四大原则:一是渐进分化原则,主要是针对下位学习,该原则认为在学习新知识时,演绎性获取比归纳性获取更省时省力,且利于保持。因此学生应该先学习最一般的、概括性最强的、包摄性最广的概念,然后再根据具体细节逐渐加以分化。二是综合贯通原则,主要针对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该原则主张在分化出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出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二者间的协调并加以整合。三为序列组织原则,主要针对组合学习,该原则指出对于非上位、非下位关系的新旧知识可以使其序列化或程序化,使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四为巩固性原则,该原则强调了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要求学习者及时采取纠正、反馈等方法,提高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稳定性。奥苏贝尔还就如何贯彻四大原则,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即先行组织者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一个引导性材料,它通常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在介绍学习材料本身以前呈现出来,以便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故称其为先行组织者。因此,先行组织者只是一个桥梁, 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上高于学习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原学习材料。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组织者本身显然必须是易学的,而且必须用熟悉的术语把它们叙述出来。学习者将自己原有的知识与新学习的材料在头脑里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将外部提供的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内容,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先行组织者的功能

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学习者能够有意义地学习目前的课题之前,在他已经知道的东西和他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它们的桥梁。组织者的功能之一在于为在它后面呈现的学习材料提供观念构架(ideational scaffolding),使那些更加明细的和分化的材料得以稳固的结合和保持。实际上,在很多老师上课时都运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每讲一个知识点之前,老师都会说,我们以前讲过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点,那么……,由原有知识引出新知识的讲授。

另一种功能就是使学习者明确目前的课题与以前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某个类似概念的异同,也就是说,可能这两个概念学习者都有听过,但是一直不能很好地将二者区分开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学习者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认识和疑惑的地方,以便找到更好的方法把两个概念同时让学生弄明白。(当然,这样可能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三)先行组织者的分类

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地学习或记忆新知识,奥苏贝尔主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新知识适当相关的、概括性较强、包摄性较广、清晰性及稳定性较强的引导材料,来帮助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

根据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性质,奥苏贝尔列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先行组织者。一类是陈述性(expository)“组织者”,即在比较不熟悉材料的场合下, 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例如,学生学习“鲸”这一概念,那么则可先把原来学过的哺乳动物的概念(上位概念)即哺乳动物的特征有哪些,再学习一下(获得认知框架),然后再讲解鲸也是哺乳动物。在这种条件下,尽管学生可能没有亲眼见过鲸,但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鲸的概念,即鲸也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由于学习了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鲸的概念,从而扩充了对哺乳动物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有意识地将新学习的概念与原有的上位概念加以联系,使学生把一种低位经验通过概括纳入到高位的结构中去,从而充实了高位结构,同时将概念组成一个按层次排列的网络系统,这样就不断促使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发生改变或创新。用学习者已熟悉的术语提供观念的固定点,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用它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使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

另一类是比较性(comparative)“组织者”,用于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即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可以利用的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不稳定,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揭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如学生在学习有关“角”的知识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锐角”的概念,现在要学习“钝角”的概念。教师则可先把“锐角”的有关知识及其特征讲解清楚,然后再学习“钝角”的概念,这样既掌握了“钝角”的概念,又理解了以前学的“锐角”概念与新学习的“钝角”概念之间的异同。因为比较性组织者指出了新旧知识的异同,它可以增强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其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并为这些新观念提供稳定的固定点。

 

()“先行组织者”学说的意义和局限

1、奥苏贝尔创立的先行组织者学说,是以学生认知结构呈“金字塔”形的层次组织为假设条件的。据此,学生的类属学习和教师的演绎教学似乎成为课堂有意义教与学的唯一方式方法。而加涅的“累积性学习模式”正好与奥苏贝尔的主张相反,加涅更注重学生归纳性学习,教师归纳性传授知识。尽管如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2、在奥苏贝尔看来,学生面临新学习情景,总是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识。但常识告诉我们:学生除了用原来掌握的学科知识学习新教材外,他们其它的知识经验、能力、态度、兴趣、目的和方法等对新知识的学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先行组织者“实质上是认知的,事先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划地为牢”,将学生的思考限定在组织者的“观念构架”范围内,无疑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学生“发散思维”活动,也会抑制学生态度、兴趣等情感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3、先行组织者主要是针对班级学生设计和呈现的。既然学生有不同认知结构,新知识化为主体知识结构也有各不相同的心理意义,例如不同的学生对“精神文明”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先行组织者未必能解决学习的个别差异问题。

4、先行组织者能否提高学习和保持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全面深入了解学生能力和知识状况,是否合理组织教材和控制教学进程。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模式概述
先行组织者[精]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在教学媒体中的体现
教学技能——教学策略选择(上)
【人物宝典】奥苏贝尔招教高频考点汇总!快来学习啦
如何产生有意义学习?心理学家告诉你高效学习的本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