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现)黄宾虹《草书明高启诗》

黄宾虹(1865-1955)


       原名懋质,因生于农历元旦,又取名元吉,又因讳十世祖元吉名,改名质,字朴存。用别号甚多,以宾虹为最。祖籍安徽歙县西乡潭渡村,生于浙江金华。

       他早年当过前清小官吏,后来受维新思想影响,与谭嗣同有交往,极力赞同康有为在京师发动的“公车上书”。认为“政事不图革新,国家将有灭亡之祸”。发起成立进步组织“黄社”。被清政府通缉,辛亥革命后定居上海,任上海美专艺术教授,37岁移居北平。谈到“伏居燕市将十年,谢绝应酬,唯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

      “画品之高,根于人品”,黄宾虹一生勤劳谦虚,诲人不倦1953年在他90寿辰时,华东行政委员会向他颁发荣誉奖状,称他是“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1955年他去世后,其家人根据他的遗愿,将所藏书藉、字画、金石拓本以及自作书画,手稿等1000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在他的故居西湖栖霞岭,国家建立“画家黄宾虹纪念室”,80年代由他的学生发起,在北京成立“黄宾虹研究会”。

     黄宾虹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两种时代,最终以中国画大师名世。而重要的是他的思考和实践,有着深刻的世纪之变的印记。在社会激变而产生的精神文化困境以及艺术发展的诸多难题面前,黄宾虹谨守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从探索民族文化源头入手,以浑厚华滋即健康和平的生存理想和淳厚振拔的精神重塑为艺术创造的美学指归,数十年孜孜埋头苦干。所以,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绘画则集中体现了他对艺术史传统的深层热忱和洞察。体现了他对中国画发展前景的独特见解和创造。这一创造的意义更在于为中国画史进入现代竖起了一块新的里程碑。同时,他的创造精神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分质朴而伟大的中国知识分子艺术家在时代激流中执着、智慧的一生。  

    
其书法广采博收,所学由钟鼎北碑,至唐宋元明清诸大家无不涉猎。书风高古,沉稳、健拔,气清味厚,与其国画作品浑然一体,相映成彰。所作行书,任笔自然,看似漫不经心,而又内含骨力。篆书很有特色:喜用半干的焦墨写篆,特别是大篆。运笔较慢,笔画时粗时细,有一种散淡而又古拙的味道,饱含金石气。黄宾虹诗文亦清隽疏朗,喜藏秦玺、汉印、心领神会,铸刻尤工。作画之余,勤于著述,四十多年中,他发表的著作和编纂的文字,不下百余万字。著有《古画微》、《虹庐画谈》、《画学通论》、《画法要旨》、《宾虹诗秒》,以及黄山游记等。

黄宾虹(1865-1955)


草书明高启诗 89X28.3厘米 浙江博物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宾虹草书 明高启诗 浙江博物馆藏
黄宾虹草书《高启仪秦七言诗》
黄宾虹 篆书《和声平顶七言联》
学习林散之书法精神
邱振中| 林散之写字就是画画
邱振中 / 乌江林下散之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