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0508 解读《伤寒悬解》002 传经大凡

我,学徒11,被黄师“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思想深深折服,立志学习《黄元御医学全书》。我业余自学为主,本公众号文章是我的学习笔记,为了不误导大家,建议大家多多看原著,我的学习笔记仅仅作为参考。如确实想参考我的学习笔记,建议你结合《黄元御医学全书》。《四圣心源》天人解与六气解的精华内容已经放在公众号的菜单中,以方便大家阅读。接下来从201657日开始将花费大概一年时间,解读《伤寒悬解》。

阅读文章请阅读公众号菜单上的文章,以及从201657日开始的文章。

交流请联系:3077767324@qq.com

微信公众号:感悟黄元御。


《伤寒悬解卷首·仲景微旨 九章》之“传经大凡”。

(伤寒传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日传一经,亦与温病相同。所谓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一定之数也。六日经尽,邪退正复,汗出而解,伤寒之常。其与温病不同者,温病邪感于经络,而热生于脏腑,伤寒、中风,原无里邪,不必定传脏腑。阳旺而后传腑,阴旺而后传脏,(名曰传腑传脏,实脏腑之自病也),此不同也。

太阳经所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此不传三阴之脏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此不传阳明之腑也。少阳篇所谓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此不传阳明之腑也。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此不传三阴之脏也。

伤寒、中风,不传脏腑则有之,无不传经之理。程氏以为伤寒不传经,果不传经,则仲景所谓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诸语,不尽相刺缪乎?人之里气无亏,二三日内,或经传阳明而汗解,或经传少阳而汗解,亦偶尔见之。此不过千百之十一,未可以概寻常伤寒之家也。)

 

要点:对伤寒与中风的传经大概理解。

(1)   参考《伤寒说意.卷首.风寒解》:风者,天地之生气,寒者,天地之藏气。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木旺于春,木气发生则风动,水旺于冬,水气蛰藏则寒作。盖春木司令,阳自地下东升,风动而冰解,则生气得政,冬水当权,阴自地上西敛,寒凝而冻合,则藏气得政,是风乃阳气之发扬,寒乃阴气之翕聚,气不同也。

(2)   参考《伤寒说意.卷首.风寒解》:风之中人,必由金水之外敛,金水主卫,卫性收敛而风性发泄,卫气不启,泄之以风,而愈欲收敛,敛而莫达,则内闭营血,而生里热。寒之伤人,必因木火之外泄,木火主营,营性发泄而寒性闭蛰,营血不秘,闭之以寒,而愈欲发泄,泄而不透,则外束卫气,而生表寒。

(3)   风者,天地之生气。中风者,风气伤人之卫气也。在《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中说的六气“风热暑湿燥寒”,风生、热(暑)长、湿化、燥收、寒藏,风者,天地之生气。简单的理解就是,天地之间的风是让人之一气变得更加向外发散的气。平人营气发散与卫气收敛是平衡的。风之中人,必然影响人之一气的运行,因为风之性发散,所以其优先影响的是人之卫气收敛的能力(所谓伤卫)。但卫性收敛,风愈泄而卫愈敛,则遏闭营血而生里热。

(4)   寒者,天地之藏气。伤寒者,寒气伤人之营血也。简单的理解就是,天地之间的寒是让人之一气变得更加向内收敛的气。平人营气发散与卫气收敛是平衡的。寒之伤人,必然影响人之一气的运行,因为寒之性闭藏,所以其优先影响的是人之营血发散的能力(所谓伤营)。但营性发散,寒愈闭而营愈发,则裹束卫气而生表寒。

(5)   这里“伤寒”代表“伤寒与中风”。首先要说明,这里说的“伤寒传经,一日太阳”中的“伤寒”应该指的是“伤寒与中风”,与上面说“伤寒有五”的“伤寒”不同,也与单纯的“伤寒”不同。

(6)   参考《伤寒悬解.太阳经上篇.总提纲》: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也。(此中风、伤寒之总纲也。卫气为阳,风伤卫气,是发于阳也,卫伤则遏闭营血,而生内热,营血为阴,寒伤营血,是发于阴也,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外寒。)

(7)   日传一经,所谓发于阳者(中风),七日愈,发于阴者(伤寒),六日愈,一定之数也。首先要理解:卫气为阳,风伤卫气,所以中风为发于阳也;营血为阴,寒伤营血,所以伤寒为发于阴也。伤寒中风,传经为一日一经,此定数也:伤寒传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日传一经,亦与温病相同。温病之热,感于经络而发自于脏腑,伤寒中风原无内热,不一定传脏传腑,里气不虚则自然传经遍而解。

(8)   伤寒中风之不传者,不传脏腑而非不传经络也。人之营气运行于经络者,如环无端、阴阳相贯,外感得病则人之一气必然太阳先病,然后按照人之六气从外向里挨个传遍。太阳经所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此不传三阴之脏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此不传阳明之腑也。少阳篇所谓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此不传阳明之腑也。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此不传三阴之脏也。

(9)   人之里气无亏,二三日内,或经传阳明而汗解,或经传少阳而汗解,亦偶尔见之。伤寒、中风,不传脏腑则有之,无不传经之理。程氏以为伤寒不传经,果不传经,则仲景所谓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诸语,不尽相刺缪乎?人之里气无亏,二三日内,或经传阳明而汗解,或经传少阳而汗解,亦偶尔见之。此不过千百之十一,未可以概寻常伤寒之家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悬解”读书笔记1002:仲景微旨(中)-2。
从《黄帝内经》气化理论探析伤寒六经实质与传经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8条
汉代伤寒病或为立克次体病
(1)[转载]《医隐》系列《伤寒易玄》之一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第一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