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元御:孤独是一种病

黄元御,清代名医,乾隆御医。黄元御之于医坛,恰如六祖慧能之于禅宗,又如黄老邪之于武林,既是天纵奇才,又是不羁怪杰。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对于不了解的小伙伴们,还是有必要先科普一下他的生平。

黄元御生于山东昌邑,祖上曾出过户部尚书、太子少傅这样的一品大员。生于孔孟之乡,长于簪缨世族,学而优则仕是生来注定的道路。黄元御确也不负众望,他拜名儒于子遽为师,学习举业制艺,遍览经史著作,“诸子百家书籍,过目冰消,入耳瓦解”。甫近弱冠之龄即考中邑庠生,就是说,不到20岁就中了秀才。要知道,同时代的风流才子、一代名臣纪晓岚也是20岁才考中秀才,更不消说后来的曾国藩之父曾麟书,一生连考17次秀才,直到43岁才勉强过关。黄元御,俨然是那个时代的学霸了。故县志记载他“少有奇才,世推为国器”。

若非人生太无常,黄元御定然也是如其先祖一样成为清初政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吧。

可命运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三十岁时,他突患眼疾,被庸医误治,竟导致左目失明。在那个年代,五官不正,不准入仕,黄元御的科举梦算是彻底断送了。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遭此劫难,黄元御痛定思痛,立志学医济人,他开始把自己关在家中读《伤寒》。伤寒在医典里的位置就好像数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黄元御就曾经感叹:“《南华》之奇,《太玄》之奥”,已经够玄奥了吧,可跟张仲景的这些书那简直是没法儿比,“然何至如此之闭结不解也”。不知道当初医圣仲景写它的时候是急于付梓救世还是太高估了后人的智商,在书中,他只写了救命医方却全没有写明他的用药思路啊、治病原理啊,这就导致了后人为此纷争不下,众说纷纭。幸好,黄大大家里有的是书,也不差钱,反正当时能找到的伤寒注家黄元御应该都看遍了,“纵观近古伤寒之家数十百种”。就这样,足不出户,闷头学了三年,还是“犹尔茫若,仰钻莫从”。直到有一天,他看着看着书睡着了,做了个梦,一下子想通了,“恍然解矣”。

正所谓“三年幽思,一朝而解”。

这一解可以说奠定了他一代大医的学术基础。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又花了三年把《黄帝内经》这部中医之祖给攻克了。看,用了六年时光,人家只是学习,既不出手治病也不著书立说,在今人看来,这是多么蹉跎光阴啊。可是他偏偏不着急。因为,——慢,也是一种态度!

黄大大的书终于念得差不多了,也有闲暇写写书评治治病了。这时候,就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有个人病了!这个人病了,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正是当今圣上,九五至尊万民之首的乾隆帝。龙体有恙,众医束手,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就是腹泻,可他是长期腹泻,估计是拉到快要弹尽粮绝的地步了。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黄元御甫一出手,就轻轻松松治好了。难怪乾隆要赠他“妙悟岐黄”的亲笔匾额,自从不再拉肚肚了,人生瞬间美好了不止一个层次吧。

治好乾隆,黄元御拉开了他作为一代名医的辉煌序幕。行医生涯里,他的光辉事迹不可胜数,遗憾的是他那本医案《玉楸子堂稿》失传了,仅从流传下来的略举一例:

其一:黄氏乡居,以医负盛名。其女远嫁,生一子,出痘,势甚危,抱归求治。黄氏一见,即怒詈,不过日晡,其速行!”其女长跪乞怜,黄氏不顾,呼人急驾骡车送之返。时赤日中天,舆人故迟迟其行,中途遇大雨,周身尽湿,舆人乃驾车回黄家,盖黄氏预嘱之也。时已日暮矣,黄氏率家人正伫立门外,灯笼相候,语之曰:“汝子生矣。此证内人已极,非用此法,不能挽救。吾默察天时,知今日午后必有大雨,故弄此狡狯,不然,汝子岂能生哉!”遂处方与服,痘果透发而愈。

看到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草船借箭,想到了扁鹊入齐。不能不叹服,有些人,注定了是神一般的存在!

所以,人家有资本狂妄,有资本孤独。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黄元御一生写医书十一种,几乎都是以“悬解”命名,《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何谓悬解?就是最高的见解,等于告诉大家你们都别争了,标准答案出来了!这是何等气魄,又是何等狂傲!在书里,他更是骂遍各派名医,痛指庸医误治,害人性命。其情切切,其心拳拳。刺耳的责骂里其实是包裹着一颗深爱众生的慈悲之心。正因为自己深受误治之苦,他多么不希望世人重蹈覆辙。这就是黄元御,外冷内热、孤高狂傲的黄大大!

这样鲜明的个性,有时我不禁揣测他是如何做到侍奉皇上全身而退的,大概乾隆还是个开明之君,又怜惜其才吧。也许正是如此,太医院里,说不定有多少想像当年害死扁鹊那样害死他的李醯们呢。

名利场中,逆水行舟,虚情假意,盘算、戒备和敷衍,是别人的面具,狂傲如他,纵使读遍经史子集,依然不通世事,或者,也不想通。所以,他才会两度请辞,才会在书里写“帝眷虽隆,何可恃也……窃以为天之厚安乐之人,不如其厚羁愁之士,丈夫得失之际,非俗人所知也!”

然而,活得太认真,就已经输了。

就好像不小心误落油锅里的一滴水,无论怎样努力挣扎,终究是摆脱不了被蒸发的命运。

如果,不能够回到他的海洋,那么,就回到天上。

一代大医五十多岁就回到了他的天上。不光没有实现他的祖师爷医圣、药王那样寿逾百岁的传说,连耳顺之年都没有等到。世人印象里的名医,大概都是仙风道骨白髯飘飘,而黄大大连胡子都没有来得及白吧。

彼时的他,肯定想不到他的死日后都会成为一个疑案。在这个岁数离世,对于普通人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代名医来说就赋予了别样的意义。维护他的人,说他是积劳成疾。是啊,毛笔时代,他居然在 短短七年时间里一口气写了二百多万字的医书,就算不动脑筋只是临摹也是个无比浩大的工程吧。反对他的人,更由此质疑其医术不精。也是,一个人略懂些医理随随便便养养生,活到60岁总不是奢望吧,他却连自己都不能寿终。此外,度娘上更有说他惊吓而夭的离奇说法,情节太过狗血,罗大伦在《神医这样看病》里已经为他辟过谣了,不足为训。

我想说的是,他真的病了,而且身患绝症。

纵横医林,他独孤求败。

长居宫闱,他格格不入。

一生深恨庸医,挥舞风车与全世界战斗,难道不会太辛苦吗?一世医术无匹,到老却难觅传人,难道不会太抑郁吗?而这样的抑郁辛苦,却是多少附子都医不好的心伤。

不悲歌者苦,但伤知者稀。

孤独是一种病,最大的悲剧是他深深爱上了这种病,并且病入膏肓。

医得好众生,却救不了自己。

时欤?命欤?

一声叹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元御三年苦学《伤寒论》
医家一代宗师
清代名医黄元御
庸医、名医与明医
清代名医陈修园
享受孤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