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阴阳·五味·五气·五脏六腑之关系
人体阴阳·五味·五气

  阴阳,是天地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毁灭的根本,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

  治病必须寻求治本的方法。

  清阳之气,积聚上升。就成为天;浊阴之气,凝聚下降,就成为地。

  阴主静,阳主动,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

  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转化生热,热到极点会转化生寒。

  寒气的凝聚能产生浊阴,热气的升腾能产生清阳。

  清阳之气在下如不得上升,就发生飨泻;浊阴之气在上如不得下降,就发生胀满。

  在人体变化中,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发散于腠理,浊阴注入于五脏。清阳使四肢得于充实,浊阴使六腑相安。

  水属阴,火属阳。阳是无形的气,阴是有形的味。

  饮食五味进入胃腑,胃腐熟蒸化出水谷的精气,清气进入五脏与五脏中的精气结合(由脾运化上升入肺经,在肺经的中府穴,中焦之气上归于肺,聚结于此而朝百脉,将精气输入五脏六腑)化生人体生命的营养物质。(各精气物质按所归经属而入各经脉进而入各脏腑)(脾经的大包穴输布精气入各络脉)

  精仰赖水谷精气的补养,形体仰赖饮食五味的补给。

  饮食经脾胃生化生成精,精气化后来充养形体。

  饮食不节,能伤害形体,气偏盛,也能损伤精,精血充足,能化为气,气能被五味太过伤害。

  味属阳,趋向下窍;气属阳,趋向上窍。

  五味中,味厚的属纯阴,味薄的属阴中之阳。

  味厚的有泻下作用,味薄的有疏通作用。

  气薄的能向外发泄邪气,气厚的能助阳发热。

  亢阳能使元气衰弱(亢阳会侵蚀元气),微阳能使阳气旺盛(元气有赖于微阳的煦养)。

  亢阳耗散元气,微阳使阳气增强。

  气味中,辛甘有发散作用的属阳,酸苦有涌泻作用的属阴。

  阴气偏盛,阳气就会受病;阳气偏盛,阴气就会受病。

  阳气偏盛会生热,阴气偏盛会生寒,寒到极点,会出现热象;热到极点,会出现寒象。寒邪损伤人的形体,热邪损伤人的真气。

  真气受伤会产生疼痛,形体受伤会发生肿胀。

  凡先疼后肿的,是真气先伤而影响形体;先肿后疼的,是形体先伤而影响到真气。

  风邪太过,产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肌肉就会发生红肿;燥邪太过,津液就会干凅;寒邪太过,就会发生浮肿;湿邪太过,就会发生泄泻。

  人有五脏,五脏化生五气,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

  过喜过怒伤气,寒暑外侵伤形体。大怒伤阴气,大喜伤阳气。

  逆气上冲,血脉阻塞,会神气浮越,离形体而去。

  阴气过盛会转化为阳,阳气过盛会转化为阴(寒湿之阴过盛造成淤塞,被淤塞的经脉阳气运行不畅则热壅). (热邪化热为火上炎,进而气化阴液形成淤血甚至溃烂以泄阳)。

  冬天感受寒气过多,到春天易发热性病;

  春天感受风气过多,则夏天易发飨泻;

  夏天感受暑气过多,到秋天易发生疟疾;

  秋天感受湿气过多,到冬天就易发生咳嗽。

  如果感受了天的邪气,会伤害五脏,如感受了饮食的或寒或热,会伤害六腑;如感受了地的湿气,会伤害皮肉筋脉。辨明气分和血分,使它互不紊乱,血实的用泻血法,气虚的就用升补法---《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五气·五味·五脏六腑之关系

  天供给人们五气,地供给人们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在心肺,能使面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由口进入,藏在肠胃里,所藏的五味,来供养五脏之气(即脾胃运化后之精气输布给五脏以养之),五气和化,就有生机,再加上津液的作用,神气就会旺盛起来。

  心是命的根本,其荣华表现在面部,功用是充实血脉,与夏气相应;肾是真阴真阳蛰藏的地方,是封藏的根本,精气储藏的所在,其荣华表现于头发,功用是充实骨髓,与冬气相应;肝是四肢的根本,其荣华表现在爪甲,功用是充实筋力,生养血气,与春气相应;脾是水谷所藏的根本,是营气所生之地,其荣华表现在口唇四周,功用是充实肌肉,与长夏相应。

  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叫“器”,能排泄水谷糟粕,转化五味,主吸收、排泄,以上十一脏腑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胆的功能正常---《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⑤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之于人体生理病理》
黄帝内经 素问白话 第十页
黄帝内经》一百句
《黄帝内经》100句精华,开启中医之门的钥匙
黄帝内经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