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离糖尿病有多远?做到这一件事就能进入安全线
userphoto

2023.09.09 河南

关注

目前,中国人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左右,估测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国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也就是说,平均每3个人可能就有一个「糖尿病前期」。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中,对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建议如下。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及HbA1c水平

糖尿病前期

IFG

IGT

IFG+IGT

空腹血糖(mmol/L)

≥6.1,

<7.0

<6.1

≥6.1,

<7.0

加上糖负荷后2h血糖(mmol/L)

<7.8

≥7.8,

<11.1

≥7.8,

<11.1

和(或)加上HbA1c(%)


≥5.7,

<6.5


注:IFG 为空腹血糖受损;IGT 为糖耐量减低;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

表格来自《中华糖尿病杂志》

简单点儿理解,「糖尿病前期」可以算是一个标志性分水岭,可以理解为“糖尿病后备军”——标志着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等疾病的风险增高

因此,不难理解:对「糖尿病前期」进行有效干预,能大大减少发展成为糖尿病的可能性。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要想远离糖尿病的风险,需要掌握以下三方面的知识:

1. 知道自己是否属于需要筛查「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在18岁以上成年人中,具有下列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就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 有糖尿病前期史

  • 年龄≥40 岁

  • BMI≥ 24 kg/㎡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 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史

  • 缺乏体力活动者

  • 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 有黑棘皮病者

  • 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

  •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 有类固醇药物使用史

  •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CDRS)总分≥25分

按规定,对于至少有一项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进一步进行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小时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检测。

以上,说明我们需要关注:

  • 自己监测体重年龄腰围等指标;

  • 每年体检,及时发现自己是不是已经进入「糖尿病前期」

2. 了解「糖尿病前期」风险等级

如果经由以上筛查,确定自己已经属于「糖尿病前期」,还需要知道自己的糖尿病风险高低程度。见下表: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风险分层

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IFGIGTIFG+IGT HbA1c>6.0%
不合并低风险低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
合并高风险 高风险 高风险极高风险
注:IFG 为空腹血糖受损;IGT 为糖耐量减低;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
表格来自《中华糖尿病杂志》

低风险人群主要侧重生活方式干预;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人群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联合药物治疗,需要去看内分泌医生。

3. 如何通过自我干预远离「糖尿病前期」

自我干预的核心,两个字:减重!

(1)初期减重目标:

  • 超重或肥胖者需要将体重减轻 3%~5%;

  • 如果太胖或者合并症多/严重,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

(2)最终减重目标:

  • 让BMI 达到或接近 23kg/㎡或体重至少下降7%;

  • 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

  • 腰围身高比<0.49;

  • 长期维持上述几条。

这样做,可以大大改善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使血糖逆转为正常,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前期」进一步进展为糖尿病。

来自各个国家的数据都证明:「糖尿病前期」接受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芬兰和美国的数据显示可以将风险降低43%和58%,大庆研究显示可以降低39%风险……这些数据多么令人安心啊!

图片来源:本公号编辑拍摄

怎样减重?

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缺一不可。

1.饮食

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建议是:对「糖尿病前期」朋友并不推荐自己盲目执行特定的膳食模式(比如:低脂低热量饮食、间歇性断食、地中海膳食、素食等),尤其不推荐长期使用极低能量膳食(<800kcal/d)。

因为这些都需要在医学营养专业人士指导下完成,同时需要监测血脂、肾功能和内脏脂肪变化。毕竟,如果自己乱来,就算短期有效果,但害怕对长期代谢造成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还要限盐(每天5克食盐)和尽量不饮酒,毕竟,每克酒精可以提供7kcal的热量,这可是将近2克糖的热量呢!

图片来自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建议的饮食计划,其实还是参照膳食宝塔或健康餐盘(如上图),以“合理平衡膳食”为基础,基于不同个体的BMI、性别、年龄、活动量、应激状态等,对每日能量摄入做调整。

这需要医学营养专业人士来帮助制订,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表:

不同身体活动水平的成人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kJ(kcal)/kg标准体重]

身体活动水平

体重过低

正常体重

超重或肥胖

重(如搬运工)

188~209 

(45~50)

167 

(40)

146

 (35)

中(如电工安装)

167

 (40)

125~146

(30~35)

125

 (30)

轻 (如坐式工作)

146 

(35)

104~125

(25~30)

84~104

 (20~25)

休息状态 (如卧床)

104~125

(25~30)

84~104

(20~25)

62~84

(15~20)

表格摘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我个人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的BMI>24,先参考健康餐盘的配比+将全天饭量略减少10~15%+尽量避免添加糖和高脂肪食物(比如动物脂肪部分,油炸食品等等),额外增加运动量,就可以实现最初的体重降低。

如果减重速度快,需要额外增加一些低脂肪蛋白质如鸡蛋清、瘦肉、豆制品的摄入量,在健康餐盘基础上每天增加50-75克左右,体重特别大的增加100克左右,以对抗减重过程中肌肉的丢失。

2.运动

  • 建议每周≥150min的中等以上强度运动,且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都要有;

  • 避免久坐。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运动干预措施:

有氧运动:

有氧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医疗体操、健身操、木兰拳、太极举、丘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每周至少5次,每次持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注意结合个体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运动计划肥胖的糖尿病前期个体需加强运动。

抗阻运动:

抗组练习器械被或自由负重(如哑铃和杠铃)。规律有氧运动的同时,应每周至少2次抗阻运动,每饮 2~3组,每组8~10遍重复的抗阻运动,组间休息 2~3 分钟2次抗阻运动应间隔1-2天每周3次更理想。注意为了避免损伤,练习的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应缓慢增加,结合个体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除了饮食和运动,生活方式的干预还包括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7小时)及戒烟(包括纸烟和电子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遂谦的营养小屋(ID:Liu_suiqian)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6): 484-49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4月第13卷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对“糖尿病前期”,从这些做起
糖尿病诊治进展(广州)
专家共识: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2023版)
血糖升高但还没到糖尿病,要不要降糖治疗?
糖尿病前期,降糖药物如何选用?
1.5亿人离发病仅一步!2023糖尿病前期指南:符合中国人的诊断标准、风险人群分层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