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表与思考、逻辑、沟通!
图解的力量
图表与思考、逻辑、沟通!
笛卡尔早就说过:“没有图形就没有思考”。斯蒂恩也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日本知名足球员中田英寿曾说:「比赛时,俯瞰着球场的影像,浮现在眼前。」
专研运动选手的「视力」、曾诊断过中田英寿的真下一策博士表示,中田英寿的双眼,格外擅长于掌握物体之间的距离感──即所谓的「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正是这项能力,加上他能迅速将双眼所见的信息,在脑中组织整理的「思考能力」,构成了他「俯瞰全场的能力」,经常在场上做出「致命一传」(killer)。
图解=用图形解读、解析、解答
《现学现用!商业图解思考法》作者开米瑞浩认为,中田英寿驰骋球场的这项「俯瞰能力」,也可以应用在从事商业活动上;而职场工作者如果能具备「正确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深入思考信息之间的关连性」,并透过图表将这种相互关系「以视觉可以掌握的配置方式呈现出来」,就能练就综观商业活动的能力。
开米瑞浩总结说,「综观商业活动的能力=解读能力╳思考能力=图解能力。」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才能学会这项能力。
《这样图解就对了!》作者久恒启一也在书中提到类似概念,即以「鸟瞰的视野」来掌握事物的整体架构,并且藉由「虫窥的细读」,来掌握事物的本质。他写道,「要图解某件事物,必然要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什么与什么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或因果关系?什么与什么是对立关系或包含关系?哪个项目的重要性比较高??等等。」
综合上述可知,图解力并非「画图的能力」(亦即用不同形状的图框,围住短句或词汇,以线条连结后,所完成的图画或表格组合),而是绘图者的解读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展现,最终呈现出一个映像或图表。
精确地说,「图解」是一个经过省略的词语,原意是透过图表或映像来解析、解答或解决事物或问题,并且让思考过程「具象化」,以厘清作者或读者脑中混沌不明的思绪,发现其中的谬误和矛盾。而由于这个过程涉及了深度的思考和解读,所以图解力或可称为一种「利用图形来思考、理解事物或问题的方法」(graphic thinking),不光是制图者自身透过图解来洞悉事物,更希望透过图形来触发观看者的深度思索。
一眼就看懂,迅速传递讯息
如果就像久恒启一所说,「掌握问题的本质,解决它,这就是工作。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和实际的现场状况,经常既模糊又复杂。从中抽出重要的信息,将之绘于图面的作业,便是问题的掌握。」那么你或许会想问,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要一定用「图」来解决问题?用「图」来解决或思索问题,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
显而易见的优点之一就是,条列式的内容或长篇大论的文章,得从头读到尾才能掌握主旨或大意,但是图表看一眼就能留下深刻印象;文字虽然有文法,内容解读的可能性低,但是图形或符号可以有多重解读,想象空间宽广。《5个图表搞定12大工作难题》作者奥村隆一由此归纳出文字与图表的特性差异:图表可以刺激右脑,引导创造力;文字则主要在刺激左脑,引导出逻辑能力。
《未来在等待的人才》作者丹尼尔.品客(Daniel H. Pink)也提到,左脑负责解析信息与细节,专注于单一解答;右脑则负责同时看到所有东西,关照大格局的整体样貌,所以左脑擅长写文章、计算和分析等逻辑性工作,右脑擅长影像、图形和音乐等与感觉领域有关的思考。
而由于脑的运作流程,是先由右脑接收到「映像」,再由左脑进行思考与行动,所以相较于只以文字呈现的资料,图形资料有助于读者快速抓住资料的整体样貌和了解关连性。
或许你又会问,难道画图就表示逻辑力偏弱吗?奥村隆一进一步说明,由于在使用图形表达想法时,必须能够从架构上或系统上掌握状况、现象及问题,所以势必会应用到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而在省去了阅读长篇大论的心力与时间之后,也就达到了《图解力!》作者西村克己所说的「图解的目的」:让人一看图形就能弄懂复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就直觉地理解,进而让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递出去。
说得更实际一点,「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单纯而明快、容易理解的东西。喜欢钻研复杂事物的闲人,在商业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西村克己写道。
将思绪视觉化,图解的6股魔力
既然图解是在商业世界里生存的必要技能之一,究竟图解可以为工作或工作者带来哪些好处?以下分6点说明「图解的魔力」:
1.磨练思考力:基本上,能够画出一张清晰易懂的图解,就等于是将问题或现况,翻来覆去地彻底耙梳过了。
2.展现逻辑力:为了向他人完整说明,绘图者必须先将复杂信息或问题进行分类与归纳,也必须充分整理自己的思维,去除任何困惑、矛盾、遗漏或重复之处,有助于让问题的整体面貌更清晰。
3.增进解读力:即使信息的内容艰涩难懂,但藉由拆解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将复杂的大架构变成一个个容易理解和吸收的小单位,就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4.激发创造力:为了制作图解而分析资料时,通常会一边思考「A和B为什么会连结在一起?用什么方式连结?连结起来又会怎样???」,无形之中便产生出脑力激荡的效果,有助于创意的发想。
5.加速理解力:思考的脉络理路通常都是在脑内运作,很难清楚呈现给他人看,但透过图解将其「视觉化」,也就是将绘图者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摊在众人眼前,不但能够加速读者的理解,也能藉此引发读者的讨论,从而得以汇整多数人的不同意见。
6.强化沟通力:无论是做笔记、整理会议纪录和讨论内容、撰写企画书或提案书、制作简报或协商谈判,图解不但能整理自己的思绪,也比纯文字更能让人轻松地阅读与理解,进而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正确地传达给听众,赢得认可与共识。
只要会画线和圈,就会画图解
无论图解的好处何其多,说到「画图」这件事,不少人一听就心生畏惧,直说「自己没有绘画天份、不会画图」。
关于这个问题,久恒启一的几点建议,或许有助于化解这层疑虑:
1.不是要画得像、画得好,只要好懂,能够传达意念就好。
2.图解的元素其实很简单,只要找出关键字,画出图框、箭号与线条就好。
3.图解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是相同的情况或问题,作图的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图形。
无论如何,要画出图形所需具备要件的就是:「动手画就对了!」然后透过不断地练习,就能日益熟练从庞大资料中快速抓出重点、并且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技巧,从而让「速度」成为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利器!
延伸阅读:图解,抽象概念具体化
当人在观看一个画面时,其中必定包含6W元素:Who & What(物件)、How Many & How Much(数量)、Where(位置)、When(时间推移)、How(前因后果)、Why(原因),只要掌握6W,任何平凡无奇或复杂艰深的状况或概念,都可以被图像化。
你有过这种经验吗?在陌生的地方迷了路,好不容易有路人愿意热心说明「在那个红绿灯左转、直走、过了三个路口再右转,看到便利商店再左转……」,你却听得雾煞煞,恨不得手上有份地图,省去这一来一往的反覆确认与记错指示的可能。
抽象概念图像化,增强记忆与理解
人类是视觉性的动物。研究指出,同样的叙述内容,比起文字描述,图解可以让听众对事件始末增加50%的记忆度与理解度,加快掌握、吸收讯息的速度;而地图,正是图解的一种。
然而,图解的好处不仅止于缩短沟通时间,《图解力》作者西村克己指出,将图解应用在学习上,不但可以透过看图加快理解、记忆速度,若能学会将抽象概念画成图像,也能帮助画图者整理脑中的信息与灵感、掌握事件的全貌。
被日本知名作家胜间和代誉为有助于「年收入增加10倍的学习法」的心智图,就是运用图解辅助学习的方法之一。《超高效心智图学习法》一书指出,由于在动手画心智图之前,需要先将信息分类、找出关连、挑选关键字,所以当手在拉线、书写的同时,大脑也同步在取舍、汇整信息,因此得以在画图的过程中,缩短理解和整理信息的时间。
运用6W元素,将观察所见图像化
要将一个复杂的事件或概念图像化,可能会让许多对于绘画不在行的人望而生怯,但《餐巾纸的背后》作者丹.罗姆(Dan Roam)指出,所有的图解都是从观察和观看开始,所以只要你的视力无碍,就有图解的能力。
罗姆进一步解释,当人在观看一个画面时,其中必定包含6W元素:Who & What(物件)、How Many &
How Much(数量)、Where(位置)、When(时间推移)、How(前因后果)、Why(原因)。只要掌握6W,任何平凡无奇或复杂艰深的状况或概念,都可以被图像化。
他以公园场景为例:我们在公园中可能会见到人、狗、鸟、长椅(物件),细数一下,可能共有1只狗、3个人、5只鸟和数不清的树木(数量)。狗正在人的脚边、鸟在树上(位置);过了一会儿,狗跑到树下、鸟已经不见踪影(时间推移),原来是狗大声吠叫,吓跑了鸟(前因后果)。而这些改变的原因,都是因为主人没有抓紧狗鍊,让狗乱跑所致(原因)。
整理出6W后,便可以分别对应到6种常见的图解架构,以图解展示你观察到的现象,例如数量可以长条图表示、时间推移可以推移图表示等,简单完成初步的图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识卡片 | 20张卡片带你学会《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
唯有精准的表达,才配得上你那聪明的大脑
工作后懂得的道理:总结写得好,奖金跑不了
结构化呈现| 两类图轻松绘制专家脑中的“知识地图”
思考厉害的人,从来不靠瞎努力,都懂得这五种思维方式
怎么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