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秒,打动人心的说话术!
一开口就是副歌:
30秒,打动人心的说话术!
「复制? 贴上」的信息无法打动人心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不管是好几年前的mixi,还是这几年的Ameblo、推特、脸书,只要一开始流行,就一味地热中于增加读者、追踪者和朋友的数量。这种人更新的频率特别高,但张贴的却总是一些二手信息。他们只要看见在网络上流传的信息,就会马上转载,即使附上自己的感想,也是随处可见的普通评语。他们甚至会直接引用其他人的文字,彷彿那些话是自己想出来的。
他们大多以广大的人脉自豪,认为朋友、追踪者、浏览数越高,就越值得骄傲。因为数量真的很多,所以会让人误以为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新媒体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但重点是,他们不会成为意见领袖,就算看起来人脉很广,其实一点影响力也没有。
二手信息,也就是所谓「借来的话」,是无法打动人心的。这种情形并不只会出现在社群媒体,平常面对面说话也是如此。如果初次见面,对方就让你有「这个人说的话好像都是借来的」感觉,那么你很快就会对这个人失去兴趣。
我这么说,应该会有人如此反驳:「我知道借来的话没有力量,但就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得来不易,才伤脑筋啊。该怎么做,才不需要借来的话,而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我十分了解大家的心情。其实「借别人的话」这件事并没有错,问题在于「直接引用」。别人的想法可以借,只是需要经过自己归纳、整理。 「自己的话」与「自己的创意」很像。但这世上并没有新的创意。詹姆士.韦柏.杨在经典名著《生产创意的技巧》中就断言:「创意,只是将既有事物重组而已。」
「自己的话」亦然。只要将既有事物重组即可。不管这句话原本是谁说的,只要和自己的经验、感想,与从书本等处获得的知识重新组合在一起,就是「自己的话」。请试着透过以下训练,学习如何把其他人的文字转变成自己的话语。
到书店大量购买评论、自我启发等领域的畅销书。这些书之所以畅销,大多是因为作家写出了许多人心里想说的话。对于无法好好表达想法的你来说,会是很好的参考。
接着把这些书全部看过一遍。只要觉得作家的主张「和我想的一样」,就在一旁贴上便利贴。再来就是设法把作家的文字转变成自己的话语。也就是改写那些以便利贴注记「和我想的一样」的文章。
直接保留作家的主张。作家为了佐证他的主张,一定会在文中提及自己(或其他人)的经验或小故事,这部分就换成自己的经验或其他人告诉你的小故事。若是作家以比喻来说明,你就要改用别的比喻。
接着更改主题。如果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阅读」, 就把它换成「音乐」或「电影」的文章。习惯之后,还可以从「阅读」换成「美食」「旅行」等主题相差甚远的文章。
结论与主张的部分,则用意义相同的字句来替换。如果作家有独特的语气,就换成你的语气,并加上你个人的知识。此外,最好也改变一下文章的顺序与结构。
如何?改到这里,这篇文章是不是已经成为你的原创了呢?即使是不擅表达的人,只要重复这个练习,就可以掌握组织个人意见的诀窍。
【窍门】将其他人的文字和自己的经验与知识组合在一起!
一开头就是副歌
小学的时候,写作文有一个简单的诀窍。顺利的话,这个诀窍还能让你在作文比赛中得到名次。
最重要的就是第一行。一开头就把文章的最高潮写出来。
如果可以,就从会用到引号的对话开始。以「远足」这个题目为例,一开头可以这样写:
「什么?小健,你忘了带便当吗?」
之后只需要描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即可。比如说忘了带便当的小健的心情、他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大部分小学生写「远足」,都会从搭电车开始写起,接着依照时间列举发生了哪些事,整篇作文感觉就象是流水帐。
我们去了新林公园。我和小恭还有小淳一起吃便当。然后我们就去玩。
就像爬山一样,好不容易走到山顶(文章的最高潮),却因为气喘吁吁,只能用一句「真的很开心」带过。这样的文章很无聊。如果像前面所说,从最精采的高潮开始,就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读者会想继续看下去。至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再说明就好。若用歌曲来比喻,这就是所谓的「一开头就是副歌」。
「副歌」是一首歌最精采之处,通常会放在歌曲后半部;而如字面所示,「一开头就是副歌」这种手法,是指歌曲一开头就进入副歌。先让大家听到最好的部分,抓住大家的心。
这个技巧不仅能用在小学生的作文,写任何文章或在人前说话,都可以使用。无论是部落格、电子报、企画书、简报,还是演说,只要留意这个技巧,就更能感动人心。
最重要的就是第一行。只要第一行很有趣,人们就会想看第二行。如果第一行不有趣,或许永远都不会看到第二行。
【窍门】不用按照时间顺序,最想传达的事,要在一开始就说出来!
试着用一句话来表达
有些演讲和座谈会最后会预留让听众提问的时间。可惜的是,听众和讲师在这段时间的互动很少会激荡出火花。
最常出现的情形是提问者不停陈述自己的意见,但这些意见和讲师所讲的内容一点关系也没有,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我相信遇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的讲师都很想问:「你到底想说什么?」不过因为现场还有其他听众,讲师也只能忍耐,静静的听。好不容易等到提问者说出他的问题,却让人忍不住想揶揄:「嗄?你竟然问这种问题?」这种情况也不少。
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常见,那就是劈头就说:「我有三个问题。」其实问三个问题很浪费时间,因为听完三个问题,不管是讲师还是其他听众,都会再问:「嗯……你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提问的原则是,一次只问一个问题。虽然可能有些扫兴,但还是要顾虑到其他听众。
在演讲、座谈会上的提问,不能一心只想问自己想知道的事,而是要问多数人都感兴趣,而讲师没有提到的事。而且要用一句话来问。事实上,世上绝大多数的事都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这部分可以参考日本雅虎新闻的标题。
现在日本雅虎新闻比全国性报纸的头版还要具影响力。许多新闻网站的标题都故意写得很耸动,目的就是要吸引人们点阅,但日本雅虎新闻的标题却不一样。 日本雅虎新闻的标题是将这则新闻的信息归纳成一行,而且字数也有严格的规定──十三个全形字。哪怕只有十三个字,还是能让人掌握住最必要的信息,也会让人想知道详情。虽然只有一行,却很有趣。(编按:台湾雅虎新闻亦是如此。)
好莱坞有一条铁则──「电影若是不能只用一句话形容,就让人觉得有趣,那肯定不会卖座。」在会议上发言,也要归纳成一句话。藉由归纳的过程,能去除不必要的信息,把焦点放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部分。
归纳成一句话的意见,才是「自己的话」。
【窍门】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依照「现在→过去→未来」的顺序介绍自己
有些活动上需要每个人轮流自我介绍。此时只需要下一点功夫,就可以让其他人觉得你很有想法,对你印象深刻。
技巧在于依照「现在→过去→未来」的顺序介绍自己。因为这样一来,你的自我介绍就会符合「故事的黄金定律」。
首先,说明你「现在」在做的事。接下来,告诉其他人你为什么会想这么做,也就是「过去」的重点。最后以努力迈向远大目标的「未来」作为结尾。
比如说,你在乡下地方的市区经营书店,而你是第二代。那么你就可以这样介绍自己:
我继承我们家在○○市车站前的小书店,目前是第二代。小学的时候,我很讨厌看书,甚至决定将来绝对不要继承书店。但在东京读大学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人──太田先生,他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开始想要经营书店。
太田先生经营一家名叫「奥利佛」的小书店。「奥利佛」就象是书的精品店,逛几个小时都不会腻。每本书的排列都有它的意义,好像形成了自己的小宇宙。
也因为这样,我开始喜欢看书,也注意到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事。看书,可以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书就象是老师,教导我们所有想知道的事情。
我想开一家像「奥利佛」那样的书店。大学毕业后,我决定回老家继承家中的书店。继承后,我才发现经营一间书店有多么困难。现在书店面临很严峻的考验,阅读风气低落、大型连锁书店、电子书抬头……书店一家接一家倒闭。说我不担心,那是骗人的。
但也因为如此,我每天都很努力,希望这间小书店能越来越接近我的理想。请大家一定要来玩!
怎么样?如果是一般的自我介绍,很容易让其他人误以为:「第二代真好,一定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才会继承家业吧?」
只要换成「现在→过去→未来」的结构,自然就会符合「故事的黄金定律」,你是不甚圆满的主角,而「现在」是你朝向「未来」目标迈进的过程。
诀窍是,不要说你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如果主角的生活应有尽有,过得很幸福,很难让人将感情投射在主角身上。甚至会让人觉得你是在「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招致反感。
【窍门】自我介绍时要化身为不甚圆满的故事主角!
用挫折与失败来推销自己
面试时能否用「自己的话」来推销自己,将大大影响对方对你留下印象的程度。推销自己时,使用「故事的黄金定律」非常有效。
所谓「故事的黄金定律」,指的是好莱坞电影、电视纪录片等经常使用的手法,由下列三点组合而成:
1.缺乏(或者被剥夺)某些事物的主角
2.朝着艰险而让人怀疑他是否能够达成的远大目标前进
3.克服重重纠葛与敌对的情形
符合这个黄金定律的架构,故事自然能够打动人们的心。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定律适用于全世界。可以说是全人类共通的感动点。
《专家》《情热大陆》等日本纪实节目的主角,一定都曾经在人生中体验到挫折与失败。如果主角很完美,观众会很难将感情投射在主角身上。
要推销自己,许多人会认为应该要谈自己的成功经验。然而,谈自己如何克服挫折与失败会更有效。就算谈自己的成功经验,面试官大概只会相信两成。但如果谈自己从失败中学到哪些教训,又是如何重新振作,可信度会一下子提升许多。
因为你变成了黄金定律中的主角。重点是你如何克服挫折与失败。如果只是告诉对方你经历过哪些挫折与失败,也是效果不彰。
【窍门】活用全人类共通的感动点──故事的黄金定律!
不要随便感动大哭
在部落格、推特等处经常看到「感动」「大哭」等字眼。如果是电影或许无可厚非,但有时明明是一小段影片,却有很多人会留下:「好感动!」「我大哭了!」等评论。
随随便便就写出「感动」「大哭」的人不值得信任。就算这些评论会让人对影片产生兴趣,也不会对那个人留下印象。因为这不是用自己的话在表达。那种感觉就像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分到名为「感动」或「大哭」的资料夹里。
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才好,总之我觉得很棒→「感动资料夹」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哭了→「大哭资料夹」
不深入思考究竟好在哪里,就随便将感情丢进资料夹里。如果有一个资料夹名为「天空的照片」。里头放了很多「天空的照片」,但这些照片绝对每张都不一样。早晨的天空、夜晚的天空、黄昏的天空、阴雨的天空、春天的天空、夏天的天空。那天很高兴的天空、那天很伤心的天空。今天的天空、昨天的天空。就算是同一片天空,也有很多不同的面貌。
话语也是如此。「感动」应该也有很多不同的面貌。每次的感动应该都不一样。也应该有唯有自己才能述说的感动。只是把心情丢进感动资料夹里,真的很浪费。其他人一定想知道资料夹里有什么内容。
【窍门】不要把心情丢进「感动」「大哭」的资料夹里!
书名:好想法,要用自己的话说:58个打动人心的说写诀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际交往的23条傻瓜定律
多图 | 再做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吧
就七句话,让你更擅长交际!
职场交际:六个词语 赢尽人心
一段话,看起来冷淡,在生活中却实用
2月8日:一段话,说尽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